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安徽会馆看黄梅戏

时间:2024-01-29 14:23:44 阅读:
“女驸马”“天仙配”“夫妻观灯”“春香传”.....听到这熟悉的曲调,就知道是黄梅戏
安徽会馆看<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huangmeixidefayuand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黄梅戏</a>
琪凝热情地说:“我家乡安庆是黄梅戏发源地,女驸马,是个安庆人,都会唱。欢迎来我家乡听戏。”
安徽会馆看<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huangmeixidefayuand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黄梅戏</a>
周六下午,我第一次走进有150多年历史修缮一新的安徽会馆,北京长乐黄梅戏剧团在会馆内的大戏楼举办《徽风京韵黄梅情》2024年新春团拜会。

“我作为安徽人,还没去过。”琪凝说。“在哪里?”老北京人小闫问,我很难给她做出准确回答,因为从后孙公园胡同走到安徽会馆,七拐八拐不容易找。

穿行在干净整洁的胡同里,关于京剧文化的彩绘、浮雕,随处可见。这一带曾经被称为“京剧票友之乡”,早年间,安徽会馆所在的椿树地区因与前门外很多戏园相邻,为演出方便,不少梨园名家选择在此居住,过街就到大栅栏一带演出,来往都非常方便。

“四大须生”中的余叔岩,“四大名旦”中的荀慧生、尚小云,“四小名旦”中的张君秋,净行名角儿金少山、裘盛戎等,都曾在此居住过。

裘盛戎(1915-1971),净角演员,原名裘振芳。最后创之为影响深远的裘派艺术.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擅演有姚期、杜鹃山、将相和等。

胡同的墙上可见后孙公园胡同的介绍。

后孙公园胡同东起万源夹道,西连兴胜胡同,因孙承泽花园得名。孙承泽(1593-1676),字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曹官至康熙朝吏部左侍郎、著有《天府广记》、《春明梦馀录》等。

清朝初年,孙承泽在梁家园以北咸家桥以西的这片地方置地,建起了别墅,称为"孙公园",孙公园中建有万卷楼、研山堂、花园、戏楼,是当时城南少有的花园式建筑。

孙承泽之后,清代著名文人翁方纲、叶继雯等也曾在孙公园居住过。到了清朝末年,孙公园分为前孙公园和后孙公园两地,久而久之就演绎成了街巷名称。胡同于1965年定现名。

胡同里不断听到有人在打听“安徽会馆在哪里?”看来都是来参加活动的人。当大家终于在一拐弯处看到开着门的安徽会馆时,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这么不起眼呀!”

这也许就是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门外看着不起眼,一脚踏进到院里,庭院深深深几许。

在安徽会馆院子里,我看到一座雕梁画栋的两层楼,想象着当年热血沸腾的维新派青年在这个比较隐蔽的地方聚会时的情景,我脚踏在他们曾经走过的这块土地上。

​安徽会馆戏楼南北向,戏台在南面,后接扮戏房,出将入相的背景古风犹存,上横匾书"清时钟鼓",戏楼有楼座,围有朱漆栏杆。

戏楼里一层和二层几乎坐满了观众,中间位置的八仙桌上摆上了水果、糕点、花生米和茶壶,工作人员提醒我说,你们坐在边上座位,中间是为VIP留的。

我在边位第二排落座,旁边两位中年女性在聊天:“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安徽会馆和戏楼呀,只知道老宣武有湖广会馆。”

我大约在十几年前曾应海航刘爽的邀请,去正乙祠戏楼看浪哥演戏;我也曾经陪同《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 ) 杂志记者去湖广会馆用餐。我看着菜单问她想吃什么食物,那位不会说中文的女记者给我递过一张纸片,上面用中英文双语写:不要花生,No peanut!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人花生过敏。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安徽会馆,我和身边两位女性分享一些相关信息。安徽会馆的戏楼与正乙祠、湖广会馆、阳平会馆的戏楼被合称为“四大戏楼”,蜚声京城,更是京剧发祥地的文物见证。清末徽班进京,三庆、四喜等四大徽班曾借助北京安徽会馆。同治、光绪年间,著名的徽班三庆班及名角程长庚、刘赶三等常在此演出。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也曾在此登台献艺。

“原来安徽会馆的戏楼这么有名呀,咱们算是赶巧了。看来妹子你是安徽人吧?”其中一位女士说。我说不是安徽人,但是去过安徽十几次,很喜欢听黄梅戏,来之前做了一些功课。“你看看人家,做事就是这么认真,咱俩就是稀里马虎的人。”

其实我没告诉她们,我曾经是老宣武区政协常委,那时开会的议题经常是如何传播宣南文化,安徽会馆就是其中一项内容,一座安徽会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

安徽会馆历史
安徽会馆
图片​早年的安徽会馆(图片来自网络)
清咸丰朝以前,北京只有安徽各县的会馆,规模较狭小,而无安徽全省的大型会馆。自从李鸿章率领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以后,安徽籍人以军功得富贵者甚众,在京的安徽籍达官贵人们倡议兴修安徽会馆,推举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湖广总督李瀚章弟兄主持其事。

同治八年(1869),由李鸿章兄弟提倡,淮军诸将出资,购得孙公园部分房产辟为安徽会馆,大兴土木,1871年(清同治十年)安徽会馆落成,耗银二万八千两,李鸿章撰写了碑记。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因邻院失火延及会馆馆舍,以致安徽会馆被焚烧殆尽,次年六月重建完成。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这里是维新派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强学会会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安徽会馆被八国联军侵占,成为德军司令部。

1919年,安徽会馆租给市民。1926年,安徽会馆西路创建安徽中学。1958年,椿树整流器厂在此组建,后来该厂规模扩大,厂房迁建,安徽会馆成为库房。1996年,政府对此进行腾退。

虽然在北京众多的会馆中,安徽会馆建成时间较晚,但是在建筑规模等方面堪称省馆之冠。整个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各路皆为四进共九个套院,是北京城区罕有的园林式建筑,占地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2006年,安徽会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
安徽会馆
很遗憾的是,我那时从未想过亲自去看看安徽会馆和戏楼。(图片来自网络)

年轻的时候,整天忙于工作和生活等各种繁杂的事务,失去了许多了解身边历史的机会,退休后,开始如饥似渴地补习文化课。
《徽风京韵黄梅情》新春团拜会
《徽风京韵黄梅情》新春团拜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开始。在戏楼里看戏不像正规剧场,不必正襟危坐端着,我前面坐的一个老爷子坐一会就起来走一走,谁也不敢管他。

演员们来自北京长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9年,宗旨是“传承民族艺术,弘扬优秀文化”。

为了发扬光大黄梅戏,在安徽黄梅戏学校的支持下,公司于2009年8月份在北京成立了首都第一家黄梅戏剧团,招聘了一批深具潜力的优秀青年黄梅戏演员加盟,聘请大师嫡传弟子许自友担任指导老师,在业务上与安徽黄梅戏学校、安庆黄梅戏剧院,湖北黄梅戏剧院及北京各大艺术团体、剧院、部队文艺宣传部门等单位和众多艺术家建立了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

在此次的演出中,有一些“特殊”的演员参加了演出。
《徽风京韵黄梅情》新春团拜会
主持人自我介绍是新华社的,如今的媒体人颜值比我那个年代高多了。
徽风京韵黄梅情新春团拜会
来自中小学的学生们的表演非常认真。
徽风京韵黄梅情新春团拜会
扮演“天女散花”的男子徐维盛是博士后,国家公务员。
徽风京韵黄梅情新春团拜会
表演口技的演员自我介绍来自铁路文工团,他用口技模仿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居然还有高铁,惟妙惟肖,赢得阵阵掌声。

​按照规矩,在剧场看戏是不允许拍照和摄像,但是在戏楼里,随心所欲,想怎么拍就怎么拍,团拜会就是为了喜气洋洋迎接新春。

然而带来的麻烦就是有人随便说话,坐在我身后一女子看着我拍摄视频,总是赞说:“你拍摄的真好呀,这么清楚呀!”害的我拍摄的视频里录下她的声音,无法使用了。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