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东风记》巡演启幕丨以百年昆曲,书今朝情长
时间:2025-04-10 09:54:49 阅读: 次 作者:龍吟鳯鸣古琴
以百年昆曲,书今朝情长由苏州凤池昆曲家班带来的启幕新作《东风记》于3月29日在状元府完成首演,即将踏上巡演之路。
在长短句的诗意蹁跹间于小剧场实验昆曲的全新风貌里,再现昆腔的含蓄柔情将这一场属于江南的梦,带往北方去。
诗性传承,实验新篇
昆曲是文字与音韵的共鸣,是腔调与情感的交融。在《东风记》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深感「当下的新戏少了些文言韵味」,因而回溯至明代昆曲鼎盛之时,探寻汤显祖笔下的诗意词句,从他留下的字字珠玑中汲取灵感,力求复现昆曲独有的婉转幽微。
作为一部承袭昆曲诗性文本特质的作品,《东风记》不仅延续了传统美学,同时也是一次面向当代的实验性创作探索。
扎根于昆曲抒情的传统,《东风记》是一部古典爱情喜剧。故事虽置于旧时,其内核却直指当代人的情感困境。剧本以现代视角重塑古典叙事,描绘爱情的波折与领悟,在乍现的激情与日常的琐碎之间,探寻爱情的真谛。

在长短句的诗意蹁跹间于小剧场实验昆曲的全新风貌里,再现昆腔的含蓄柔情将这一场属于江南的梦,带往北方去。
诗性传承,实验新篇
昆曲是文字与音韵的共鸣,是腔调与情感的交融。在《东风记》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深感「当下的新戏少了些文言韵味」,因而回溯至明代昆曲鼎盛之时,探寻汤显祖笔下的诗意词句,从他留下的字字珠玑中汲取灵感,力求复现昆曲独有的婉转幽微。

扎根于昆曲抒情的传统,《东风记》是一部古典爱情喜剧。故事虽置于旧时,其内核却直指当代人的情感困境。剧本以现代视角重塑古典叙事,描绘爱情的波折与领悟,在乍现的激情与日常的琐碎之间,探寻爱情的真谛。


风骨婉转,薪火相传
不同于北方戏曲的恢弘激昂,《东风记》展现了昆曲特有的江南风雅柔肠。
它含蓄蕴藉,讲究情感的缠绵流转。这里的爱意并非剖白,而是隐匿于诗句之间,流转在曲调之中,如春风拂柳,似花开无声,尽显姑苏独有的文化气韵。
立足于重塑传统昆曲的演出生态,苏州凤池昆曲家班以家班制度的复兴、小剧场昆曲的创新为起点。作为启幕之作,《东风记》不仅是一场文本探索,更是对昆曲当代传承与发展的接力。
在风起水柔的千年状元府里,昆腔依旧婉转,旧梦仍可新圆。
不同于北方戏曲的恢弘激昂,《东风记》展现了昆曲特有的江南风雅柔肠。
它含蓄蕴藉,讲究情感的缠绵流转。这里的爱意并非剖白,而是隐匿于诗句之间,流转在曲调之中,如春风拂柳,似花开无声,尽显姑苏独有的文化气韵。
立足于重塑传统昆曲的演出生态,苏州凤池昆曲家班以家班制度的复兴、小剧场昆曲的创新为起点。作为启幕之作,《东风记》不仅是一场文本探索,更是对昆曲当代传承与发展的接力。
在风起水柔的千年状元府里,昆腔依旧婉转,旧梦仍可新圆。

苏州凤池昆曲家班 演讯
新编昆曲《东风记·问诊》
编剧:金蔚
作曲:金蔚
导演:吕福海
演员:吴超越饰李大龙
曹娟饰方云儿
吕福海饰赵妈
「剧情梗概」《东风记》是一部古典爱情轻喜剧,剧中描写小凤对自己婚姻不满,虽有对爱情的追求,却不敢越雷池半步,但还是因心病而断魂。遇到善良的钟馗兄妹,让她与心中人了却情缘,可惜也不能与之结为夫妇,徒生感叹。病好梦醒,夫妇俩各自反思自己的过去,开始珍惜爱情,理解对方,最后重归于好,享受平淡而隽永的爱情。第五折《问诊》讲述了施小凤移魂吴江方云儿,方云儿三日前一觉不起,今朝醒来,只记得恍惚一个梦。正在这时,看护的赵妈来报,医生出诊,派儿子给小姐送药。送药的正是李大龙。李大龙和方云儿一见,宛若前世相识。李大龙问病,说梦杏花生病,还得靠杏花来解,于是约着方云儿一起赏杏花疗疾。
新编昆曲《东风记·问诊》
编剧:金蔚
作曲:金蔚
导演:吕福海
演员:吴超越饰李大龙
曹娟饰方云儿
吕福海饰赵妈
「剧情梗概」《东风记》是一部古典爱情轻喜剧,剧中描写小凤对自己婚姻不满,虽有对爱情的追求,却不敢越雷池半步,但还是因心病而断魂。遇到善良的钟馗兄妹,让她与心中人了却情缘,可惜也不能与之结为夫妇,徒生感叹。病好梦醒,夫妇俩各自反思自己的过去,开始珍惜爱情,理解对方,最后重归于好,享受平淡而隽永的爱情。第五折《问诊》讲述了施小凤移魂吴江方云儿,方云儿三日前一觉不起,今朝醒来,只记得恍惚一个梦。正在这时,看护的赵妈来报,医生出诊,派儿子给小姐送药。送药的正是李大龙。李大龙和方云儿一见,宛若前世相识。李大龙问病,说梦杏花生病,还得靠杏花来解,于是约着方云儿一起赏杏花疗疾。


巡演安排
2025-04-12日(周六)晚19:00曲阜师范大学
2025年4月15日(周二)晚19:00北京大学讲堂李莹厅
/ 印象百戏 / 昆曲家班启幕
「苏州凤池昆曲家班」
凤栖此地,亦自此展翼翱翔。由蔡少华、吕福海、金蔚、孙建安、孙彩云、王焱发起,新时代的昆曲家班便将以此园为名。
发起人
蔡少华 原苏州昆剧院院长,《青春版牡丹亭》策划制作人。在任期间,成功排演了《长生殿》、《玉簪记》、《西施》、《烂柯山》等十余部作品。参与策划制作推动了北京《皇家粮仓版牡丹亭》、苏州沧浪亭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中日版牡丹亭》、《游园惊梦园林版实景演出》创意制作,是非遗昆曲活态传承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吕福海国家一级演员,工丑,师承王传淞。曾为上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为苏州城市学院兼职教授。近十多年来导演了昆曲《烂柯山》、《江姐》及苏州沧浪亭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等十余部作品。多次获部、省级奖励,曾出访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金蔚浙江诸暨人。现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古琴家、书画家、戏剧作家。十五岁师从赵宇明先生习诗书画印,先后得同邑郑雨春先生,杭州吴静初、蒋进、杜巽诸先生指授。古琴得徐晓英、龚一、吴文光、张铜霞、杨景涵等琴家传授。于2013年参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老琴的修复工作。曾担任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高山流水》主奏。出版古琴理论专著《琴度》、个人古琴唱片专辑《响山集》、书画弦歌专辑《琴山砚田》。 打谱古琴曲目《采真游》、希仙本《酒狂》等。创作古琴曲目《羲之爱鹅》《东渡》等,古琴弦歌《将进酒》《兰亭序》等。曾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欧洲各国;以及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
孙建安昆曲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国家一级演奏员。原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音乐总监、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并任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竹笛艺术”中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教育发展联盟“昆曲笛乐学术专家”、上海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笛艺术”专家智库特聘专家、上海音乐学院“双一流学科”特聘专家、上海音乐学院本硕博“中国传统音乐作曲”特聘聘专家;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终审委员、江苏艺术基金会专家评审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
孙彩云“印象百戏”品牌创始人,深耕文旅产业近十年,先后合作运营了昆曲学社、昆曲茶社、昆曲文化中心、印象百戏•状元府第等多个文化产业项目,荣获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苏州市首批最受观众喜爱的“江南小剧场”等多项荣誉。
王焱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创作原则:昆曲,在规律内创新。至今创作昆剧作品四十余部,昆剧作品曾获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等各类奖项。参与中小学综合性教材《美育》编写。曾应邀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曹雪芹研究会、国家大剧院、中华世纪坛、海淀图书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等地举办昆曲讲座。
发起单位
江苏印象百戏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立足昆曲发源地昆山,深耕文化产业多年,先后创建了“昆腔婉唱”和“印象百戏”等品牌,以创新与传承并举的方式,开启文化产业的运营开发。
印象百戏始终以“让昆曲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为理念,以“昆曲文化之美”“百戏之祖”为发力点,先后落地昆曲文化中心、昆曲学社小剧场、昆曲茶社等多个文化产业项目,荣获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苏州市首批最受观众喜爱的“江南小剧场”等多项荣誉。
印象百戏通过“文化艺术普及、经典剧目导赏、公益培训体验”等方式,构建集演出、培训、体验、文化衍生品开发于一体的多元业态,以产业化模式助力昆曲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传统文化产业运营的标杆。我们相信,在文化政策的支持下,在更多昆曲爱好者的共同推动下,昆曲这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将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焕发新生,成为代表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符号。
2025-04-12日(周六)晚19:00曲阜师范大学
2025年4月15日(周二)晚19:00北京大学讲堂李莹厅
/ 印象百戏 / 昆曲家班启幕
「苏州凤池昆曲家班」
凤栖此地,亦自此展翼翱翔。由蔡少华、吕福海、金蔚、孙建安、孙彩云、王焱发起,新时代的昆曲家班便将以此园为名。
发起人
蔡少华 原苏州昆剧院院长,《青春版牡丹亭》策划制作人。在任期间,成功排演了《长生殿》、《玉簪记》、《西施》、《烂柯山》等十余部作品。参与策划制作推动了北京《皇家粮仓版牡丹亭》、苏州沧浪亭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中日版牡丹亭》、《游园惊梦园林版实景演出》创意制作,是非遗昆曲活态传承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吕福海国家一级演员,工丑,师承王传淞。曾为上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为苏州城市学院兼职教授。近十多年来导演了昆曲《烂柯山》、《江姐》及苏州沧浪亭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等十余部作品。多次获部、省级奖励,曾出访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金蔚浙江诸暨人。现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常务理事。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古琴家、书画家、戏剧作家。十五岁师从赵宇明先生习诗书画印,先后得同邑郑雨春先生,杭州吴静初、蒋进、杜巽诸先生指授。古琴得徐晓英、龚一、吴文光、张铜霞、杨景涵等琴家传授。于2013年参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老琴的修复工作。曾担任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高山流水》主奏。出版古琴理论专著《琴度》、个人古琴唱片专辑《响山集》、书画弦歌专辑《琴山砚田》。 打谱古琴曲目《采真游》、希仙本《酒狂》等。创作古琴曲目《羲之爱鹅》《东渡》等,古琴弦歌《将进酒》《兰亭序》等。曾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欧洲各国;以及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
孙建安昆曲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国家一级演奏员。原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音乐总监、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并任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竹笛艺术”中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教育发展联盟“昆曲笛乐学术专家”、上海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笛艺术”专家智库特聘专家、上海音乐学院“双一流学科”特聘专家、上海音乐学院本硕博“中国传统音乐作曲”特聘聘专家;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终审委员、江苏艺术基金会专家评审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
孙彩云“印象百戏”品牌创始人,深耕文旅产业近十年,先后合作运营了昆曲学社、昆曲茶社、昆曲文化中心、印象百戏•状元府第等多个文化产业项目,荣获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苏州市首批最受观众喜爱的“江南小剧场”等多项荣誉。
王焱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编剧。创作原则:昆曲,在规律内创新。至今创作昆剧作品四十余部,昆剧作品曾获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等各类奖项。参与中小学综合性教材《美育》编写。曾应邀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曹雪芹研究会、国家大剧院、中华世纪坛、海淀图书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等地举办昆曲讲座。
发起单位
江苏印象百戏文旅发展有限公司
立足昆曲发源地昆山,深耕文化产业多年,先后创建了“昆腔婉唱”和“印象百戏”等品牌,以创新与传承并举的方式,开启文化产业的运营开发。
印象百戏始终以“让昆曲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为理念,以“昆曲文化之美”“百戏之祖”为发力点,先后落地昆曲文化中心、昆曲学社小剧场、昆曲茶社等多个文化产业项目,荣获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苏州市首批最受观众喜爱的“江南小剧场”等多项荣誉。
印象百戏通过“文化艺术普及、经典剧目导赏、公益培训体验”等方式,构建集演出、培训、体验、文化衍生品开发于一体的多元业态,以产业化模式助力昆曲的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传统文化产业运营的标杆。我们相信,在文化政策的支持下,在更多昆曲爱好者的共同推动下,昆曲这门传统的艺术形式,将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焕发新生,成为代表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符号。

苏州市艺术学校
建校于1959年,是一所培养艺术表演和文化产业人才的市属公办中等艺术职业学校。近五年来,共获国家级奖项68项、省级奖项126项、市级奖项125项。
学校致力于为社会文化事业繁荣输送血液。其中优秀毕业生俞玖林、沈丰英、周雪峰、顾卫英四人获得戏曲界最高奖项梅花奖。
2021年成功申办全国首家昆曲社会水平考级机构,跟进考级教材编写、培训认证工作,覆盖全国16个城市。
苏州凤池昆曲家班将以融合现代性的全新剧作结合贴近历史的观演方式重塑昆曲的观演体验将这一源于苏州盛于园林的古典艺术带回当代的日常生活。
东风已起,芳华待现新编昆曲《东风记》巡演在即邀君共赴这一场诗意流转的昆曲新梦
也敬请期待苏州凤池昆曲家班于当代谱写更多昆曲风雅新篇
建校于1959年,是一所培养艺术表演和文化产业人才的市属公办中等艺术职业学校。近五年来,共获国家级奖项68项、省级奖项126项、市级奖项125项。
学校致力于为社会文化事业繁荣输送血液。其中优秀毕业生俞玖林、沈丰英、周雪峰、顾卫英四人获得戏曲界最高奖项梅花奖。
2021年成功申办全国首家昆曲社会水平考级机构,跟进考级教材编写、培训认证工作,覆盖全国16个城市。
苏州凤池昆曲家班将以融合现代性的全新剧作结合贴近历史的观演方式重塑昆曲的观演体验将这一源于苏州盛于园林的古典艺术带回当代的日常生活。
东风已起,芳华待现新编昆曲《东风记》巡演在即邀君共赴这一场诗意流转的昆曲新梦
也敬请期待苏州凤池昆曲家班于当代谱写更多昆曲风雅新篇
猜你喜欢
《赋洛》组里,石小梅老师亲自掌舵,施夏明(曹植)与昆五代演员吕廷安(曹丕)这对“跨代搭档”,在排练厅上演“兄弟教学记”——施老师亲授角色神韵,以“戏中人”的悲喜叩击昆五代演员的艺术灵性;...
《奇双会》又称《贩马记》,讲述明代马贩李奇含冤入狱,其失散多年的女儿李桂枝偶然得知真相,通过向巡按申诉,使李奇沉冤得雪,一家团聚。该剧由魏春荣、邵峥领衔主演,唱腔细腻婉转、表演繁重而精彩。...
昆曲在巴城缘起,从“昆腔前身-昆山腔-昆曲-昆剧”,昆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在这一带完成,文脉历千年而不断。...
昆曲版哪吒将在19日《乾元山》中登场~且看昆曲非遗如何演绎“国潮顶流”!...
2025年4月19-20日北方昆曲剧院魏春荣、邵峥、张媛媛、王瑾、刘大馨等一众名家再度翩然而至,为大家带来昆曲牡丹亭、昆曲西厢记。...
春光潋滟
吉祥雅韵
听袅袅昆音
莫负好时光3月29、30日吉祥大戏院将接连上演五场昆曲经典剧目以清丽婉转的唱腔,霓裳曼妙的身段演绎经典佳作在日渐和煦的春天度过一个轻松美好...
吉祥雅韵
听袅袅昆音
莫负好时光3月29、30日吉祥大戏院将接连上演五场昆曲经典剧目以清丽婉转的唱腔,霓裳曼妙的身段演绎经典佳作在日渐和煦的春天度过一个轻松美好...
5月24日,昆剧《长生殿》作为昆曲舞台上厚重历史与浪漫情感并重的经典之作,本次将精选定情、絮阁、小宴惊变、迎像哭像四折连缀演出。紧接着25日,钱振荣、王芳、徐云秀等昆剧名家将继续为观众带来昆剧经典折子戏专场,精彩不容错过!...
袁国良,师承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陆永昌。常演《孔子之入卫铭》《赵氏孤儿》《十五贯》《烂柯山》《寻亲记》《牧羊记·望乡》《李佩先生》《弹词》《搜山打车》《卖书纳姻》等众多剧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