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秦腔《游龟山》在渭南启动开排

时间:2025-04-01 14:32:16 阅读:
日前,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音像工程重点项目——秦腔经典剧目《游龟山》开排仪式在渭南市秦腔剧团启动并完成了第一阶段排练工作。渭南市文旅局相关领导、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和渭南市秦腔剧团的主创团队及60余名演职人员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游龟山》脱胎自秦腔传统剧目《蝴蝶杯》,在秦腔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演不衰、生生不息。1952年10月,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戏曲会演,可谓名家云集,盛况空前。著名剧作家马健翎根据旧本《蝴蝶杯》前本进行整理改编为秦腔《游龟山》,代表西北演出团参加中央文化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演出一等奖,剧本改编奖。1956年西安易俗社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又获演出一等奖。1959年,陕西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进京演出,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西安三意社组成庞大演出团,《游龟山》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再度受到好评。1977年4月,传统戏恢复上演后,陕西省文化局将《游龟山》作为第一批恢复上演的10个剧目之一进行重新整理复排。

2017年,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组织对《游龟山》重新复排。吸引了来自陕甘宁青新的众多学员,免费为学员传授,剧目原值原味的保留了戏曲程式表演,汇报演出后在西北五省区取得强烈反响,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誉。也为秦腔流派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和可供借鉴的经验。2022年西安演艺集团组织陕甘青三省“梅花奖”再度打造“梅花版”《游龟山》,可谓盛况空前。
2024年经渭南市演艺集团申报,由李淑芳领衔主演的《游龟山》,成功入选2024-2025年度中国戏曲音像工程重点项目,使得这一经典剧目再度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本次排演集结众多行内翘楚,由著名秦腔表导演艺术家贺林担任导演,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肖(若兰)艺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主任、陕西肖派学社创始人李淑芳,一级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业务科长王宏义,一级演员、渭南市秦腔剧团艺术总监张佐群等流派艺术传承人组成的演员阵容;为保留剧目的原汁原味还邀请到易俗风格板胡演奏家、一级琴师陈百甫,一级司鼓、著名鼓师陈联席担乐队领奏;周至县艺校教师、流派中心助教邓小刚担任助导。剧组的组建打破了地域限制、院团差别,由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与渭南市秦腔剧团组织联合排演。此次合作不仅能够实现秦腔资源的异地整合,摸索艺术创作的新模式,也有利于各主创人员之间相互交流,推动秦腔跨区域协同发展。
作为秦腔传统剧目,《游龟山》具有鲜明的流派演绎特色。曾几何时,刘毓中、孟遏云、肖若兰、杨天易、樊新民、尹良俗等老一辈艺术家成功塑造了胡彦、田夫人、胡凤莲、田云山、卢世宽(董威)、田玉川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观众和后人留下了难忘的艺术形象和珍贵的艺术资料。各位前辈艺术家通过独特的唱腔处理和表演技法,使得这部剧目历久弥新。

流派纷呈,百花齐放。各流派风格不仅能展现出该剧目的丰富性,更体现了秦腔人“一棵菜”的团队精神,让秦腔流派艺术在代际传承中释放活力、绽放光彩。

《游龟山》乃秦腔之传统剧目。2024年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陕西肖派学社为纪念“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若兰诞辰九十周年暨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成立十周年”活动,《游龟山·藏舟》先后在北京、天水、定西、渭南等多地巡演。可以说这出戏成就了众多名伶名角,演红了刘箴俗、王天民、肖若兰、尹良俗等人,也成就了李淑芳。从西安市“石榴花”大赛到陕西省“西凤杯”广播邀请赛,再到2011年她凭借《藏舟》等肖派经典折子戏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李淑芳之于《游龟山》早已谙熟于心,举手投足皆有地方,方寸之间皆有章法。
秦腔,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此次入选,不仅是对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作为秦腔艺术的守护者与革新者,长期以来薪火相传、守正创新的认可,更是对秦腔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肯定。

流派中心将以此次剧目录制为契机,结合各地市文旅决策部署,搭建以戏为媒的文商旅新场景,尝试探索“跟着演出去旅行”的文旅新风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符合大众需求、彰显艺术特色、坚守剧种本色的艺术作品,努力用底蕴深厚的传统艺术滋养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据悉,4月份秦腔《游龟山》剧组还将在渭南市秦腔剧团进行一个月的排练、带乐工作最美人间四月天待上浓妆、好戏开场期待。
……

猜你喜欢

《洞天仙歌》农历2月25日晚,洛门龙泉寺热闹非凡,地域文化非常浓厚的秦腔剧目《洞天仙歌》精彩上演。为父老乡亲带来了一场记忆深刻的视听盛宴,也为传承弘扬渭川戏曲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月23日,甘谷县杨家磨村的戏台前人头攒动,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戏曲下乡,文化惠民演出在此鸣锣开唱。四天八场大戏,从《出五关》的刀光剑影,到《赵氏孤儿》的忠义悲歌;从《铡美案》的浩然正气到青春版《锁麟囊》的婉转新声,更有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苏凤丽携经典剧目《火焰驹》压轴亮相。经典与新创交融,唱腔与鼓板共振,为陇原大地铺开一幅流动的戏曲长卷。...

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周五开演!

由国家艺术基金、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西安市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共同支持西安三意社倾六年之力打造的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将于3月28—30日19:30在西演SPACE·西安广电大剧院精彩上演为观众带来一场极具震撼力的秦腔盛宴。...
作为甘肃铁堂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主管部门,定西市安定区文旅局一直大力支持本土文化艺术的发展,积极为各类文艺团体搭建展示平台。...
在《秦香莲后传》演出谢幕结束后,现场观众迟迟不愿离去。渭南市秦腔剧团艺术总监张佐群带领全体演员现场万名观众齐声互动合唱余派经典唱段《铡美案·在此间我把乡民问》,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近3万名观众亲临现场感受这场文化盛宴,近30万戏迷朋友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观看演出,点赞量高达110万人次。本次活动由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等主办,分为西北秦腔汇演、西北地方剧种折子戏展演、戏迷争霸赛、秦腔大巡游及快闪演出“四大板块”,由来自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院团的艺术家们联袂登台进行集中展演。...
西宁艺术剧院演出的秦腔传统戏《窦娥冤》精彩亮相“跟着艺术游甘肃”西北戏曲荟萃展演活动,近30万戏迷朋友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观看演出,点赞量高达110万人次。从河湟谷地到渭水之滨,秦腔传统戏《窦娥冤》燃爆甘肃天水,反响热烈,好评如潮。...
经典秦腔折子戏《花亭相会》正式拉开演出序幕,青年演员以婉转细腻的唱腔将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随后,《黑虎坐台》《司文郎》《杀庙》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