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三部剧目亮相中国戏剧节

时间:2023-11-23 09:35:59 阅读: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正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中国戏剧节创办于198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中国戏剧界展示优秀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是中国戏剧艺术领域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艺术盛会。

据介绍,本届戏剧节荟萃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4台入选剧目和1台特邀剧目在杭州上演,涵盖京剧、秦腔、越剧黄梅戏等15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音乐剧、儿童剧、芭蕾舞剧等戏剧艺术门类。另有12部展演剧目在温州上演。

以戏曲为例,越剧《钱塘里》、晋剧《庄周试妻》、京剧《摘星楼》、黄梅戏《舞衣裳》、京剧《纳土归宋》等等剧目纷纷闪亮登场,而在群芳竞艳中大秦之腔《昭君行》、《狸猫换太子》以及《蔡文姬》亮相本届戏剧节。
《昭君行》:唱响一曲民族和合的秦腔史诗

秦腔《昭君行》是2022年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创排的一部大型历史剧,是一部“昭君题材”迥异既往而守正创新的作品,该剧由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惠敏莉领衔主演。

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领衔主演惠敏莉表示此次带着大秦之腔走进温润优美的戏剧之乡、越剧之乡杭州,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文化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大好机会。

谈到创作《昭君行》的动机,她深情地提到儿时的过往,并承认演绎王昭君这个人物正是她儿时的心愿。在创作过程中,起初她是有些不自信的,因为各大剧种都有昭君题材的戏,能否创作一个与自己气质相投的王昭君始终是压在心头的大石。在此,她特别感谢了主创们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在他们的团结努力下,她走出了心结,成功演绎了一个属于易俗社的秦腔“王昭君”形象。
本剧熔铸了凝重的历史感、精深的文学感和跨地域的文化感,将汉乐府与《楚辞》《诗经》《匈奴歌》,以及汉匈民族民俗、礼乐文化等化用其中,以典雅清健的文学性与戏剧性、思想性相编织。
据《汉书》记载,自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无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些有声无声的名字,那些铸剑为犁的跋涉,都值得我们铭记。

秦腔《昭君行》于11月21日—22日在杭州金沙湖大剧院上演,“我本汉家女,远渡单于庭。相去万余里,行行复行行……,”希望观众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汉家女人的心灵游牧史,以及浓浓的汉匈两族和合兄弟情。
演出结束,现场观众掌声不断,从西安而来的“大秦正声”在杭州掀起一股秦腔热潮!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组委会为西安易俗社颁发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证书与奖牌。

狸猫换太子》:歌颂人性至纯至美的大型秦腔传统戏

作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剧目,由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创排的新版秦腔《狸猫换太子》于11月13日至14日在杭州萧山剧院上演,并斩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大型秦腔传统剧《狸猫换太子》是秦腔导演王馥生于1997年为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导演的一部经典佳作。该剧自创排、演出近二十余年来,逐渐成为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代表剧目之一,该剧曾荣获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奖”。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特邀上海市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王青担任此次复排导演,力求为剧目带来更大的突破。在《狸猫换太子》的演出阵容当中,来自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的3名“梅花奖”得主侯艳、屈连英、韦小兵及国家一级演员潘彩虹将在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剧中其他角色将由秦腔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担任。
演出结束后,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薛长绪代表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组委会向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颁发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证书与奖牌。

《蔡文姬》:续写汉史,传承文脉的新编秦腔历史剧

11月18日晚,苍劲有力、慷慨激昂的大秦之声响彻温州大剧院,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历时5年精心打造的大型秦腔历史剧《蔡文姬》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继2017年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的秦腔《大秦文公》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时隔7年,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倾力打造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再次登上中国戏剧最高平台为甘肃戏剧“发声”。
秦腔历史剧《蔡文姬》是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项目和2022年度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用秦腔的艺术形式生动讲述“文姬归汉”的历史故事。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苏凤丽塑造了令人动容的蔡文姬这个人物形象。
本届戏剧节共有来自23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7部剧目参加演出,参演剧目类型涵盖京剧、秦腔、越剧黄梅戏、晋剧、甬剧、藏戏等15个戏曲剧种。本届戏剧节延续以往“一戏一评”的优良传统,举办剧目评论会,为各参演剧目把脉支招、打磨提升,中国戏剧节可谓是全国戏剧界展示优秀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

2025年迎新春精品秦腔剧目公益性演出预告

2025年1月16日晚场演出经典传统剧《双官诰》,2025年1月17日午场演出经典传统剧《下河东》...

2025年陕西新年戏曲晚会在西安举行

一元复始弦歌秦韵迎新岁,万象更新古调新腔唱华章。2025年陕西新年戏曲晚会在欢乐喜庆的器乐演奏《秦腔板胡与打击乐》中拉开序幕,秦腔主奏乐器板胡、司鼓齐奏,弦音激昂,鼓点铿锵,展现出喜庆祥和的新年盛景。...
12月23-24日晚19:30,由西安易俗社精心打造的原创现代戏《长车行》在泾阳大剧院拉开首演帷幕。...

大型秦腔现代戏《根据地》全国巡演启动

《根据地》作为2022年度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以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自问世以来便备受瞩目。它不仅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大奖”,还在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中斩获优秀剧目奖,并成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得到了业内与观众的广泛认可。...
秦腔折子戏《梁秋燕》《祝福》《盼子》《周仁回府》《三击掌》《藏舟》《游花园.表花》《洪湖赤卫队》选段、现代戏《红灯记》选段等16个经典剧目,轮番登场。现场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惟妙惟肖的经典秦腔表演让群众近距离感受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秦腔戏迷驻足观看,让村民在家门口乐享戏曲“大餐”,过足了“戏瘾”。小小的舞台洋溢着满满的幸福,近千名老百姓享受到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秦韵清华:易俗社百年传承清华园燃情之夜!

由西安易俗社社长惠敏莉携张腊梅、张萍、高宁宁、王凤芸、王咪娜、王媛媛、张倩、何雨馨、张璐、李颖等一众学生联袂出演的《梁红玉》《虎口缘》《小宴》《数罗汉》《木兰从军》等九部折子戏一一亮相,以唱做并举、文武兼备的形式,展示了易俗社在秦腔艺术传承道路上的累累硕果,让来自社会各界的嘉宾及清华园里的师生们深刻感受到秦腔艺术的博大精深。...
姚启圣以康熙年间历史事件为背景,在尊重史实并结合民间史料的基础上,艺术地再现了姚启圣剿抚并用、训练水师、迁界禁海、为国举贤等事迹。...
秦腔历史剧《昭君行》讲述了汉家女子王昭君为了家国和平,远嫁匈奴单于的故事。整剧分为序幕、望月、出塞、求归、渡心和尾声共六幕。全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歌颂民族团结,追求中华美学,展现“昭君精神”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的不竭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