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剧带技,看秦腔如何演绎上古传说《宝莲灯》!
时间:2024-12-18 20:08:01 阅读: 次 作者:秦之声
近日,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从全国遴选出的40个剧目(折子戏)在本次展演中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向大众展现中华梨园集粹。由西安演艺集团·青年团排演的大型秦腔神话剧《宝莲灯》作为本届展演的闭幕式演出,在广西民族剧院精彩亮相,为本届展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天,我们就唠一唠这部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秦腔神话剧。
传说中的宝莲灯,神秘而又庄严,仿佛能够照亮一切黑暗,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希望......
作为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宝莲灯”的故事曾被电视剧、动画电影、舞剧精彩演绎。
《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之一,其故事情节为圣母与刘玺成婚,生下沉香。圣母之兄惩于其违犯天规,将圣母压在华山之下。十五年后沉香学得武艺劈山救母,宝莲灯重放光明。
沉香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功地使用宝莲灯劈开华山,救出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宝莲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华山三圣母的法宝,可以帮助持有者在黑暗中看清一切,并且还能发射出强大的光芒来驱散黑暗和邪恶力量。
至于秦腔版本中,《劈山救母》的名折《二堂舍子》极为流行,无论是专业演员还是戏迷票友,几乎都会唱上一句“刘彦昌哭得两泪汪”……
折子戏《二堂舍子》以沉香失手打死秦官保这一事件为开端,引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三圣母之子沉香与弟弟秋儿在南学读书,因见老太师秦灿之子官保辱师,沉香失手将官保打死,兄弟情深,二人归家告与父知,刘彦昌听后大骇,细问二子,沉香直认不讳,秋儿亦挺身自承。他请出继室王桂英共同勘问。王桂英先袒护亲生子秋儿,遭到刘的责备。念及沉香失去母亲,最终选择送沉香逃走。
刘彦昌对前妻三圣母的情感以及对两个儿子的父爱相互交织,王桂英对亲子秋儿的母爱与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也存在矛盾,这些情感冲突构成了剧情的核心张力。
唱词通俗易懂又极具感染力,唱腔高亢激昂、婉转悠扬,通过不同的板式和节奏变化,将人物的情感推向高潮,如“刘彦昌哭得两泪汪,怀抱着娇儿小沉香”等等经典唱段,刻画了一位父亲在面对儿子打死秦官保的局面时,深深地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既不舍得失去任何一个儿子,又惧怕秦府的权势,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地表达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在面对困难和抉择时,观众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温暖 。同时,沉香逃至深山,遇霹雳大仙点化,脱去凡胎,并受赐神斧。沉香遂持斧至二郎神庙,留诗诟骂并战败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其母。正义得到伸张,善恶终有报。
作为秦腔的经典剧目之一,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家庭关系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让秦腔传统剧目实现“历久弥新”,2024年由秦腔界最年轻的专业剧团西演·青年团全新推出的《宝莲灯》,将西岳华山美丽的传说故事和‘秦岭四宝’角色,融合在传统剧目之中,精彩的武打戏、陕西特色文化元素......观众在欣赏传统秦腔的同时,领略陕西文化的魅力。
神话传说剧适合以奇特的舞台表演方式呈现,此剧发挥秦腔的技巧、绝活。如“哮天犬”出场的跟头、沉香的彩绸龙舞和耍斧表演等,年轻的秦腔新生力量为传统艺术赋予青春筋骨,武戏开场,节奏紧凑,张力十足,令剧情贴近当代年轻人的视野。
改编过程中,在传统故事框架上,设计人物的唱词、念白,增强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塑造,例如在沉香的性格刻画上,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展现其坚毅勇敢。人物的表达方式力求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令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此外,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该剧的音乐和配器进行全新编配,秦腔独特的唱腔配合角色的情感起伏,还有丰富的身段动作、脸谱造型等,年轻演员们将《宝莲灯》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动地呈现于舞台之上,持续演绎着这段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作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经典代表之一,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爱情和正义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此次,除了在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闭幕式压轴演出的秦腔神话剧《宝莲灯》以外,来自陕西的秦腔演员张雅琴(演出剧目:《鬼怨·杀生》),高二强(演出剧目:《金沙滩·点子》)荣获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殊荣。
“最要紧的是平时很难看到”,戏曲文化能够得到传承,首先需要更多人去观看、去了解,再向身边的人传播,这样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传统剧目的改编作为一种重要的戏曲实践活动,根本是继承,目的是发展,过程则是戏曲的当代创造与创新。传统艺术代代传承,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正面的动态的眼光去关注它,当然,如何把握好戏曲改编的方方面面,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体会。
编辑:聪颖
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

作为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宝莲灯”的故事曾被电视剧、动画电影、舞剧精彩演绎。
《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之一,其故事情节为圣母与刘玺成婚,生下沉香。圣母之兄惩于其违犯天规,将圣母压在华山之下。十五年后沉香学得武艺劈山救母,宝莲灯重放光明。
沉香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成功地使用宝莲灯劈开华山,救出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宝莲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华山三圣母的法宝,可以帮助持有者在黑暗中看清一切,并且还能发射出强大的光芒来驱散黑暗和邪恶力量。


刘彦昌对前妻三圣母的情感以及对两个儿子的父爱相互交织,王桂英对亲子秋儿的母爱与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也存在矛盾,这些情感冲突构成了剧情的核心张力。

在面对困难和抉择时,观众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温暖 。同时,沉香逃至深山,遇霹雳大仙点化,脱去凡胎,并受赐神斧。沉香遂持斧至二郎神庙,留诗诟骂并战败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其母。正义得到伸张,善恶终有报。
作为秦腔的经典剧目之一,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家庭关系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神话传说剧适合以奇特的舞台表演方式呈现,此剧发挥秦腔的技巧、绝活。如“哮天犬”出场的跟头、沉香的彩绸龙舞和耍斧表演等,年轻的秦腔新生力量为传统艺术赋予青春筋骨,武戏开场,节奏紧凑,张力十足,令剧情贴近当代年轻人的视野。
改编过程中,在传统故事框架上,设计人物的唱词、念白,增强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塑造,例如在沉香的性格刻画上,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展现其坚毅勇敢。人物的表达方式力求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令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此次,除了在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闭幕式压轴演出的秦腔神话剧《宝莲灯》以外,来自陕西的秦腔演员张雅琴(演出剧目:《鬼怨·杀生》),高二强(演出剧目:《金沙滩·点子》)荣获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殊荣。
“最要紧的是平时很难看到”,戏曲文化能够得到传承,首先需要更多人去观看、去了解,再向身边的人传播,这样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传统剧目的改编作为一种重要的戏曲实践活动,根本是继承,目的是发展,过程则是戏曲的当代创造与创新。传统艺术代代传承,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正面的动态的眼光去关注它,当然,如何把握好戏曲改编的方方面面,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体会。
编辑:聪颖
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
猜你喜欢
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郑岚凭借评剧《目连之母》选段滑油山喜获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奖项。...
全国共有40部作品入围,内蒙古艺术剧院二人台艺术团作品《摘花椒》成功入选,将于12月4日晚亮相广西民族剧院大剧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