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角落让晋剧经典“活”在读者心中--吕梁市图书馆打造特色文化空间 传统戏曲焕发新生机

时间:2025-07-07 20:53:35 阅读:
戏曲角落

近日,位于市图书馆内的三层电子阅览室旁,有一处独特的文化角,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为主题,通过数字化、可视化手段,为读者打造了一个可听、可看、可感的沉浸式戏曲艺术体验空间。

精心设计的文化版面,精选了《白蛇传》、《教子》、《廉吏于成龙》、《吕梁颂》等多部经典剧目的精彩选段。每个选段介绍旁均附有醒目的二维码。读者只需使用智能手机轻松扫码,即可即时在线聆听原汁原味的晋剧经典唱腔。
沉浸式戏曲晋剧艺术体验空间
除了剧目赏析,展板还系统介绍了晋剧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晋剧,又称“中路梆子”,发源于山西中部,盛行于晋、陕、蒙等地,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作为中华戏曲百花园中扎根最深、绽放最瑰丽的花朵之一,晋剧艺术以梆子腔为骨,融合了晋中民乐、方言与民俗风情。其唱腔唱腔激越婉转,表演程式严谨规范,尤以水袖功、稍子功、帽翅功、翎子功等绝技闻名。2006年,晋剧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角内还专设区域,展示了为晋剧艺术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代表性表演艺术家。通过图文并茂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艺术大师的生平事迹、艺术成就及其在传承与发展晋剧绝技方面的突出贡献,感受晋剧艺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晋剧,没想到在图书馆能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市民刘女士表示,“这里环境安静,资料也很丰富,让我对晋剧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觉这门艺术离我们普通人更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自“戏曲角落”设立以来,深受读者喜爱,特别是中老年读者,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体验。

为了进一步推动晋剧的普及,市图书馆还会不定期在馆内举办小型晋剧讲座、交流分享会、甚至邀请专业演员进行现场表演或教学。这些活动不仅让读者有机会与晋剧“零距离”接触,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市民对本土戏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沉浸式戏曲晋剧艺术体验空间
这个小小的角落,是图书馆为读者精心开辟的传统文化驿站。它打破了传统戏曲欣赏的界限,让您在静谧的阅读空间里,也能便捷地触摸到古老艺术的脉搏。无论您是晋剧票友,还是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的探索者,这里都为您打开一扇了解非遗、感受中华戏曲魅力的窗口。

编辑  姚梅林
文字  王凯丽
审核  马宝珍

猜你喜欢

有“戏”校园 传统文化育新人

学校将传统戏曲文化要素融入到校园课间操中,操中带戏,戏中做操,不仅锻炼身体,而且寓教于乐,普及并传承了繁荣的戏曲文化。...

豫剧阎派《碧玉簪》演绎人生多样情

豫剧碧玉簪以阎派唱腔的温婉动人,将千百年来女性在婚姻中的境况展示于男女平等的现代文明之中,娘亲、婆婆、秀英乃至春香,媒婆,鲜活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

鑫盛鼎物业:豫剧演出进小区 邻里共赏促和谐

活动现场,专业豫剧演员们身着华丽戏服,为观众带来了豫剧抬花轿、西厢记、清风亭等经典剧目片段。...
陈丽君的表演风格独特,既有越剧传统的典雅韵味,又巧妙融入现代审美元素,这让她的表演更贴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
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天道正义》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的故事精彩、表演精湛,更在于它对越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沁源县首届“农商杯”晋剧戏迷演唱会举办

在连续三天六场的演出中,为戏迷百姓们带来了晋剧《卖画劈门》《四月里》、沁州三弦书《咱们的寒食节》《沁源的山》、折子戏《王宝钏离寒窑》《金水桥》等经典曲目。...

夕阳梦 我与京剧有个约

针对老年人的京剧主题活动旨在通过京剧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为他们提供愉悦且有益的文化体验。活动将包括京剧表演观赏、京剧文化讲解,以及互动体验环节。...
崔老师在讲座中讲到,戏曲艺术确实来源于生活,戏曲演员通过髯口、水袖等表演技巧,将生活中的元素艺术化,从而在舞台上展现出超越生活的美和情感。...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