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敏莉:让秦腔焕发新的时代风采
时间:2022-10-20 13:14:23 阅读: 次 作者:文化陕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名基层戏曲文艺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10月17日,党的二十大代表、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惠敏莉说。
在西安易俗社工作了30多年的惠敏莉,亲眼见证了西安易俗社的变化,也为西安易俗社和秦腔事业的发展耕耘着、奉献着。
2020年省两会期间,惠敏莉结合多年工作和演出经历,以及其他省份对地方戏曲的保护形式,提出结合陕西实际制定秦腔艺术振兴地方保护条例的议案。
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将《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列入年度立法计划。2021年11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制定的戏曲类地方性法规。
“《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对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规范,为新形势下保护好传承好秦腔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惠敏莉说。
让秦腔走向年轻人,焕发新的时代风采是惠敏莉最大的心愿。为此,惠敏莉奔走于北京、西安等地的多所高校,开设秦腔公益讲堂,讲述秦腔之美、流派渊源等,把秦腔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
“戏曲历来讲究一代一代手把手地传授传承。”惠敏莉建议,进一步探索培养地方戏曲人才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调整相应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吸引有发展潜力的人员报考戏曲院校,为地方戏曲传承提供人才保障。
“秦腔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今年恰逢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惠敏莉希望百年易俗社让秦腔焕发新的时代风采,“我将继续为保护传承发展秦腔艺术努力奋斗,带领新一代易俗社人唱响‘大秦正声’,引领秦腔艺术在新时代繁荣发展。”

2020年省两会期间,惠敏莉结合多年工作和演出经历,以及其他省份对地方戏曲的保护形式,提出结合陕西实际制定秦腔艺术振兴地方保护条例的议案。
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将《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列入年度立法计划。2021年11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制定的戏曲类地方性法规。
“《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对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规范,为新形势下保护好传承好秦腔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惠敏莉说。
让秦腔走向年轻人,焕发新的时代风采是惠敏莉最大的心愿。为此,惠敏莉奔走于北京、西安等地的多所高校,开设秦腔公益讲堂,讲述秦腔之美、流派渊源等,把秦腔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里。
“戏曲历来讲究一代一代手把手地传授传承。”惠敏莉建议,进一步探索培养地方戏曲人才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调整相应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吸引有发展潜力的人员报考戏曲院校,为地方戏曲传承提供人才保障。
“秦腔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今年恰逢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惠敏莉希望百年易俗社让秦腔焕发新的时代风采,“我将继续为保护传承发展秦腔艺术努力奋斗,带领新一代易俗社人唱响‘大秦正声’,引领秦腔艺术在新时代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作为我省迎接甲辰龙年春节的重磅演出,此次演唱会邀请了刘远、米东风、李东桥、惠敏莉、李小雄、安金玉、侯红琴、张涛、杨升娟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倾力加盟,西安易俗社中青年秦腔优秀演员助阵。...
记者了解到,《昭君行》从策划到创作、排练、演出历时2年。该剧由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惠敏莉领衔主演,以慷慨豪放的秦腔艺术表现形式,阐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谱写了命运相连、情感相亲、家国和合的文化篇章。...
来自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10位梅花奖获得者纷纷登台亮相,中国戏曲奖梅花奖得主,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张涛;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任晓蕾;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李小雄;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袁丫丫等名家名角登台助兴演出,表演了自己的拿手唱段,让现场戏迷过足了戏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