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守传统之艺 创时代之风

时间:2024-07-03 15:56:52 阅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秦腔是在西北大地上成长起来的艺术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成形后,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2006年5月20日,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Ⅳ-16。

     忆文化热土 愿为爱奔赴

     盛夏时节,甘肃天水师范学院音乐厅内鼓点铿锵、琴声悠扬,《斩单童》《周仁回府》《花亭相会》等经典秦腔唱段轮番上演。多年不见的师友在此相会,以歌为酒,酣畅抒怀。“十多年的过往历历在目,恍如昨日。”该校文史学院2010届毕业生付增芝记得,2008年,艺术团的第一届晚会就是在这间音乐厅举办的。

     “秦腔艺术团成立17周年演出,欢迎大家回来看看。”2024年6月,天水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原党总支书记、教授高学文发出的一则信息,吸引了毕业多年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返回母校,见证了第十二届“古调独弹”秦腔演唱会暨大学生秦腔艺术团成立17周年汇报演出的举办。

     2007年,一群热爱秦腔的大学生自发组建了天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秦腔艺术团(简称“秦腔艺术团”)。十多年间,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学校园,走向社会,为推动秦腔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一团烈火 到满天星辰

 “毕业3年后回到学校,还有点陌生感。但在活动室里见到老师和同学们,我就知道自己到家了。”今年晚会结束后,社团成员、天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21届毕业生石俊杰说。

     初进学校的第一周,石俊杰就在打听秦腔社团的消息。他还记得第一次站在活动室里,面对老师和师哥师姐们练唱时内心的忐忑。如今,他已拜师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艺术家李小锋门下,并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一鸣惊人》等节目上表现突出。曾经的业余秦腔戏迷石俊杰,如今是陕西西安经开第四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他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更广阔的天地。

     石俊杰仅是秦腔艺术团200余名秦腔爱好者中的一个缩影。该校教育学院2018届毕业生高媛媛,带着秦腔《花木兰》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上一展风采,获得评委和观众的好评。付增芝本科毕业后前往山西继续求学,如今在山西临汾戏剧研究院工作。“从学生到戏曲工作者,身份的转换让我以更加专业的视角来思考社团的工作。”付增芝说。而正在西北师范大学读博的杨耀斌觉得,一路走来有秦腔相伴,给了他很大的精神动力,做科研累了就吼几嗓子秦腔。

     “秦腔艺术团能坚持17年,除了每年都有热爱秦腔的学生加入,还离不开老师的坚守。”付增芝说。目前,秦腔艺术团仍在不断吸纳新鲜血液,秉承“传承秦腔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宗旨,砥砺前行。
 
     付增芝是甘肃张掖人,从小听秦腔长大。她说:“当时,陕西西安、甘肃兰州的一些高校都有秦腔社团,我们也想组建一个。”2007年9月,在学院的支持下,付增芝和几个同学向学校社团管理中心申请创办了秦腔艺术团。

     秦腔艺术团成立之初还不到10名成员,没有资金、没有设备。2008年11月,为了举办秦腔艺术团第一届晚会,同学们自掏腰包垫付活动经费,邀请专业剧团的乐队和演员来演出。“当时,我们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的帮助。大家齐心协力办好了第一届晚会,为社团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付增芝说。如今,秦腔艺术团创建17年,已成功举办12届秦腔晚会,推动了秦腔艺术在大学校园的传承、传播和发展。

 守传统之艺 创时代之风

  2017年8月,《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秦腔艺术的守正创新与不断发展,需要更多青年积极参与,让校园里不仅有朗朗书声,还有婉转曲调。付增芝和秦腔艺术团持续多年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让更多年轻人走近秦腔、了解秦腔、喜爱秦腔。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戏曲校园传播和普及工作,在山西师范大学开设了‘戏曲鉴赏’‘山西梆子戏欣赏与演唱’‘民间艺术’等课程,在临汾的几所中小学开设了戏曲课,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做这些工作,就是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戏曲,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付增芝说。

     与此同时,秦腔艺术团也在考虑师资力量接续、传播方式创新等问题。在付增芝看来,古老戏曲走进年轻人中间,需要艺术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好现代科技;专业院团也应继承好传统经典剧目,将本剧种最突出、最具特色的戏曲绝活提炼出来,进行交流展演,同时还要创新发展,打造属于时代的精品剧目。

    “希望用大学生秦腔艺术团独有的方式,弘扬好传统文化,传承好秦腔艺术。”谈到社团的前行之路,天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07届毕业生赵全洲表示。秦腔艺术团规模不大却贵在坚持,映照出“千古秦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秦州区融媒体中心、天水在线、网络

   作者:丁贵梓

猜你喜欢

来自西北五省九家演出单位历经12天时间,在宝鸡、咸阳、渭南和泾阳县为会演奉献了《根据地》《七郎八虎闯幽州》《生命的绿洲》《攒劲女人》《青春曼巴》《谢瑶环》《昭君行》7部秦腔大戏,共14场演出。...
秦腔《清风亭》嘉庆年间,薛荣之妻周桂英不忍大夫人虐待,将亲生子与血书、金钗包裹抛在荒郊,被膝下无儿以磨豆腐为生的张元秀夫妇拾得收养,老两口喜从天降,为儿取名继保,抚养疼爱有加,渐渐长大,送南学读书。...

哑口难藏泪 入眼皆郎君 | 演出回顾

9月5日,西演·青年团将于午场(14:00)为各位观众带来由青年新秀演员赵梓君、王星媛、陈媛、张洋、耿嘉隆、孙亚东等主演的秦腔经典剧目《杨门女将》。...

2024年岐山县“秦声岐韵 秦腔演唱周”拉开帷幕

岐山文化根脉深厚、秦腔人才荟萃,是周文化的故乡,以礼乐为主要内容的周文化在这里繁衍生息,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中华民族历史的主要文化文明,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秦腔更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它不仅是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夏秋之交

立秋仍暑天未凉,处暑节令寄希望。秋风送爽姗来迟,勿躁仿闻茉莉香。...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新需要,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将于2024年8月19日—8月26日在青铜峡市、吴忠市、同心县、中宁县等地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活动。...
郭凯杰,二级演员、主攻文丑。在大型新创剧目及移植剧目《锁麟囊》、《蔡文姬》、《赵飞搬兵》《湖阳春梦》《周仁回府》、《游龟山》、《窦娥冤》、《火焰驹》等,折子戏《拾黄金》、《蒋干盗书》、《教学》等剧目担任主要角色。...
秦腔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新时期对秦腔艺术传承保护的最新成果和对传统艺术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及美好展望。通过这次演出,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有实力的成熟演员的风采,激励我们自己的年轻演员更加努力刻苦训练,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到更广阔的舞台,为传承弘扬戏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