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最早的秦腔六大名旦都有谁?

时间:2024-11-14 15:48:02 阅读:
兰州是甘肃秦腔的核心,历来名剧社名艺人层出不穷。民国早期,兰州秦腔有“六大名旦”之说。所谓六大名旦是史月卿、朱怡堂、关雪亭、安鸿印、曹福成、陈景民等六人。这六位艺人中,只有史月卿出自兰州,其它五位中,除了陈景民曹福成是随王德孝安鸿印主持的维新社由西安来到兰州的,其他三位都是民初由西安来到兰州化俗社的台柱艺人。这充分表明了民国以后,西安秦腔旦角在兰州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是兰州秦腔的核心。

除了史月卿,这几位艺人也都是卓越的戏曲教育家,他们也都是改变了兰州秦腔风格的人物,是他们不断把西乱弹的新变化不断带到兰州,使得兰州这个西路秦腔的重镇迅速被西安乱弹攻陷、占领,成为现代兰州秦腔的核心。

这几位艺人中,史月卿是西路秦腔旦行的代表人物,其影响力可以跟宝鸡名旦袁璧辉并驾齐驱,是西路秦腔最后的两颗巨星。这两个人都主工花旦,都以武旦、泼辣旦驰名,只是史月卿艺术生命较短,只有曲曲十年左右。但是他创立的万顺班演变成后来的文化社,息息相因,是今天兰州市秦腔剧团的前身,其历史稍早于西安易俗社。史月卿的艺术地位需要再研究、再认识。

西路秦腔的传统,艺人多兼各行,须生兼演花脸,花脸兼演花旦,小生由青衣或者须生兼演等等。所以,西路秦腔老艺人忽生忽旦忽净都是很正常的。

史月卿师从岳得胜(岳麻子),岳麻子是来自陕西东福的艺人,他应该也受了陕西东路秦腔的影响,他是西路秦腔少有的专门出演旦行的艺人。他又学艺于西路秦腔宗师陈东盛(十娃子),所以,终归还是没有走出西路秦腔。

不过,作为西路秦腔最后一位巨星,他身上已经带有明显陕西秦腔的影子了。

朱怡堂、关雪亭、安鸿印都是西安乱弹第二代名旦,他们坐镇化俗社,在兰州深深地播撒着西安乱弹的种子。甚至化俗社的弟子都被后来的兰州专家、戏迷认为是甘肃秦腔的代表人物了。其实,他们都应该是兰州第一代甘肃新秦腔的代表人物。

朱怡堂后来跟麻子红、西安三意社张朝鉴等人执教兰州觉民社、戏曲训练班,这个时候他们培养得学生已经是西安乱弹风格了,这个时候开始,兰州艺人开始纷纷到西安学艺了,比如黄致中、何韵琴等人。

王德孝安鸿印给兰州带来的陈景民、田德年、王兴博、曹福成、周登科等人,这已经都是西安乱弹的名流了。特别是陈景民一生致力于把西安乱弹不断引到兰州,给改变兰州秦腔风格作出了重大影响。

到了四十年代,经过沈和中、何振中、靖正恭等人的继续努力,西安乱弹在兰州已经取得了全面优势,成为了兰州秦腔的驻留。早期由西安来到兰州的西安乱弹艺人已经被认为是老一派了,比如郗德育、文汉臣、曹福成、周登科等人,而在兰州主导潮流得是高希中、刘全录、刘易平、沈和中,靖正恭、傅荣启、杨金凤、沈爱莲、米新鸿等人了。

整个民国的兰州秦腔就是不断脱离自己本来的西路秦腔的本色,不断被西安乱弹改造的历史。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