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大师 一脉相继·青出于“兰”——纪念张继青先生专场演出圆满举行
时间:2023-06-07 12:37:53 阅读: 次 作者:江苏省昆剧院
6月5日晚,一脉相继·青出于“兰”——纪念张继青先生专场演出在江苏紫金大剧院圆满举行。演出以VCR、嘉宾访谈与经典剧目选曲的形式回顾了“昆曲皇后”“旦角祭酒”张继青先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共同追忆了她在昆曲舞台上的绝代风华。缠绵悱恻、婉转悠扬的曲调一出,先生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令现场观众感动不已。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昆剧研究会名誉会长陆军,集团总经理柯军,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苏启大,纪委书记、党委委员、监察专员宣云凤等领导,张继青先生的爱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姚继焜与现场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

经典剧目选曲表演由张继青老师的部分弟子和学生们倾情演绎,话剧院党支部书记、话剧名家周媛媛,歌剧舞剧院党支部书记、话剧名家庄嘉敏主持。“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八位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五代青年演员带来的《牡丹亭·游园》选段【步步娇】【醉扶归】的群唱拉开了演出序幕。“二度梅”得主王芳演唱了《长生殿·小宴》中的选曲【泣颜回】 。她表示:“正是因为看了老师饰演的杜丽娘,我才真正爱上了《牡丹亭》,非常感谢老师给我的引领。”来自苏州昆剧院的刘煜和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四代优秀旦角徐思佳分别带来了《牡丹亭·写真》选曲【雁过声】【倾杯序】及《烂柯山·泼水》选曲【步步娇】【沉醉东风】。一级演员、来自苏州昆剧院的沈国芳演唱了《跃鲤记·芦林》【降黄龙】。一曲唱完,她已是眼含热泪。“刚才唱到一半,我就想到老师曾经对我的指导,对老师的思念之情顿时涌上心头。”沈国芳在台上动情地说道。梅花奖得主顾卫英演唱了《玉簪记·琴挑》中的选段【朝元歌】,她介绍道:“张老师是真正能够把陈妙常的仙骨之风和昆曲的气韵神韵唱出来的。今天我特意选择了这个唱段,希望在这里和大家一同追忆、感恩我们的老师。”



【朝元歌】唱毕,来自南京大学的吴新雷教授被邀请上了舞台进行访谈。他分享了与张继青先生的有趣往事,引得台下笑声连连。“希望你们能够把昆曲艺术的精神家园发扬光大!”吴教授在离台前高声说道。中国昆曲博物馆研究员顾聆森虽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但以文字的形式给观众分享了“张派曲唱”概念形成的原因及其艺术特点。

紧接着,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徐云秀带来了《烂柯山·痴梦》中的选曲【渔灯儿】【锦上花】。这部《痴梦》得自张继青老师真传,是“张三梦”中的经典一梦。徐云秀说:“因为老师这出戏特别经典,94年时我也凭借这部戏参加了全国青年昆曲演员大赛并获得‘最佳表演奖’,非常感谢老师。”随后,梅花奖得主沈丰英演唱了《牡丹亭·惊梦》中的选曲【山坡羊】,这同样也是“张三梦”中标志性的一梦。她深情的表示:“刚刚看到老师的视频,感觉老师就在台上指导着我。20年过去了,老师的一招一式我仍熟记在心。我会扛起我辈的责任,将老师的艺术一直传承下去。”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龚隐雷演唱了《牡丹亭·寻梦》中的【嘉庆子】。她说道:“张老师的声腔和表演艺术严谨又自由,纯粹又丰富。她的昆曲观和艺术观一路滋养着我们,也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非常感恩老师。”随后,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单雯带来了老师亲传的《牡丹亭·离魂》中的【集贤宾】唱段。一部《牡丹亭》,两占“梅花奖”鳌头,也成就了一段师徒传承的佳话。最后,在所有演出嘉宾的群唱《牡丹亭·游园》的选曲【皂罗袍】【好姐姐】中,整场演出落下了帷幕。
“我身上有了沈传芷老师的《痴梦》、姚传芗老师的《寻梦》,才圆了我今天的‘张三梦’。我一定要把传承搞好,把学生培养好,要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把昆曲艺术传承下去。”张继青先生曾经说道。本次一脉相继·青出于“兰”——“纪念张继青先生”专场演出,不仅是对张继青先生经典作品的重温和对大师的缅怀,更体现了江苏昆剧在人才和剧目传承工作上的奋斗与坚守。舞台之外,昆曲艺术传承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邯郸记》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九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同时也是“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讲述了吕洞宾为度化卢生,赠其一枕,使卢生在梦中经历大起大落后看破红尘的故事。...
2月27日(周四)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白蛇传》...
休闲方式特多,环保入心入脑。新春竹报平安,如意吉星高照。...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