纪念昆曲非遗22周年昆曲《寻亲记》

时间:2023-05-25 14:21:18 阅读:
2001年5月18日,昆曲艺术以全票通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遗”001号,自此以后,沉寂已久的昆曲艺术重焕生机,昆曲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开始被全社会普遍关注。时至今日,昆曲已经入选非遗22周年,这22年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昆曲艺术早已“旧貌换新颜”。北方昆曲剧院作为长江以北唯一的专业昆曲表演院团,始终秉承“继承、保护、革新、发展”的艺术方针,矢志不渝地致力于传承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用心灌溉着这朵“幽兰”悄然绽放,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当代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在昆曲“非遗”22周年纪念日之际,特在梅兰芳大剧院举办“纪念昆曲非遗22周年——北方昆曲剧院剧目展演”,连续上演近年来的新创剧目和经典传统剧目,全方位展示“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敬请关注!

  《寻亲记》根据南戏《周羽教子寻亲记》改编而成,明代梁辰鱼、王錂等剧作家先后五度改编此剧,可见其流传范围之广及受欢迎程度之甚。北方昆曲剧院继承的传统剧目《寻亲记》,在王錂改编本的基础上,删繁就简,以周羽一家的际遇为主线,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茶访》中茶博士的口述,将剧中的主线情节和重要事件串联起来,主题突出、结构巧妙、立意新颖。剧中行当齐全,人物性格鲜明,情感冲突强烈,讲述了周羽、郭氏与周瑞隆一家饱经风霜、颠沛流离,终于沉冤得雪,一家团聚的温情故事。

  周羽,河南封丘人,和妻子郭氏相依为命。这年黄河泛滥,官府摊役筑堤。保正黄德和胥吏商定先摊派穷人。周羽苦求豁免,黄德则要以银两代免。周羽便向同村张敏借银二锭。张敏见郭氏貌美,便起歹心,将贷券改为二十锭,派仆人张千讨债。周羽大骂张千,张千教唆张敏杀掉黄德,将尸首放在周羽家门口,诬告周羽杀人。官府因周羽杀人无据,从轻发落到广南。张敏贿赂解卒,企图半路杀周羽。解卒因晚间受神祇托梦,放走了周羽。再说张敏贼心不死,还想霸占郭氏。郭氏毁容以示拒绝,后生下一子,取名瑞隆。郭氏含辛茹苦,教子读书。二十年后,瑞隆不负母望,终于学成荣登进士,被授吴县县令,但瑞隆弃官寻父。终于在旅店追上了父亲,父子相认,悲喜交集。当时范仲淹为开封府尹,知张敏作恶多端,严加惩处。周羽夫妇团聚,瑞隆赴任吴县,全家欢喜。




猜你喜欢

《邯郸记》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九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同时也是“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讲述了吕洞宾为度化卢生,赠其一枕,使卢生在梦中经历大起大落后看破红尘的故事。...

2月25—27日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

2月27日(周四)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白蛇传》...

文明过年树新风

休闲方式特多,环保入心入脑。新春竹报平安,如意吉星高照。...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