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李忆兰老师

时间:2022-06-10 09:10:50 阅读: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恩师离开我们30年了!

  回想起1978年5月的一天,我随外祖婆第一次来到忆兰老师位于光明楼的家……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忆兰老师、和曾老师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孟嫂会带着自己的外孙媳妇去拜见。老相识见面格外亲切热情,而我也在这意外团聚的欢乐中逐渐消除了紧张。在听明来意后,忆兰老师爽快的答应了,第二天我就开始正式的学习生活。我不是专业院团的演员,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但忆兰老师却并没有因为我不是专业而拒绝我,还在院里大家练功结束后,特意请徐文华老师给我吊唱。
李松鹏归艺李忆兰门下
李松鹏归艺李忆兰门下(作者本人提供)

  她老人家一视同仁,没有内行外行之分。不但教戏,忆兰老师还教做人。言谈话语中,时常教导我对家人要关爱,对同事要尊重,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师父从不在背后议论任何人。

  说起拜师,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之事……由于当年的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我没有勇气提出拜师的请求。也是一次在忆兰老师家中,老师对我说起胡沙院长问她每次在西屋吊唱的人是谁。我急切的问她怎么说,老师回答道:“这是我新收的学生啊!”我当时真想跪下给师父叩头,但没敢,我知道我不够资格,但我已经知道师父在心里是承认我这个学生的。
评剧樊梨花斩子
  时间过的真快,2015年在纪念恩师90周年诞辰的演出上,小姨(傅忆茹老师)只推荐了我这个业余弟子参加演出,没想到反响非常。之后,在小姨、庆玉师姐、甲申老师及张德福老师的共同研究下,决定于2015年12月15日在老师的家人、同事及众亲朋好友们的见证下举行回归李(忆兰)门的仪式。这也弥补了我和师父的遗憾!

  这30年中,我不曾觉得师父离开过一天,每天都有师父的音容笑貌在脑海里赔伴度过,恩师当年教我学唱时的每一个情景也都历历在目。

  “归门”之后,在我心里更觉得应该为宣传宏扬李派艺术做点啥来尽尽孝心。虽然我不是专业演员,不能在舞台上传承李派艺术,但我周围的戏迷朋友很多,而且都非常热爱李派唱腔,他们不但爱听,还主动让我带领她们学唱李派唱段。我除了在规定的活动日教唱之外,我还随时在微信中给那些戏迷朋友们传授唱腔的正确唱法和技巧,使大家能够正确的把李派唱腔传唱下去。

  我虽已年过70,但在有生之年依然会尽最大努力为宣传李派艺术尽心尽力,以报师恩!

  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在有生之年一定尽全力宣传好李派艺术,李派艺术永留芳!
李松鹏

猜你喜欢

我的师父李忆兰

先生对我的教导不仅止于艺术,更多的是艺术之外的人生哲学。我跟师父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教导我要先做人后做戏。这句话我始终不敢忘,这种精神一直指导着我的艺术之路,后来我把这句话也传给了我的学生。...

忆评剧大师、李派创始人李忆兰

我在刘小楼大师的介绍下,来到了从小就喜欢的恩师身旁。恩师说我扮相漂亮,嗓音高亢明亮,要对我进行精心培养。跟着恩师学习,我的进步与日俱增。...
李忆兰先生热爱舞台,感恩观众。凡是与先生有过接触、交往经历的戏迷、观众回忆起点滴往事来,无不夸口称赞她平易近人、谦虚有礼。李忆兰先生桃李满天下,她爱惜人才,乐于鼓励后辈,总是毫无保留、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成长,悉心指点。...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