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祥子与虎妞》观后感
时间:2025-02-13 20:49:44 阅读: 次 作者:方锦涛
评剧《祥子与虎妞》
中国评剧院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文 / 方锦涛
中国评剧院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文 / 方锦涛
中国评剧院的评剧《祥子与虎妞》改编自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将重心放在了祥子与虎妞的婚姻爱情与悲剧结局上。该剧尤为可贵的是将虎妞从小说中祥子的对立面——恶,还原为一个本真的女性的生存状态,突出了虎妞在黑暗的旧社会中的悲剧意蕴,以虎妞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遭遇的缩影,直面其惨淡的一生。
一、虎妞的本真性:从“恶女”到“真人”的戏剧重构
如果说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以祥子为中心人物,那么以其为蓝本的评剧《祥子与虎妞》则以虎妞为第一主角。

因此,虎妞在小说中被污名化。她为了补偿自己失去的青春而不停向祥子索取性需求,使祥子遭受性磨难。虎妞变成了夏娃,最终作者让她在“上帝的诅咒”——难产中死亡。
不同于话剧、京剧的舞台版本,评剧《祥子与虎妞》将虎妞作为第一主角,把虎妞的死从暗场转移到明场,深刻还原了虎妞作为女性的本真性的一生。评剧《祥子与虎妞》正是这样一部为虎妞去污名化,将其还原为虎妞本真性的一生的戏。所谓本真性,即人原原本本最真实的面貌,是作为人之存在的最真实的状态。小说中虎妞的非本真性是因为社会偏见将“恶”的因子强加到虎妞身上,而评剧摆脱了先入为主的偏见,让虎妞得以显示自身鲜活的生命状态。还原其本真性,既不同于把一个有罪恶或犯有过错的人改写为善良无罪或所犯错误并非出于自身意愿的翻案戏,也不同于只有原著人物之名而无原著人物之实的后现代改写。
在第一场戏中,车夫墩子提起自己看见祥子时,虎妞的眼睛突然发亮,惊喜地追问“你瞅见祥子啦”,随后又假装若无其事地骂着“这个死没良心的,也不说回来瞧瞧”。听到祥子的消息后,她与适才的干脆利落判若两人,表情和语气变得温柔了,并询问墩子等人祥子什么时候回来。这些细节凸显了虎妞对祥子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随后刘四爷出场,虎妞一边殷勤伺候,一边旁敲侧击祥子买了新车之后的下落,并见缝插针地夸祥子干活是把好手,主动争取老爷子对祥子的认同感。在祥子回来后,她同情祥子车被抢的辛酸遭遇,既想帮助祥子渡过难关,又想利用机会与祥子生米煮成熟饭。从追求祥子、献身祥子到自嫁祥子,在奠定虎妞的心地善良与聪明智慧的同时突出了她在爱情婚姻上的积极主动与大胆出击,体现了虎妞作为人的主动性和对封建伦理的叛逆精神,使虎妞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可爱的人。
二、悲剧性的双重维度:情感纠葛与时代扼杀
然而旧社会是不允许独立自由的女性存在的,虎妞的悲剧就在于她不幸成为了新旧交替的博弈过程中的牺牲品。评剧对虎妞的悲剧处理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虎妞与祥子的情感纠葛所带来的悲剧性;二是虎妞所闪耀着的美好的人性之光被旧社会扼杀所产生的悲剧性。
(一)祥子与虎妞的情感不对等
悲剧处理的第一个层面,是虎妞与祥子之间纠缠不休与缠绵不断的牵扯所产生的悲剧性。评剧《祥子与虎妞》将虎妞作为第一主角的同时也不忘对祥子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度塑造,祥子因与小福子同病相怜而产生感情,小福子成为了祥子心头过不去的坎。因此当虎妞最初拒绝花六十块钱买小福子家的破车时,祥子与她置气,并叫喧着谁敢阻拦他拉车,他就永远不回来。

然而,虎妞也并不是没有委屈的,她敏锐地发现小福子总是占据在祥子心头。在最后虎妞难产的那一场戏中,虎妞更是运用一大段唱腔,唱出了自己一生为追求祥子的爱所遭受的委屈与凄楚。该剧让虎妞的死亡搬上了明场,让虎妞有了向观众直抒自己苦闷与不甘的机会。
该剧还有一处精彩的表演,就是当祥子向虎妞敞开心扉,承诺今后要加倍对她好之后,听到了小福子上吊死亡的消息,祥子做出了一个真实的动作——有一股冲出去看福子的冲动——暂时忘却了忍受着疼痛并且逐渐断了气的虎妞。等虎妞奄奄一息时,他才回过神来,转身过去抱起了早已死去的虎妞。而想冲出去但最终没有冲出去的这一个动作,真实地再现了祥子的心理,那就是他忘不了小福子。在他的内心深处,小福子与他同病相怜,一个卖身,一个卖汗,命运与共,因此他本能地认为自己与小福子是同类人。
而面对虎妞这种性格带有些强势的女性,祥子是自卑的,他本能地抬不起头来,因此在虎妞难产之前,祥子对她的爱是被迫将就,似爱非爱,朦朦胧胧的,体现了农业社会所长期形成的小生产者的旧思维、旧伦理的自我意识,即注重个人劳动,追求稳定性和安全感,要求女性是柔弱的,可以被驾驭的。而虎妞则具有新旧社会交替过程中所萌芽的现代意识,她注重精神享受与物质追求。她拉着祥子陪她逛天桥,并且希望祥子以及肚子里的儿子以后能当个“拴车”(车行老板)的而不是“拉车”(人力车夫)的。这样的隐性冲突加强了该剧的悲剧性,即虎妞还不是他心中的唯一,这与虎妞的付出和死亡形成了极大的落差与张力。
(二)新旧社会冲突下的个体毁灭
悲剧处理的第二层面,是虎妞对封建伦理的反叛与超越所闪烁着的人性的美好之光被旧社会视为洪水猛兽而遭到扼杀。在虎妞未出嫁之前,整个“人和车厂”内内外外都由虎妞一人打理得有条不紊,而刘四爷为了这样一个免费的劳动力,竟不顾女儿的婚姻大事。他处处提防着虎妞,虎妞则为了经济上的依靠暂时不想与父亲闹翻,对他还是抱有幻想的,因此庆寿那一场虎妞为了讨老爷子欢喜而事无巨细地将一切安排妥当,她像个喜鹊儿忙上忙下。
等祥子到来的时候,虎妞还不忘在刘四爷面前夸祥子几句,而刘四爷早就看出虎妞与祥子“有文章”,他拍案而起,指出想嫁祥子完全不可能。虎妞也不甘示弱,她认为女大当嫁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难道要让自己守空房。演员在这里的表演是竭力克制的,她还没有与刘四爷完全撕开脸。刘四爷看重的是门户观念,认为拉车的配不上自己的名望;而虎妞看重的是祥子的人品,非他不嫁。
而当争执愈演愈烈,一场冲突不可避免之时,虎妞站在了祥子这边,并且做好了与父亲决裂的打算。虎妞想与祥子离开这个家,但是吝啬的刘四爷一个钱都不给,最后虎妞只争得一台花轿。虎妞与父亲的决裂体现了虎妞性格中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女性意识,而这样的对传统的颠覆是旧社会所不容许的,这为虎妞的悲剧埋下了根源。
虎妞对传统的颠覆与反叛,使她必须面对现代社会中的金钱生存法则,一旦失去了金钱这一物质基础,虎妞所面临的遭遇将是毁灭性的。虎妞贴光了自己的私房钱给祥子买车,最后难产时却没有钱去医院请大夫。旧社会以宗族亲情为生存基础,而现代社会则遵循金钱的生存法则。虎妞暂时逃离了旧社会的封建伦理,但也失去了立足现代社会所赖以支撑的金钱依靠。虎妞正是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斗争的夹缝中沦为金钱的沉浮者,最终成为悲剧的牺牲品。她的梦想,如对甜蜜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都随着她的死亡而一一破灭了。
结语
评剧《祥子与虎妞》为虎妞去污名化,无论是人物行动还是思想性格都还原了虎妞作为实实在在的人的本真性,使闻者落泪,观者伤心。而旧社会对女性的存在要求是畸形的、异化的、非人的,因此像虎妞这样代表着新的生命意识与女性意识的人的出现无疑不符合旧男权社会对传统女性的期待,必然遭到无情地扼杀。而面对旧时代的残酷性,评剧也塑造了虎妞最富反叛性与斗争性的一面。评剧将虎妞的死亡搬到台前,直面她的死亡,而不是试图逃避。最后祥子抱起死去的虎妞的那一刻,舞台后方车夫们向天上扔起纸钱时,那种长歌当哭的悲情美,足以震撼人心!
-- 本文系广州青年剧评团特约稿件 --
撰文 | 方锦涛
编辑 | 黄静珊
猜你喜欢
我们在评剧祥子与虎妞的舞台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愚蠢恶心到反逻辑反常识的虎妞形象,舞台上呈现的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
该剧以演员精湛的表演、动人的剧情和独特的剧种魅力,赢得了观众们的高度认可。演出期间,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们被剧中的情节深深吸引,时而为虎妞的泼辣而喝彩,时而为祥子的坚韧而感动。...
评剧《骄杨》由国家一级编剧赵德明和柳峰担任编剧,特邀资深编导钟海执导。他统揽全局,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突出主题,渲染环境气氛。对剧本的情节安排、语言处理都进行了反复切磋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
评剧版《祥子与虎妞》本着忠诚原著精神,彰显剧种特色。深刻解读了祥子与虎妞的爱情故事与悲剧命运。以明快流畅的唱腔、朴实无华的表演,完美诠释着老舍笔下的小人物。泼辣的虎妞、憨厚的祥子、善良的小福子……这是一出爱情故事也是一场旧时代的命运悲剧。...
中国评剧院创排剧目《祥子与虎妞》是中国评剧院的常演剧目,深受戏迷观众的喜爱,集中了剧院活跃于舞台的中青年实力派演员,且故事情节紧凑,人物个性鲜明,板式丰富,唱念做打俱佳,是不容错过的精彩好戏!...
评剧《祥子与虎妞》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描写了旧中国的北京城,一群穷苦的人力车夫艰辛凄凉的生活。...
评剧《金山寺·断桥·雷峰塔》系全部《白蛇传》中之主要内容。许仙与白素贞于西湖邂逅结为连理。后受金山寺僧法海蛊惑,以白系蛇妖所变为由将许扣留在金山寺。...
2023年12月7日,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评剧《祥子与虎妞》的巡演队伍再次启程,奔赴江苏。分别于12月8日扬州戏曲园剧院、12月10日南通更俗剧院、12月12日海安大剧院、12月15日徐州音乐厅,为江苏的观众朋友们奉献了四场精彩演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