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厚京剧传承后继有人

时间:2022-03-31 13:36:48 阅读:
张继厚一家与京剧的缘分很深,老伴也曾是同行,为家庭放弃热爱的专业;儿子喜爱京剧,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演唱一曲京歌在海外华人圈激起了涟漪。而孙子继承了爷爷的衣钵,是京胡的好苗子。

与妻子因京剧结缘志同道合相伴白头

张继厚在家操起京胡让琴声滋润心田的时候,老伴陈瑛常会站在旁边,下意识地用手指点着板眼,偶尔还会随琴声唱上一段。
张继厚(右)与师父陈振五(中)合影
张继厚(右)与师父陈振五(中)合影

有人说,张继厚有两个老伴,一个是陈瑛,一个是手中胡琴。前者伴随他将近60个春秋,后者则与他结缘更早,至少也有70个年头了。张继厚说:"老琴好用。"它经过了主人心血的滋养,变成了"通灵宝玉"。

至于陈瑛,张继厚的老友都知道,当年她是大同京剧团的演员,工的是小生。她和张继厚自由恋爱,连接他们的那条红线就是京剧。那时候张继厚痴迷京胡,心无旁骛,对婚姻之事从未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学友告诉他,"陈瑛对你评价不低",他才惊喜交加地产生了一点想法。之后陈瑛主动为他洗衣服,又赠送手表,以便让他准确地掌握练琴时间。1958年,他们在淄博演出时私定终身,不久喜结连理。

1960年,夫妻俩被调往不同的剧团。各自跟着团走南闯北,所以聚少离多。有了孩子后,家务的重担几乎全压到陈瑛肩上,为了保证丈夫的事业追求,陈瑛只好作出牺牲,放弃了深爱的京剧艺术,离开剧团,调到百货站,从此跟算盘、账本打交道了。

转行后的陈瑛,既要照料孩子,又得挣钱养家。里里外外,窗前灶后,总见她忙忙碌碌的身影。从孩子们上学、结婚,到家里买房、装修,一切都由她操持,男主人反倒当起了"甩手掌柜"。张继厚在家搞创作写曲子的时候,陈瑛经常一边忙活着家务,一边美滋滋地充当听众,没准儿还会提出些修改意见。而当他开夜车感到饥肠辘辘,陈瑛定会端过来热气腾腾的"夜餐"。如果他感到身上酸痛,她便会这儿捏捏那儿拍拍……

儿子继承音乐天赋一曲京歌唱响北大

张继厚自认为是"老来有福"的人。这个"有福",就家庭关系来讲,体现在贤惠的老伴、孝顺而知书达理的儿子和聪颖的孙子身上。

儿子张晓东,继承了父母的"音乐细胞",在声乐方面尤显天赋。从婴孩阶段开始,父亲一天到晚地拉京胡唱京剧,他不烦不闹,表现得非常顺从。日久天长,耳濡目染,不知不觉竟也喜欢上了京剧。在幼儿园里,别的孩子只会唱几句儿歌,张晓东却能像模像样地演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上初中的时候,班级组织娱乐活动,张晓东已能声情并茂、韵味十足地演唱《平原作战》等选段了。故而校里校外,邻居朋友之间,都夸赞张家"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让张继厚感到欣慰,因此着意培养。但儿子并没有以京剧为职业的打算,而是做出了另外一种人生选择。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他还收了一名"徒弟"。她叫尼古拉,荷兰留学生,课外时间跟他学习京剧。这"徒弟"回国之后,还曾多次来信向"师父"表达感谢。

张晓东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适逢该校百年校庆。晚会上英才济济一堂,献演者不乏音乐界的"大腕"。但谁也想不到,由潍坊人张恂作词、张继厚作曲、张晓东演唱的一首《百年英才唱风华》"京歌",却石破天惊般地激起了剧场的"沸点"。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此转播,并在"空中大舞台"节目作了专题介绍。

这首"京歌"的音波飞出北京,传到世界各地,迅即在海外华人圈中激起了涟漪。华侨潘先生致信"空中大舞台"节目主持人,赞扬张晓东"水平不错,嗓音韵味都好。更难能可贵的是,时下一般年轻人谁会去看去学京剧……"信中还表达了"因为仰慕"而"很想与他做个笔友"的愿望。

张继厚一家传看着由中央台转来的这封信,感觉到了海外同胞的热情,不由热泪盈眶,也再一次证明了京剧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

13岁孙子拉京胡九年参赛摘得全国金奖

张继厚觉着令自己最得意的还是小孙子张昊宁。

张昊宁只有13岁,但拉京胡却已有9年了。有人说这孩子是"神童",倒也不错。因为他"耳音"特别好,两三岁时就能跟爷爷唱"音阶",发音很准。张昊宁的手指又细又长,这也是适合于弦乐的一种"天赋"。

张继厚对孙子的音乐潜能提前开发,着意培养,有意识地将张昊宁的兴趣往京胡上引。昊宁也听话,怎么按指头,怎么拉弓弦,一遍又一遍,居然并不厌烦,一个五岁不到的孩子,在小凳子上能一坐就是小半天。

为让孙子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他示范表演,手把手指导。怎么坐、怎么握、怎么拉空弦、怎么有力度……音阶练习、曲牌练习等等,一步步强化,逐渐提高难度。五六岁的张昊宁,手指头居然长了厚厚的茧子。

老天当然是公平的。2019年,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办首届全国少儿京胡演奏展演。11岁的张昊宁将自己演奏的《空城计》《夜深沉》视频邮寄给组委会,经与来自全国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近300名选手激烈角逐,成功入围前80名。8月17日,张昊宁去威海参加决赛,一举夺魁获得金奖。

2021年,张昊宁报考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毫无悬念地被录取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张继厚知道"中戏"附中强手如林,张昊宁面临着很激烈的竞争,因此总拿这句老话鼓励他。张昊宁的京胡演奏,得到了全国京胡名家李祖铭的赞赏,认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雏凤清于老凤声"。张继厚深情地望着客厅里的胡琴,恍惚间觉着琴杆渐渐变绿,变成了翠竹。竹枝(琴纽)上站着一只雏凤,正在向他鸣叫。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