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昆曲大师马祥麟诞辰110周年暨昆曲艺术家张毓文从艺67周年专场演出

时间:2023-06-20 13:27:35 阅读:
【人物介绍】马祥麟(1913—1994),字炳燃,昆曲表演艺术家,昆弋名旦。原名马祥瑞,直隶高阳县河西村人。七岁随父马凤彩在荣庆昆弋社练功学戏,随班巡回河北各县,跟马风彩,韩子云学戏。

1928年,随昆曲大师韩世昌赴日本演出。1929年以后,参加庆生社、荣庆社等戏班,主要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1937年因担心昆剧后继无人,自己出资招收河北农村学童24人,但遭逢七七事变,无奈解散。1940年后,则继续在全国各地演出。

1950年,加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并排演舞剧《水袖舞》、《生产大歌舞》等。1952年到中央歌剧院、中央戏剧学院担任教学和编导工作。所编导的《荷花舞》曾荻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

1956年,赴上海参加全国南北昆曲汇演。1957年,与韩世昌等老一代艺术家一起参与了北方昆曲剧院的创建工作。在北昆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后继人才。文革后担任北昆副院长,排导了《牡丹亭》、《荆钗记》、《血溅美人图》等著名剧目。

1987年退休后,仍然关心昆剧的发展和建设,经常到剧场看戏,给青年演员说戏,还参与整理了大量的昆剧刷目。同年,正式收北昆著名演员张毓文为徒,传授《刺虎》、《借扇》《藏舟》、《闹花园》等戏。

【人物介绍】张毓雯,女,1945年生,北京人,国家一级演员,北方昆曲剧院“北昆四旦”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主攻闺门旦,兼刀马旦、正旦,后又兼工花旦。师从北方昆曲剧院马祥麟大师,为马祥麟昆曲艺术唯一入室弟子。1959年首次登台,演出《思凡》;之后又演出《琴挑》、《游园惊梦》、《断桥》、《藏舟》、《棋盘会》、《痴梦》、《刺梁》、《出塞》等众多剧目,尤其擅演《昭君出塞》、《棋盘会》、《百花记》、《戏叔》等北昆特色剧目。舞台风格大气,表演细腻,人物刻画生动。

上午场

时间|2023年6月24日星期六  上午9:30~12:00

地点|尚韵轩博物馆(东城区左安门内大街112号)
 
一、《牡丹亭 · 游园惊梦》
杜丽娘——王   晖  饰(陶然曲社)

春   香——陈   昕  饰(陶然曲社)

柳梦梅——张贝勒  饰(北方昆曲剧院)

杜   母——陈学军  饰(陶然曲社)

二、《雷峰塔 · 断桥》

白素贞——马  诚  饰(陶然曲社)

青   蛇——陈  昕  饰(陶然曲社)

许   仙——张贝勒 饰(北方昆曲剧院)

三、《青冢记·出塞》

王昭君(前)——王丽媛  饰(北方昆曲剧院)

王昭君(后)——鲍思雨  饰(北方昆曲剧院)

王   龙——张  欢  饰(北方昆曲剧院)

马   童——解  童  饰(北方昆曲剧院)

大宫女——宿梓晴  饰(北方昆曲剧院)

宫   女——杨   优、宁晨伊、刘宝钰(国戏22级学生)、王   晖(陶然曲社)
下午场

时间|2023年6月24日星期六  下午1:30~4:00
地点|尚韵轩博物馆(东城区左安门内大街112号)

    一、《雷峰塔 · 断桥》 

    白素贞——王   晖  饰(陶然曲社)

    小   青——陈   昕  饰(陶然曲社)

    许   仙——张贝勒  饰(北方昆曲剧院)

    二、《红楼梦·葬花》 

    林黛玉——宿梓晴  饰(北方昆曲剧院)

    贾宝玉——刘鹏建  饰(方昆曲剧院)

    三、《孽海记·思凡》 

    色  空——谭茗心(谭娜)饰(特邀)

    四、《宝剑记·夜奔》 

    林  冲——杨  帆  饰(北方昆曲剧院)
马祥麟、张毓文合影
乐队

鼓师:张  航   刘  桐   艾锦涛

笛师:刘义民  丁文轩

主办单位

北方昆曲剧院

北京陶然昆曲学社

大前门(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京华曲会”组委会

协办单位

北京京昆振兴协会

北京昆曲研习社

承办单位

九州雅韵昆曲艺术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戏曲评论学会
北京散曲研究会
华韵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组委会人员名单

策 划:张毓文  韩景林  马锦增
出 品:杨凤一  郝金明  孙明磊
监 制:曹   颖
艺术顾问:丛兆桓 周世琮
文学顾问:南广勋 周文海
主教教授:张毓文
项目统筹:蒋凤琴 邱道江
演员统筹:杨   帆 王丽媛
乐队统筹:孙   凯
舞美统筹:孙   凯  赵  军
舞台监督:曹文振  李  欣
主 持 人: 王   瑾
化 妆:陈小梅  张丽萱  岳芃晖
衣 箱:潘若望  张德强  赵  军
盔 箱:张   然  穆   伟
道 具:史优扬  程千荣
灯 光:龙鸿桥
音 响:周   义  乔江芳
字 幕:王学军
摄 影:白燕红  徐子龙
摄 像:徐   海
媒体宣传:郭宗民 金印生
签 到:程   燕
行政财务:郭   莹
后勤保障:许德龙

特别说明
需现场观看演出者请提前报名,报名联系方式:邱老师13381002385(微信同号)

猜你喜欢

《邯郸记》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九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同时也是“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讲述了吕洞宾为度化卢生,赠其一枕,使卢生在梦中经历大起大落后看破红尘的故事。...

2月25—27日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

2月27日(周四)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白蛇传》...

文明过年树新风

休闲方式特多,环保入心入脑。新春竹报平安,如意吉星高照。...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