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氍毹天下动:论君霄越剧舞台的魅力

时间:2024-04-15 13:52:30 阅读:
这篇群友投稿,给了很多不一样的视角,这是属于更年轻观众的角度来看越剧的出圈。看后有收获,希望浙百赶紧推出真正属于君君和云霄一起合演的大戏。

这里有两个字:氍毹qú shū,是毛织的地毯,也指代舞台。
一舞氍毹天下动
——论君霄越剧舞台的魅力
作者:西岐笛

戏曲是将观众拉到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共做一场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喜欢的梦。

当代人做梦的方式实在太多了,影视、动漫、游戏……无一不是在穷尽艺术与技术手段,来争夺观众的“造梦权”,同时也在塑造观众的观赏习惯与审美偏好。

相比而言,戏曲舞台的表演时空和手段都高度受限,被时代抛弃似乎难免。

然而,随着“小贾碧玉”一舞倾城,君霄的越剧舞台成功吸引那么多人为之千里奔赴、沉迷流连,所缘何自?越剧或传统戏曲又是否可以从中获得启示,走出一条振兴之路呢?

悦目:踩在国风审美潮头的出圈之作

好的“造梦者”,首先要给观众带来感官愉悦,首当其冲便是颜值。君霄的颜值翘然出众、矫矫不凡,自是不必说的。

但同为君霄,为何引发出圈的不是湖南卫视春晚的宝黛或亚运迎宾表演的梁祝,而是贾廷和镶镶呢?

关键在于《新龙门客栈》的“新国风”美学。
<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yuejudefayuand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越剧</a>新龙门客栈
新龙门的妆造是不同于越剧传统妆造的。妆容干净精致,线条流畅,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服饰既有传统元素,又有现代审美趣味。

尤其是贾廷和镶镶的形象,很像国风动漫或游戏中的人物,正好踩在了当下国潮兴起的审美热点上。

这样的妆造放大了君君的俊美英气,衬托了云霄的风情万种,一张静态图片足以让人惊艳,何况还有情意绵绵的“转圈圈”,自然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而前面说的宝黛、梁祝,都是传统戏曲妆造,虽然也是美得让人忍不住赞一声“真是漂亮的一对人儿”,却不会让没有戏曲欣赏习惯的人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想法。

培养戏曲观众最难的地方,是怎么让观众开始看戏,“小贾碧玉”就是让从没有接触过戏曲的人愿意看戏的引子。

这里必须要感谢新龙门的服装化妆设计杨孙硕老师。

其实,新龙门的主创们都值得隆重致谢,是他们勇敢地按照本届观众的审美趣味,打造了这出年轻的越剧

每每说到新龙门的创新之处,都会拿沉浸式小剧场来说事。

其实,如果不是这种沉浸式小剧场,只要小贾碧玉一样“转圈圈”,一样被传播到网上,一定还是会出圈的。

新龙门的出色之处,在于既坚守和发扬了越剧剧种的传统特色,又根据当下观众的审美偏好,做了全面创新:

服饰妆造是“新国风”的;舞台置景、灯光设计和表演节奏借鉴了影视风格;

音乐设计在越剧唱腔的基础上,加快了节奏,减少了过多的润腔,旋律更加明快,易于传唱;

唱词也是文白相融,雅俗共赏,有着古典的诗词美。

这些创新,缩短了本届观众对越剧的审美距离,呼应了当下的审美偏好,既悦目又悦耳,让大家愿意看、爱看,从而引发对越剧进一步的兴趣。

赏心:突破程式的表演深度

仅有感官愉悦是远远不够的,好的“造梦者”关键是要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本届观众看惯了影视作品,习惯于借助大屏幕的近景和特写,从人物的细微之处来感受情感。比如大家津津乐道的眼神拉丝、情感张力,都是微观层面的深度审美才能感受到的东西。

本届观众看戏是带着手机、相机、望远镜去的,现场怼脸看表演,回家还得拿出4K视频反复回看,过分的还会放大和慢放,真的是连三两姐姐衣服上有个洞、鞋底有点破都给发现了。

面对这样的观众,戏曲传统的表演颗粒度就显得有点大了。

戏曲表演以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为基本功,即常说的“四功五法”。“四功五法”再根据人物典型情绪和事件搭配起来,经过舞台上的千锤百炼,就成了表演程式。
<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yuejudefayuand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越剧</a>新龙门客栈
一句戏文唱到哪一个字上,眼看何处、手指哪里、眼神如何、表情如何、身形如何都有既定范式,练熟了到台上大模样就不会错。

程式化的表演,给了戏曲演员表演捷径,但也局限了表演。所以优秀的演员,是需要灵活运用“四功五法”和表演程式来塑造人物的,即茅老师说的“不作状”。

这样的表演对原先只能看清全景和演员大概表情的观众来说,已经足够了,但对还要看近景和特写的本届观众来说,还是略显粗糙。

君霄的表演在这方面,是有所突破的,她们增加了很多非程式化的微动作和微表情,并且很注意情感的变化层次,达到了一种电影般细腻的情感表现深度。

很多观众都觉得她们的戏服素颜排演最好看,就是因为细微之处的表演看得更真切,更让人深深地动心共情。

君霄常说,表演时“心里要想”,就是这种完全进入人物内心、把自己变成人物的演绎深度,真是连头发丝都在戏里。

正因此我们能看到舞台上一人千面的云霄和君君。

你不仅很难把金镶玉、祝英台、陈三两认为是同一个人演的,也很难把她们与生活中的云霄混同。

君君的角色其实也是如此。但因君君的扮相太过出众,会影响大家对一人千面的感觉。

更妙的是,她俩的舞台不是一人独美的舞台,两人在同一个表演层次同频共振,相互之间全身心的投入,那种深度的情感流动、彼此承托和激发,很难不让观众如痴如醉。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河南卫视春晚的断桥双人舞了。

影视剧里的眼神拉丝、情感暗涌很可能是演员一次次NG后的结果,还有导演、摄像、剪辑等人对镜头的加工,而君霄的舞台表演是现场一次成型的。

仅凭这一点,那也堪称是表演艺术中的奢侈品了。

君霄在表演上的突破,与茅老师和浙百几十年的艺术追求分不开。

横向比较一下,很明显能看出浙百的舞台比一般越剧舞台来得细腻得多,可以说是舞台之上无闲人,这一点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陈三两》里富春院姑娘们的表演。

娱情:恰到好处的人物留白

“留白”是艺术作品里留给观众的演绎空间,能让观众参与创作的艺术作品,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是更高级的。

本届观众应该是史上对参与感要求最高的观众,这可能与打惯了游戏有关。

面对剪刀手、P图大大、同人文大大满天飞的观众,传统戏曲如何突破过去人物脸谱化和人物关系单薄的局限,给二创大神们提供创作的空间呢?

君霄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她们对人物深度的、基于人的真实情感逻辑的挖掘,无意之中破解了这个难题。

陈奎为什么不愿舍下萍姐去赶考?两人相依为命的七年,彼此在生命中承担着什么角色?你看,一句“陈奎,我是喜欢我姐姐的”,给所有的行动找到了情感注脚;

而“白月光”与“漫天星辰”的比喻也为二创留足了演绎空间。

贾廷和镶镶,心眼子和外形都那么般配,灵魂又同样孤独,无所归依的两个人为什么不能发生点故事?

你看,返场的“转圈圈”,像是小说给出的番外、游戏打出个副本,曲有尽而意无穷。

君霄就像是文笔高超的同人文大大,用点到即止的神来之笔,给观众们留一个无限可能的线头,剩下的大家通过二创,去投射各自的感受,这是多么有趣的观剧体验啊!

想来她俩在共同编织那个线头时,一定也很享受这种的乐趣。

顺便说一句,返场也是舞台表演的一部分,需要用心设计。能从返场的小插曲里,演绎出“山伯等到英台”的梁祝最佳结局的本届观众,浪漫又多情,是越剧的最佳观众,值得用心对待。

君霄的越剧舞台,是有着乘数效应和链式反应的舞台,是不可多得的。

写这篇文字时,既为日渐式微的越剧天降如此灿烂的双子星感到惊喜,也为君霄寥寥可数的官配大戏感到可惜。

希望浙百能用好这对王炸,而不是拆开了去带单张。毕竟看戏如吃菜,吃过了满汉全席的观众,是无法对一般的美食感兴趣的,硬按头吃也没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诗韵越剧~南京市越剧团《织造府》即将首演

《织造府》延续《乌衣巷》《凤凰台》重磅级团队,由一级编剧、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曹禺戏剧奖获得者罗周担任编剧,一级导演、著名京昆武生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翁国生担任导演。...

在不同舞台上让越剧走向世界

去年陈丽君因《新龙门客栈》贾廷一角走红,今年她又在《乘风2024》节目中让越剧与流行音乐碰撞出更多更亮的火花。...

越声春韵过大年 文化献礼燃新春

《浙江卫视2024龙年越剧春节晚会》在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录制,秉持“百年越剧创新表达”的制作理念,汇聚了浙江卫视“越剧特别季”茅威涛、方亚芬、陶慧敏和郑云龙四位导师及“梅花奖”得主。剧目《山河恋》《西厢记》《陆游与唐琬》陆续亮相向经典致敬。...

越剧“破茧”能“化蝶”

传统戏剧翻红的背后,不禁让我们思考,在沉寂多年后,越剧如何以新的姿态重现大众视野?...
说到应景,自然是蔡团的《西厢记》,那唯美的画面,那优美的辞藻,华丽的诗句,以及满满的青涩的少年恋爱感,朦朦胧胧,欲说害羞。...
12月24月(周日)19时15分,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主办,北京市西城区馆办团队西城小百花越剧团出演的“春之韵”—传统文化迎新年原创越剧《黄道婆》专场公益演出将于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

百年越地吴侬语,时代越剧唱新篇

在今年,越剧《十八相送》被搬上宴请国际贵宾的舞台,越剧演员陈丽君和李云霄精湛的表演赢来满堂喝彩。...

传统文化 一颦一笑一回眸,越剧竟如此好看!

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之所以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将经典与时新相结合。...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