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现代剧《楷模村》编剧创作谈

时间:2023-04-14 22:12:48 阅读:
马辉
马辉
   文艺学硕士,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编剧,文旅部千人计划班学员。创作戏曲作品《魏长生》获田汉戏剧二等奖、《普乐园》入选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资助项目、《顺城巷》、《丝路芳华》入选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基金青年人才项目,《春水长安》、《青丝》入选省委宣传部重大文化精品青年人才项目;参与创作的秦腔现代戏《生命的绿洲》入选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及艺术基金项目;秦腔现代戏《楷模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文化项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新时代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工程及省艺术基金项目。

编剧的话

   戏剧前辈曾说过,戏是从编剧心中流淌出来的,更是从生活中打捞出来的。秦腔现代剧《楷模村》是我多次来到陕北,从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到石魂广场再到千狮桥,从绥德民俗博物馆到薛家河镇文化广场再到郝家桥村村史展览馆,从住不够的妙居沟壑的窑洞、吹不断的高亢嘹亮的唢呐、听不够或粗犷悠扬或动情撩人的民歌、扭不完红天火地的秧歌、剪不尽的欢天地喜的窗花,从吃不够的抿节儿、黄米馍馍、油糕等等一个个生活场景、生活物件、生活音符中触摸、感受、寻找到的,那久远淳朴的民风和这块土地上的人最顽强的、坚韧的力量成为了这部戏的骨架和血肉。
秦腔现代剧楷模村
    从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到薛家河镇雷家峁再到绥德的山沟坎坎,一路走一路有当地乡亲们的陪伴:郝家桥村的跨时代的“知名解说”老马爷爷、雷家峁村退休老教师教师,义务捡了30多万根烟头的八十多岁的雷芝芳奶奶、几个村子的孤寡老人、年轻的创业者、支书、副支书、驻村干部……他们都是最可爱的、纯粹的、质朴的、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如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一样。正是看似普通的他们用双手创造、书写着这个不平凡的时代,把他们热气腾腾的生活,艺术化地搬上舞台,塑造成最美的样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秦腔现代剧《楷模村》以陕北绥德郝家桥村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黄土高原深处一个普通乡村几十年的奋斗故事。抗战时期,在绥德地委的领导下,村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广泛开展民主政治、乡村改造、拥党拥军等活动,特别是在大生产运动中表现突出,1944年被誉为绥德分区“农村楷模”。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楷模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紧跟时代步伐,赢得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秦腔现代剧楷模村
    剧中那个曾经走出大山今回乡反哺的村党支部书记周正,是生活中常见的,许许多多乡村干部的化身。在国家脱贫政策的支持下,他踔厉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政策”,意在改变村民躺在楷模匾上“等靠要”过光景的现状。他积极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引进千万级投资的果蔬基地项目,却不想在“好事”落地过程中遇到摘帽、拆窑、迁坟等棘手问题,他始终铭记曾受乡梓哺育、老师教诲,凭借尽心竭力助乡亲的真情,最终获得村民认可与尊重,齐心擦亮“农村楷模”匾,再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牌。

   当唢呐声奏响,当生命的呐喊声穿过山河峁梁,当大幕拉开,舞台上或许会出现你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情感,熟悉的经历,那么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愿你哭过笑过,回头看看来时路,满眼皆是欢喜,满心皆是幸福!

猜你喜欢

《楷模村》剧情简介:秦腔现代剧《楷模村》以陕北乡村为背景,艺术再现了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陕北乡村,跨越时代变迁、走上致富之路的生动实践和深刻变化,反映了党带领基层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精神。...
梅花奖折子戏专场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12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领衔,众多优秀演员担任主演。...
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批治沙英雄靠着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展现了以宁夏、陕西、内蒙古为代表的“三北”防护林带治沙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共产党员的伟大奉献精神。...
秦腔现代剧《楷模村》以陕北绥德郝家桥村为原型,讲述了陕北黄土高原深处一个普通乡村几十年的奋斗故事。抗战时期,在绥德地委的领导下,村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号召,广泛开展民主政治、乡村改造、发展生产、拥党拥军等抗日救国活动,特别是在大生产运动中表现突出,1944年被誉为绥德分区的“农村楷模”。...

大型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线上首播

大型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批治沙英雄靠着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靠着人性中最闪亮的一抹光,创造了毛乌素沙漠从千年沙漠到万里绿洲的人类生态奇迹。...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