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撰文《我为黄河唱支歌》评豫剧《大河安澜》
时间:2022-09-01 13:43:19 阅读: 次 作者:毛时安
我为黄河唱支歌
毛时安
毛时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从青藏高原星宿海的星光下,九曲十八弯,其间既有高原细流蜿蜒温柔的汇聚,又有壶口飞瀑的咆哮,还有一路流向大海的浩荡。黄河以她母亲般的胸怀,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化,也演出了多少英雄威武的活剧。历代迁客骚人为这条河留下了多少千古咏叹的动人诗篇,更有气势波澜壮阔的不朽旋律《黄河大合唱》。黄河,永远期待着壮美的史诗。





我特别喜欢《大河安澜》追求的现代戏的戏曲化处理。如第一场,庄严中灌注着轻松幽默的谐趣。村民们欢迎志愿军英雄大河凯旋,听说大河不是英雄而是炊事员后的失落,七宝的“变脸”,反复嘀咕“你说点旁啥吧”,还有七宝作为村革委会主任,训斥大河,在支书和二婶面前无法收场的尴尬,这些都艺术化地再现了黄河边的民间社会人情世故的真实状态。第三场夫妻送别,大河知道安澜远行难归,安澜被瞒却误以为看望父母几天就回来。一个是诉不尽的离愁别意,一个是满怀期盼,两人一唱三叹,这种恩爱夫妻间错位的心理落差看得让人落泪。不由人想到《梁祝》“十八相送”和《朝阳沟》“银环下山”的艺术处理。贾文龙充分展现了戏曲唱腔和身段塑造人物的审美愉悦。大堤老龙湾测量中以武生“持棍扫腿旋子”“垛子乌龙绞柱”展现惊涛骇浪中的搏击;矛盾最激烈时,大段唱腔接大段念白,在表现人物内心纠结的同时,展现了豫剧现代戏达到的戏曲化的审美力量。
值此河南豫剧院三团建团70周年之际,期待《大河安澜》经过精心打磨,真正成为新时代戏曲舞台上的一曲“黄河大合唱”。
猜你喜欢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豫剧现代戏《大河安澜》被赋予了厚重的历史使命。该剧是水利部黄河委员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推出的重点项目,同时也是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并获得了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的支持。...
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贾文龙携刘雯卉、杨红霞、陈清华、陈晓兰、蒿红伟、史茹、王丹、刘海功、李书奇等众多优秀青年演员为观众带来我团经典保留剧目。...
出席会议的专家对豫剧《红旗渠》剧本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认为该剧在题材价值、剧情设计、人物塑造、现实意义等方面都较为扎实,对于赓续传承红旗渠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大河安澜》作为一部治黄题材的剧作,该剧深挖历史文化,该剧通过两代守河、治河人的默默坚守与艰苦奉献,表现出黄河儿女与一条大河间生死相依的血肉之情,浓缩了以主人公大河为首的河南百姓生生不息、自强不屈的生活状态与生命历程,大喜大悲,大生大死,将黄河融进血脉,将血脉注入黄河,与黄河共同奔流。...
河南豫剧院三团贾文龙团长、盛红林、蒿红伟、陈清华、陈俐珉、杨红霞、史茹、刘雯慧、陈晓兰、王丹、宋艳秋等国家一级演员走进中州自在谷,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戏曲视听盛宴。...
贾文龙是长期坚守在豫剧现代戏创作第一线的表演艺术家,戏曲功底扎实,唱腔精湛自然,表现力强,通过一系列优秀剧目如《村官李天成》《焦裕禄》《重渡沟》《大河安澜》等,创造生活化、时代化的人物形象。...
豫剧新编现代戏《大河安澜》的创作正是立足于对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之上。这部讲述黄河故事的作品,实现了以文艺的形式对黄河精神的艺术化阐释与表达,体现了河南以重大文化项目展现黄河文化、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的努力实践。...
豫剧村官李天成》回家演出是我团主题教育一个精心的安排,希望广大演职员工能够认真学习李连成同志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吃亏奉献,不断探索创新的公仆精神。...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