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小梅花秦腔团集体从艺20周年专辑

时间:2022-09-30 14:46:22 阅读:
小梅花秦腔团

从艺二十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成立于2007年,是在院第九期演员训练班的基础上组建的演出团体,担负着秦腔艺术事业薪火传承的重任。该团现有演职员113人,其中演员69人,演奏员21人,舞美14人,团部9人,艺术人员平均年龄30余岁。

坐科5年,学员们奠定了厚实的戏曲基础,相继排出了传统本戏《铡美案》《周仁回府》《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以及《将相和》《挑滑车》《三岔口》《连升店》《杀四门》《庵堂认母》《八大锤》《隔门贤》《打镇台》《三娘教子》《挂画》等折子戏60余个,一批优秀青年演员、演奏员也如小荷初绽,崭露头角。

2007年10月,创演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亮相舞台,强大的阵容、靓丽的风采、震撼人心的剧情和宏大的场景赢得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至今演出已500余场,该剧于2008年7月被国家文化部选调进京参加“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演出;2008年11月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同年荣获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及多个单项奖;2009年4月荣获第十九届上海白玉兰表演艺术集体奖;2009年5月参加澳门艺术节演出;2010年9月参加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2010年4月、9月两次应邀赴台湾参加“妈祖文化节”及“陕西文化周”;2011年11月赴法国、德国演出,还相继赴希腊、澳大利亚、伊朗、泰国、日本、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2008年11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暨小梅花秦腔团培训项目荣获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站得更高”奖。

自2009年春节起,小梅花秦腔团连续多年精心推出《五女拜寿》《三请樊梨花》《刘海戏金蟾》《珍珠塔》《春江月》《福寿镜》《春草闯堂》《狸猫换太子》《穆桂英大战洪州》等贺岁剧目,其中多部剧目是从全国各剧种遴选的优秀作品移植而来,集全国好戏于一团,已成为该团特点之一。《再续红梅缘》《诗圣杜甫》《白猿救母》《谢瑶环》《迟开的玫瑰》《祝福》《项链》《杨贵妃》等创作剧目、非遗传承剧目陆续搬上舞台亮相,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穆桂英大破洪州

春草闯堂

狸猫换太子
近年来,小梅花秦腔团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戏剧类奖项及荣誉称号,先后将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二届陕西省民族乐器大赛优秀组织奖、全省妇女创优争先先进集体、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获优秀演出奖、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参演奖、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特别优秀奖、第五届丝绸国际艺术节丝路文化贡献奖、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陕西片区)优秀剧目奖纳入囊中,并受邀参加吉林传统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进一步扩大了秦腔的影响力。
为践行“陕西文化走出去”战略,小梅花秦腔团多次出访演出,足迹遍布美国、希腊、伊朗、法国、德国、泰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进一步增强了陕西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从艺二十年来,小梅花秦腔团继承、发扬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磅礴炽烈、质朴自然、清新雅致、严谨缜密的艺术风格,呈现出阵容整齐、风格统一、品种多样、靓丽清新等卓尔不群的特质。

小梅花秦腔团党支部书记、一级演奏员

樊敏,二十年前你们这群垂髫稚子迈入了秦腔最高学府的大门,就如同秦腔的种子一样,播洒在这门古老的艺术血脉里浸泡给养。

二十年来,你们不怕困苦,经受火烤,耐住寂寞,不断成长,由一张张白纸到雀跃舞台,在人生阶段性的时刻里,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二十年来,在院剧的关心和培养下,你们创作出了大小数百部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戏曲作品,在群众中留下了巨大的影响,也在不同的艺术赛事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你们没有辜负剧院的教诲,家人的期望,一步步打造了你们人生的黄金时段,逐渐成为家中的脊梁和剧院的中流砥柱,无论道路多么坎坷曲折,你们都始终保持着朝气蓬勃的斗志,在各自的生活、工作岗位上发出了应有的热量和光芒。

你们二十年如一日的一起生活、学习、工作,用句俗语来说就是一个锅里搅勺子,亲得比亲姊妹还要亲。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团体,应当要彼此携手,相互帮衬,风雨同舟,共向未来。让我们一起奋斗,一起迎难而上,一起创造激扬的人生,让我们共同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小梅花秦腔团副团长、一级导演

杨君,二十年如一日冬练三九,二十年如一日夏练三伏。二十年,你们收获了事业,收获了友情和爱情。你们为我院的剧目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你们亦为抗击疫情守护我院而毅然逆行。你们尊敬师长热爱专业,你们的身影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我常常为你们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而开心,常常为你们哪怕最小的感人事迹而眼眶湿润,你们是好样的!

而今,你们亦步入而立之年,期待你们不负重望、百尺竿头!不忘各级领导、老师的培养,不忘剧院、不忘师恩。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小梅花秦腔团副团长、一级演员

穆小鹏,从第一声吱吱呀呀到第一次踢腿跌叉,从第一回学跑圆场到头一嗓开口学唱,这门古老的艺术“秦腔”便注定与你们的生命捆绑,并要用青春来唱响。

一张张白纸要描绘出精美画卷,需要老师一笔一画倾心描绘,用心沟染,感恩我们的老师倾身相传,无私奉献,让孩子们渐渐明白了戏曲艺术的神奇美妙。春华秋实,冬去春来,在院部院领导的殷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你们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先后排演出三十余部本戏,六十余出折子戏,在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各类赛事、文化交流活动中发挥出巨大作用,讲好秦腔故事、展现秦腔独特魅力,为秦腔、为院、团挣得荣誉。

忘不了与你们酷暑寒冬、披星戴月、大棚庙台、同吃同行,感念你们用极大耐心聆絮絮叨叨的老生长谈,期望你们不负韶华继续努力,用青春与汗水谱写出属于你们的美妙乐章。

由衷祝愿零二级同学二十岁生日快乐、前程锦绣、再铸辉煌!

成长感言

小梅花秦腔团办公室主任弋长江

不知不觉中,我们第九期演训班的学员们从艺已有二十个年头了。忘不了二十年前的那个九月,我们怀揣着对戏曲最高学府的憧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这里,一起叩开了戏曲艺术之门。从此我们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亲姐妹。

戏曲之路没有捷径,唯有不断锤炼方能硕果累累。回想二十年来,有那么多的好领导、好老师如同灯塔,为茫茫暗夜航行于艺海的我们引导前行的方向。二十年间,我们谨记教诲,时刻不忘“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深意,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沉淀,璀璨升华,暂时取得的些许成就,只是我们艺术生涯中的惊鸿一瞥。

二十年,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种新的起点。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一起不忘初心,携手共进,让“人生”这台戏因我们的加入而绚丽多彩!

小梅花秦腔团业务科科长、武生曹冲,二十年秦腔正青春,二十年从懵懂少年到有为青年,二十年秦腔小梅花朵朵盛开,二十年领导同事培养帮助,二十年秦腔前辈薪火相传,二十年秦腔华丽舞台,二十年戏迷观众喜爱托举,二十年《杨门女将》《周仁回府》《祝福》经典名剧享誉三秦和神州,二十年传统和现代,二十年是十几本秦腔日记从未间断,二十年唱念做打,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二十年从城市到乡村,二十年经历了地震疫情,我们共克时艰,经受考验,二十年承上启下,担秦腔大任,二十年从架子床到单元房,我们成家立业,二十年我们整装出发,走向下一个二十年,归来仍是少年! 

小梅花秦腔团演员队队长、小生,李凯哲

    成长离不开四样东西:梦想、伙伴、行动和学习。

    二十年前,未脱稚气的我们,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走进了这座秦腔最高学府。经过五年的科班训练,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有过泪水,有过汗水,也有为事业拼搏而流过的血水。

    二十年,收获了事业、友情、爱情,学会了安身立命的本领和为人处事的规矩。

    二十年,守望相助,在传统文化戏曲艺术的这块沃土上,携手前行,一步一步的攀登。

    回望二十年,更多的是感恩。感恩剧院,感恩领导,感恩把我们当成自己孩子对待的老师,感恩小梅花秦腔团这个大家庭,

    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褪掉以前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微微的,幸福的颤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期待我们变得更加成熟与美丽。

   小梅花秦腔团司鼓兼指挥、二级演奏员,张辣子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只有把握住时间的人才是成功的人。蚕破茧成飞蛾,虫破茧成蝴蝶,都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人生从幼年到垂暮,业务从生疏到娴熟,亦是如此。

   早期训练班的集体学习生活中,与同学们和睦共处,互帮互爱,同时对待自己的事情也能够独立自主;在院团的工作中,我认真对待每一次排练,每一场演出,不迟到不早退;在业务方面,参加了许多的活动展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不骄傲,不自满,继而不断地向前辈艺术家们虚心请教,深入学习。

   成长中蜕变,时光的流逝换来逐渐成长,我学会了从生活的点滴中去思考,懂得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努力冲破“不成熟”的外壳,去迎接更广阔的艺术人生,使得艺术回归于生活。

    小梅花秦腔团舞美队队长,王少亮

   从走进剧院学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了,这二十年的艺术生涯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艺术大于天的艺术观,是我在院里学习养成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艺术观念和品性。不论重大艺术项目演出、参与各项重要活动还是常态性的剧场演出亦或下乡惠民,每一场演出都以同样的态度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各个演员、乐队、舞美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每个团员各司其位,保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同时又在相互配合协作,彼此查漏补缺,各处统一运作。看似每人都是独立运作的个体,在统筹协调之下就成为了一台精密运行运作的艺术机器,通过规定的行为模式完成每场的演出任务。细观之下,这就是常说的“一颗菜”精神。

在日后的道路上,将更加认真对待工作与生活,尽量避免遗失疏漏,尽力去成为一个追求完善的艺术从业者。

小梅花秦腔团二级演员、正旦兼老旦,魏艳妮

岁月的刀子,削掉了我们身上的青涩,露出了自己本色的橙黄。经年的过往,我们像春蚕一样,吃着桑叶,吐出细丝,织成了匹匹绸缎。我们的躯体化蛹成蝶,产下了无数的卵,这些卵变成了成长的因子,反哺我们长大。

    20年了,我们向舞台借了一束光,听着鼓点飞扬,和着琴声悠扬,唱着秦腔成长。而立之年已过,不断沉淀,逐渐成熟。

    生活就是这样,一半是回忆,一半是努力。深知肩上的责任,远方的目标。

    舞台上有霞光,生活中有希望。告诉我的兄弟姐妹们,心中的花儿开了,世界才能闻到花香。

小梅花秦腔团二级演员、正小旦兼武旦,杨静

二十年前我收到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九期演员训练班的录取通知书,从此,步入了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二十年来,我们这百十号青年,有过欢乐,有过忧愁,有过幸福,也有过悲伤。二十年来,我们学习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欢笑在一起。二十年来,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继承传统,我们讴歌祖国,我们从城市到乡村,从中国又飞向世界。

二十年来,老师们清秀的面容被岁月刻下了烙印,浓黑的发髻间布满了白发,请允许我代表我们这一百个热血青年对二十年来教育我们成才、关心我们成长的恩师们深深地说一声,亲爱的老师,你们辛苦了!如今,我们就是您的成就,也是您的骄傲,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把这里建设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共同感恩剧院,感恩师长,感恩同学和朋友,感恩这令人难忘的二十年!

优秀青年演员   小旦兼武旦,李迎

回想二十年,往事历历在目,满载一路辛酸,蓄积一世眷恋,流淌一生怀念。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是快乐,是秦腔改变了我的人生,是舞台给了我成长的天空。我常常在想,如果不唱戏了,我会去做什么?发现脑子一片空白,不由得心里一阵落寞,如果我不唱戏了,我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做不了,我的一生已经和与秦腔合二为一。二十年如一日,练就一身技艺,其中的艰辛我们自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就像温暖的家,累了给我依靠,困了给我鼓励,感谢兄弟姐们,二十年来对我的包容与支持。

“戏山无路勤为径,艺海无涯苦做舟”,我想起我国杰出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说的一句话“戏比天大”。多么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老一辈艺术家献身艺术的敬业品质,老一辈艺术家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那种爱国、爱民、爱戏、爱艺术胜过爱惜自己生命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戏曲演员所毕生去追求的,无论以后我的艺术道路是多么坎坷,都不会动摇我为秦腔事业奋斗的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到顺境不骄,逆境不馁,生命和弦歌相伴,岁月与秦腔共舞,用自己的艺术才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小梅花秦腔团二级演员、花脸,李江伟

二十年前的风华岁月,弹指一挥,当年的我们正青春,风华正茂。如今,已是成家立业,正经风雨,阅读沧桑。感谢剧院这个大家庭及演训班全体老师对第九期训练班所有演职员的悉心培养,从手眼身法步的学习,到仁义礼智信的传承,一步一步将古老的中华文化精粹如烙印般印烫在身心之上,让我们懂得了安身立世的道理,塑造出了我们的人格雏形,更打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千言万语道不尽感谢,唯有用踏实工作、用心演戏、认真生活来报答这份养育之恩。

二十年风雨同舟,二十年一如既往。各位同窗兄弟姐妹们,让我们继续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跋涉,踏实务实奋斗,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在各自的人生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世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抹辉煌。

小梅花秦腔团演员、文武小生,张耀栋

从小热爱秦腔,把秦腔的DNA深深刻在了骨髓里,能进入秦腔的最高学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学员班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于我来说,何等幸运,何等幸福。感恩剧院的老一辈艺术家,感恩剧院的老师,对我无私的传授;感恩院团的领导,对我的提携和关心;感恩同学们,对我的相助相帮。演员在舞台上发扬的是“一棵菜”的精神,“戏比天大”,正是由于小梅花团的全体人员团结如一家,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我们朝夕相处了20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走过20年,我们的艺术也逐步成熟起来。成熟是美好的,它是经过了岁月、经过了磨炼才获得的。作为一个秦腔人,我们有责任把古老的秦腔艺术在新时代焕发青春,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我爱秦腔,我爱小梅花团,遇上你们,真好!

小梅花秦腔团演员、丑角,谭敏敏

二十年不仅是一个时间的尺度,更是一段毕路蓝缕星光灿烂的光辉历程!

二十年前,怀着对秦腔的向往,正值豆蔻年华,朝气蓬勃的118名青春少年,在三轮严格的考核之下,从几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携手走进了艺术的大熔炉,秦腔的最高学府,求经学艺,砥砺前行!

二十年来,我们满怀激情,用汗水演绎青春,将执着和努力挥洒在秦腔艺术的百花园中。忘不了充满笑声哭声的练功场上,前辈老师们倾囊相授,谆谆教诲;忘不了一起摸爬滚打的相互配合;忘不了荣誉面前一起分享喜悦,共同欢呼;忘不了困难挫折面前,我们擦干眼泪再次启程……

二十年是结点,二十年也是起点。让我们继续团结在一起,戒骄戒躁,稳扎稳打,百尺竿头再向前,共创美好新明天!

猜你喜欢

2025年陕西新年戏曲晚会在西安举行

一元复始弦歌秦韵迎新岁,万象更新古调新腔唱华章。2025年陕西新年戏曲晚会在欢乐喜庆的器乐演奏《秦腔板胡与打击乐》中拉开序幕,秦腔主奏乐器板胡、司鼓齐奏,弦音激昂,鼓点铿锵,展现出喜庆祥和的新年盛景。...
秦腔折子戏《梁秋燕》《祝福》《盼子》《周仁回府》《三击掌》《藏舟》《游花园.表花》《洪湖赤卫队》选段、现代戏《红灯记》选段等16个经典剧目,轮番登场。现场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惟妙惟肖的经典秦腔表演让群众近距离感受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秦腔戏迷驻足观看,让村民在家门口乐享戏曲“大餐”,过足了“戏瘾”。小小的舞台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近千名老百姓享受到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9月30日10点-12点,李晓峰,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国家一级演员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二团党委书记兼团长...
本次活动由中共庄浪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主办,县文化馆、县紫荆文艺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本次活动由县紫荆文艺有限责任公司人员为现场观众带来《大升官》《香山寺还愿》《金沙滩》《铡美案》《葫芦峪》《窦娥冤》等经典剧目。...
9月22日-23日,“农信杯·梅花荟萃唱响平凉”戏曲演出在静宁县火热开展。静宁农商银行作为承办方之一,与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等紧密衔接,开展广泛宣传,共同为静宁广大戏迷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哑口难藏泪 入眼皆郎君 | 演出回顾

9月5日,西演·青年团将于午场(14:00)为各位观众带来由青年新秀演员赵梓君、王星媛、陈媛、张洋、耿嘉隆、孙亚东等主演的秦腔经典剧目《杨门女将》。...

夏秋之交

立秋仍暑天未凉,处暑节令寄希望。秋风送爽姗来迟,勿躁仿闻茉莉香。...
师承国家级非遗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爱琴,被誉为第九代“活周仁”的杨升娟,将于明、后两日(7.27/28),登陆西演SPACE·易俗大剧院,带来她的夺梅传统戏《周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