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黄金婵》主演李鹏飞:传承传统文化 青年力量必不可少
时间:2022-10-21 09:43:02 阅读: 次 作者:
《黄金婵》是豫剧经典剧目,经过西安市豫剧团的精心复排与“抢救”,这部传统剧目得以传承下去。而传承中必不可少的,便是新时代的青年力量。
《黄金婵》中姚刚的扮演者便是西安市豫剧团青年演员李鹏飞。他说,传承传统文化,青年力量不容忽视。“我们能做的就是苦练基本功,虚心学习,仔细钻研,发挥青年力量,以接续传统、守正创新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接过来,再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作为文艺工作者,基本功的练习贯穿于艺术生涯始终。李鹏飞深知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性。他本工行当是老生,面对《黄金婵》中姚刚这个武小生的角色,他遇到了不少挑战。首当其冲的便是武戏动作。他说,刚开始练习点翻身这个动作时次次头晕恶心,只能强忍着身体不适,咬着牙一遍遍练习,从恶心练到熟练,只为保证动作的准确。扔枪花也不是容易事,从0到99%的成功率,手上磨出的硬茧便是见证。提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时,他说,“只有多练,没有别的办法。”这一切的辛苦和努力都是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好的演出。
从细节入手,让人物活起来
《黄金婵》中的姚刚是一名少年,在塑造这一角色时,李鹏飞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例如,姚刚被黄金婵打败后的恼羞成怒到底应该如何演绎?他仔细揣摩剧情与人物,认为这时的愤怒不是怒发冲冠,也不是闷闷不乐,而应是一种少年的生气方式。他在尝试多种表演方式后,最终选择跳脱传统戏剧中演绎愤怒的固定程式,基于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与感悟,以“脖子一梗、头一扭”这样的生活化表演来展现少年姚刚的孩子气,从细节之处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传帮带中的青年担当
“表演”的最重要承继方式是口、耳、手的活态传承,无“人”无以传递,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以推进的根本原因。因而,传帮带在表演艺术的传承中至关重要。李鹏飞在谈及“传帮带”时说道,“虽然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有些唱段和动作可以对照视频学习,但不如老师在身边手把手、抠细节来得准确,尤其是一些技巧较高的动作,自己看着视频练永远都不知道错在哪,只有老师在身边指导、纠正,才能把动作做好”。面对影像资料匮乏的《黄金婵》,李鹏飞感悟更加深刻。他说,在《黄金婵》的排练过程中,身为陈派传人的徐俊霞老师给予了他不少悉心指导,这让他能够快速了解到陈派的流派风格,少走了很多弯路。“作为青年演员,要认真学习、细心领悟、勤于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承担起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在毕业后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李鹏飞谨记老师教诲——“一出戏要有三种演法”,在面对不同的观众群体、不同的演出环境时,会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演出。他说,“演员不是打印机”,随着时代发展和观众需求改变,表演会不断调整、优化,让演出更符合情理,更适应观众的审美趣味。“我们是为戏服务,为观众服务的。”这正好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从业以来,李鹏飞已在十余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他勤于思考,勇于挑战自我,在一场场演出中,他不断提升自身表演技艺,同时,也为豫剧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展现了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担当。
撰文、编辑/韦佳雯
图片/苗恒博 韦佳雯 张继予
初审/刘萍
终审/李龙
《黄金婵》中姚刚的扮演者便是西安市豫剧团青年演员李鹏飞。他说,传承传统文化,青年力量不容忽视。“我们能做的就是苦练基本功,虚心学习,仔细钻研,发挥青年力量,以接续传统、守正创新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接过来,再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作为文艺工作者,基本功的练习贯穿于艺术生涯始终。李鹏飞深知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性。他本工行当是老生,面对《黄金婵》中姚刚这个武小生的角色,他遇到了不少挑战。首当其冲的便是武戏动作。他说,刚开始练习点翻身这个动作时次次头晕恶心,只能强忍着身体不适,咬着牙一遍遍练习,从恶心练到熟练,只为保证动作的准确。扔枪花也不是容易事,从0到99%的成功率,手上磨出的硬茧便是见证。提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时,他说,“只有多练,没有别的办法。”这一切的辛苦和努力都是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好的演出。
从细节入手,让人物活起来
《黄金婵》中的姚刚是一名少年,在塑造这一角色时,李鹏飞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例如,姚刚被黄金婵打败后的恼羞成怒到底应该如何演绎?他仔细揣摩剧情与人物,认为这时的愤怒不是怒发冲冠,也不是闷闷不乐,而应是一种少年的生气方式。他在尝试多种表演方式后,最终选择跳脱传统戏剧中演绎愤怒的固定程式,基于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与感悟,以“脖子一梗、头一扭”这样的生活化表演来展现少年姚刚的孩子气,从细节之处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表演”的最重要承继方式是口、耳、手的活态传承,无“人”无以传递,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以推进的根本原因。因而,传帮带在表演艺术的传承中至关重要。李鹏飞在谈及“传帮带”时说道,“虽然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有些唱段和动作可以对照视频学习,但不如老师在身边手把手、抠细节来得准确,尤其是一些技巧较高的动作,自己看着视频练永远都不知道错在哪,只有老师在身边指导、纠正,才能把动作做好”。面对影像资料匮乏的《黄金婵》,李鹏飞感悟更加深刻。他说,在《黄金婵》的排练过程中,身为陈派传人的徐俊霞老师给予了他不少悉心指导,这让他能够快速了解到陈派的流派风格,少走了很多弯路。“作为青年演员,要认真学习、细心领悟、勤于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承担起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在毕业后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李鹏飞谨记老师教诲——“一出戏要有三种演法”,在面对不同的观众群体、不同的演出环境时,会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演出。他说,“演员不是打印机”,随着时代发展和观众需求改变,表演会不断调整、优化,让演出更符合情理,更适应观众的审美趣味。“我们是为戏服务,为观众服务的。”这正好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撰文、编辑/韦佳雯
图片/苗恒博 韦佳雯 张继予
初审/刘萍
终审/李龙
猜你喜欢
研讨会特邀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剧协名誉主席刘远,戏剧评论家胡安忍,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丁科民,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穆海亮等省内知名专家为本剧巡诊把脉。...
10月17日至20日,我们将受邀走进安阳滑县城关镇薛庄村,连续4天演出8场大戏。...
演出分别由我团国家一级演员吴素真、国家二级演员杜永真领衔主演,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优秀青年演员联合演出。...
您了解豫剧吗?豫剧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传承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豫剧粗犷豪放、质朴通俗,又流畅明快,热闹红火,散发着较多的艺术魅力。豫剧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西安市豫剧团是陈派艺术的传承发扬地,时隔多年,再度将《叶含嫣》搬上西安豫剧舞台,复排力求在手眼身法步的一招一式间,精益求精。...
豫剧优秀传统剧目《三娘教子》又名《王春娥》、《双官诰》、《断机教子》。故事选自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和戏曲理论家李渔的《无声戏》中的一回。...
舞台上表演有秦香莲、打金枝、三更生死缘等剧目,演员们以娴熟的表演技艺和精深的艺术功底,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新乡市演艺公司豫剧团精心准备了传统豫剧《五世请缨》《春江月》《泪洒相思地》《麻风女》《抬花轿》《赤子心》等经典剧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