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系列活动粉墨登场

时间:2023-09-09 12:14:33 阅读:
“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于2023年9月8日至16日在法国巴黎举办。本次系列活动将通过经典剧目演出、活态展示互动、专题展览展示、学术研究交流等形式,展现中国昆曲和江苏文化的魅力。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将在该活动框架下参与主办经典剧目《牡丹亭》演出、昆曲雅集及教学工作坊、“法国青少年走进中心体验昆曲文化”专场活动、“我们时代的昆曲:跨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 国际研讨会等多场重要活动。

9月9日&9月11日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华文化体验馆

昆曲雅集及教学工作坊、“法国青少年走进中心体验昆曲文化”专场活动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施夏明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孔爱萍将面向法国公众作题为“是那处曾相见”的昆曲艺术讲演,介绍昆曲生旦的四功五法,解析昆曲表演的精髓和技巧。活动现场还将特别安排念白教学和旦角扮相化妆体验等活动,使参与者可亲身体验昆曲艺术要领,学习昆曲基本技巧,感受昆曲文化魅力。同时,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将邀请公众品茗和赏味中国茶点,延续“茶和天下”文化雅集的主线。

9月14日&9月15日让-马克·杜蒙特自由剧院《经典剧目》牡丹亭演出

作为中国戏曲文学上最杰出的代表作,《牡丹亭》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了中国人最深刻的情,成为中国抒情浪漫传统无可争议的高峰。汤显祖自身亦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牡丹亭》的偏爱——“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在《牡丹亭》众多改编和上演的文艺形式中,以“百戏之师”昆曲的演出最为著称,昆曲《牡丹亭》亦位列中国古典文学与戏剧难以逾越的巅峰之作。

本次演出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施夏明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孔爱萍联袂奉献。
9月15日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古典楼展厅

“我们时代的昆曲:跨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 国际研讨会

来自中国、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专家学者将聚焦“我们时代的昆曲:跨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主题,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向展开研讨交流,并推出评论、剧评。

猜你喜欢

《邯郸记》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九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同时也是“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讲述了吕洞宾为度化卢生,赠其一枕,使卢生在梦中经历大起大落后看破红尘的故事。...

2月25—27日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

2月27日(周四)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白蛇传》...

文明过年树新风

休闲方式特多,环保入心入脑。新春竹报平安,如意吉星高照。...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