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瞭望】新编昆曲《蝴蝶梦》温暖世道人心
时间:2023-06-28 14:53:00 阅读: 次 作者:金秋人家园
看了江苏省昆剧院新编昆曲《蝴蝶梦》后,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观后感:“庄周试妻,妻试庄周。一台好戏,谐趣横生。夫妻忠贞,男女对分。古今共情,人性永恒。”这是我当时观剧后的直感,也是心底最真的话。
说实话,初见《蝴蝶梦》的剧名我有些纳闷,它与“庄生晓梦迷蝴蝶”相去甚远。再思之,庄生梦蝶与庄生幻化成楚王孙又似乎有相通之处,但这种剧名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还是有点绕。倒是原名《大劈棺》更为切题,它取材于《警世通言》第二卷、明代抱翁老人编著的《今古奇观》第二十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同一题材曾被改编为京剧、昆剧、豫剧、秦腔等剧目。
原剧的主要情节是庄周试妻,酿成悲剧。庄周得道后,路遇新孀以扇扇坟,问其缘由,乃因其夫生前有约,如要改嫁当等坟土干后。故其迫不及待,企图扇干坟土,早早改嫁。庄周回家试探妻子田氏,田氏赌咒发誓,绝不改嫁。庄周伪装病死,成殓后却幻化为楚王孙,携一苍头(老仆)来吊唁。田氏见王孙英俊年少顿生爱慕、欲成好事。洞房中王孙假装头痛,谓死人脑髓可治,田氏乃劈棺取庄周之脑。庄周突然跃起责骂田氏,田氏无地自容,羞愧自尽,庄周亦弃家而走。
这样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却很诱人。虽然诱人,却过于陈腐,其宣扬的封建贞节观念有违新伦理新道德,更与当下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如不加以改造是不宜演出和传播的。
著名剧作家罗周化陈腐为神奇,从这一传奇框架中发现了独特的价值。她在保留“庄周试妻”主要情节的基础上,添加了“妻试庄周”或曰“妻戏庄周”的好戏,使得全剧焕然一新。
这部新创昆曲《蝴蝶梦》,由《毁扇》《吊孝》《说亲》《回话》《做亲》《劈棺》六折戏组成。从第三折《说亲》开始,田氏变得主动。第四折《回话》一半是庄周试妻,一半是妻试庄周,二人对白对唱机锋迭出。第五折《做亲》庄周变得被动,不再是妻试庄周,而是妻戏庄周了。好戏连台,第六折《劈棺》直入高潮,田氏作势劈棺,受吓的不是田氏,而是装神弄鬼的庄周。而后二人和解,冰释前嫌恩爱如初。
编剧借田氏之口引出全剧主题:“一檐之下,夫妻相疑,竟至于此。”实际上是从反面强调:夫妻之道,贵在信任。至此,全剧的主题获得了新生。这样的主题明人伦、接地气、有百益而无一害。
因为罗周的天才改编,田氏获得了崭新的面貌。她不再是水性杨花的荡妇,而是美慧过人的佳人。庄周也去了不少仙气,变成多情多疑的才子,弄巧成拙令人失笑。而全剧由悲剧变成了喜剧,无论是夸张到极致的情节,还是戏剧手法的运用,都让全剧谐趣横生,让观众忍俊不禁。一些现代语汇的窜入,更让观众捧腹不已,诸如“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嗔痴梦不虚,我绿我自己”“想你我夫妻,正当七年之痒,不甚恩爱”种种,莫不如此。
《蝴蝶梦》的艺术特色可以用“极简主义”四个字来概括。一是戏剧结构极简。从庄周试妻到妻戏庄周过渡得非常顺畅丝滑,平添张力而绝无生涩之感。二是人物极简。全剧只有庄周、田氏、楚王孙、苍头、书僮五个人,一台戏却活色生香、满台生辉。三是舞美极简。舞美继承了传统昆曲的美学特征,改一桌两椅为一框一几一帘,抽象又具象,富有象征意义,因剧情变化而指代不同。
《蝴蝶梦》还有三美:一是文辞之美。这是罗周戏剧创作的一贯特色。罗周的戏剧语言,是诗的语言,无论唱词还是念白,都有极高的文学品位。抒情比兴,信手可得,下笔成韵。与以往相比,《蝴蝶梦》是站在《缀白裘》辑录的石庞原著基础之上的创作,又呈现出元杂剧的特色:大俗大雅、文学与市井杂糅、合辙合规,且生机勃勃。
二是音乐之美。乐队和舞台上乐工的配合,以管乐为主,其旋律音色,营造了一种特殊的舞台气息,大有仙气飘飘之感。乐工登台,突破了传统昆曲的做法,却与歌队在古希腊戏剧中的做法异曲同工。
三是表演之美。这是江苏省昆曲的豪华阵容:施夏明、周鑫、徐思佳以及钱伟、朱贤哲的表演精彩绝伦。周鑫饰演的庄周,施夏明饰演的楚王孙,一而二,二而一,配合得当,天衣无缝。特别是施夏明饰演的楚王孙,风流倜傥,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徐思佳饰演的田氏在“审”与“被审”之间的心理转换难度极大,但她演活了这个田氏,这是传统舞台上的田氏所不能比拟的。
《蝴蝶梦》的结尾是罗周的神来之笔,庄周问田氏,如果未能发现楚王孙就是庄子休会如何?田氏并不直接回答,反问庄周如果她未能识破,羞惭自尽,又当如何?这种灵魂拷问,让戏剧高潮之后,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昆曲的魅力代表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之美,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其程式手法暗合了现代戏剧所追求的“间离效果”。比如,舞台上始终存在的五位乐工,既是乐队的一部分又似乎是一种符号,时时提醒观众:这是在演戏,不要入戏太深。这种提醒是建立在对自身戏剧魅力高度自信的基础之上的。
总而言之,《蝴蝶梦》以其文学性、普适性、简易性而具有反复演出的可能性,其传达的主题温暖了世道人心。
说实话,初见《蝴蝶梦》的剧名我有些纳闷,它与“庄生晓梦迷蝴蝶”相去甚远。再思之,庄生梦蝶与庄生幻化成楚王孙又似乎有相通之处,但这种剧名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还是有点绕。倒是原名《大劈棺》更为切题,它取材于《警世通言》第二卷、明代抱翁老人编著的《今古奇观》第二十卷《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同一题材曾被改编为京剧、昆剧、豫剧、秦腔等剧目。

这样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却很诱人。虽然诱人,却过于陈腐,其宣扬的封建贞节观念有违新伦理新道德,更与当下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如不加以改造是不宜演出和传播的。
著名剧作家罗周化陈腐为神奇,从这一传奇框架中发现了独特的价值。她在保留“庄周试妻”主要情节的基础上,添加了“妻试庄周”或曰“妻戏庄周”的好戏,使得全剧焕然一新。
这部新创昆曲《蝴蝶梦》,由《毁扇》《吊孝》《说亲》《回话》《做亲》《劈棺》六折戏组成。从第三折《说亲》开始,田氏变得主动。第四折《回话》一半是庄周试妻,一半是妻试庄周,二人对白对唱机锋迭出。第五折《做亲》庄周变得被动,不再是妻试庄周,而是妻戏庄周了。好戏连台,第六折《劈棺》直入高潮,田氏作势劈棺,受吓的不是田氏,而是装神弄鬼的庄周。而后二人和解,冰释前嫌恩爱如初。
编剧借田氏之口引出全剧主题:“一檐之下,夫妻相疑,竟至于此。”实际上是从反面强调:夫妻之道,贵在信任。至此,全剧的主题获得了新生。这样的主题明人伦、接地气、有百益而无一害。
因为罗周的天才改编,田氏获得了崭新的面貌。她不再是水性杨花的荡妇,而是美慧过人的佳人。庄周也去了不少仙气,变成多情多疑的才子,弄巧成拙令人失笑。而全剧由悲剧变成了喜剧,无论是夸张到极致的情节,还是戏剧手法的运用,都让全剧谐趣横生,让观众忍俊不禁。一些现代语汇的窜入,更让观众捧腹不已,诸如“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嗔痴梦不虚,我绿我自己”“想你我夫妻,正当七年之痒,不甚恩爱”种种,莫不如此。

《蝴蝶梦》还有三美:一是文辞之美。这是罗周戏剧创作的一贯特色。罗周的戏剧语言,是诗的语言,无论唱词还是念白,都有极高的文学品位。抒情比兴,信手可得,下笔成韵。与以往相比,《蝴蝶梦》是站在《缀白裘》辑录的石庞原著基础之上的创作,又呈现出元杂剧的特色:大俗大雅、文学与市井杂糅、合辙合规,且生机勃勃。
二是音乐之美。乐队和舞台上乐工的配合,以管乐为主,其旋律音色,营造了一种特殊的舞台气息,大有仙气飘飘之感。乐工登台,突破了传统昆曲的做法,却与歌队在古希腊戏剧中的做法异曲同工。
三是表演之美。这是江苏省昆曲的豪华阵容:施夏明、周鑫、徐思佳以及钱伟、朱贤哲的表演精彩绝伦。周鑫饰演的庄周,施夏明饰演的楚王孙,一而二,二而一,配合得当,天衣无缝。特别是施夏明饰演的楚王孙,风流倜傥,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徐思佳饰演的田氏在“审”与“被审”之间的心理转换难度极大,但她演活了这个田氏,这是传统舞台上的田氏所不能比拟的。
《蝴蝶梦》的结尾是罗周的神来之笔,庄周问田氏,如果未能发现楚王孙就是庄子休会如何?田氏并不直接回答,反问庄周如果她未能识破,羞惭自尽,又当如何?这种灵魂拷问,让戏剧高潮之后,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昆曲的魅力代表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之美,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其程式手法暗合了现代戏剧所追求的“间离效果”。比如,舞台上始终存在的五位乐工,既是乐队的一部分又似乎是一种符号,时时提醒观众:这是在演戏,不要入戏太深。这种提醒是建立在对自身戏剧魅力高度自信的基础之上的。
总而言之,《蝴蝶梦》以其文学性、普适性、简易性而具有反复演出的可能性,其传达的主题温暖了世道人心。
猜你喜欢
孙伊君,国家二级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先攻小生后攻花旦,师从胡锦芳、石小梅、岳美缇、钱振荣、龚隐雷、丛海燕、顾预。...
曲唱是昆曲艺术的重要组成,在昆曲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依字行腔的润腔方式与拍曲技法,即“昆曲工尺谱拍曲技法”。昆曲的曲唱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被学者誉为“真正的‘民族唱法’”。...
《蝴蝶梦》的舞台给了演员无限放大的空间,几位主演在舞台上的表演游刃有余,展现了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人才队伍的丰富储备。田氏的表演打破了传统昆曲旦角的程式表演,拿捏准确,表现到位,对于培养新人和艺术传承都有引领作用。...
孙伊君作为江苏省昆剧院第四代实力派演员,将为大家讲述昆曲旦行的表演特色。
...
...
6月20-24日,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23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昆剧《蝴蝶梦》将于南京演艺星空剧院开启公益驻演。...
6月27日晚,北方昆曲剧院将在吉祥大戏院奉上不朽的经典佳作《牡丹亭》,传承古老东方的昆音雅韵。本次演出由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顾卫英与优秀青年演员王奕铼领衔主演,听昆腔悠扬,观戏韵绰约,一起走进剧场感受穿越数百年岁月沉浮的经典魅力吧!...
经典昆剧《1699桃花扇》时隔多年再度开启全国巡演,8月9日至10日,这部精彩好戏将登陆广州大剧院,与羊城观众携手,共赴这幅千载桃花不落的南明繁华长卷。...
顾卫英,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主工闺门旦、正旦,梅花奖获得者,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曲学院艺术硕士,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民盟西城区委艺术专委会副主任、民盟中国戏曲学院支部副主委、文旅部优秀专家。...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