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发布2024年重点创排演出计划
时间:2024-04-05 17:25:04 阅读: 次 作者:中国国家京剧院
春桃夭夭 皮黄袅袅
国家京剧院2024年春季新闻发布会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4月3日,“春桃夭夭 皮黄袅袅——国家京剧院2024年春季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召开。
会上,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介绍,近年来国家京剧院在秉承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传统戏“三并举”剧目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改编经典名著、经典名剧的“两改”思路,遵循艺术规律,尊重本体法则,以剧目创排实现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优秀作品回馈人民期待,陆续创排移植改编京剧《五女拜寿》、现代京剧《主角》、新编历史剧《纳土归宋》,复排《西厢记》《奇冤报》《谢瑶环》等经典剧目。



为纪念张春华、程砚秋、梅兰芳、叶盛兰诸位名家诞辰,剧院将分别于5月、6月、10月和11月相继推出“武跃春华——纪念张春华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国家京剧院第四届武戏展演”“曲一程·情一程——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演出”“风华绝代——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系列演出”“根深叶茂——纪念叶盛兰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演出”,复现京剧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在演出中缅怀先贤崇高艺德,传承精湛技艺。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借助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的扶持,国家京剧院主办的“2024年度京剧优秀保留剧目展演”将汇集各地京剧院团的优秀保留剧目,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开展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展演和全国巡演。国家京剧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建立京剧优秀保留剧目资料库,打造全国京剧院团协同发展生态圈。
为在演出中接受检阅、精心打磨、锤炼技艺,国家京剧院把艺术质量摆在首位,持续开展新创剧目、经典剧目巡演。新编历史剧《纳土归宋》,现代京剧《主角》《雄安人家》《老阿姨》,经典剧目《红灯记》《凤还巢》《龙凤呈祥》赴各地巡演。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艺术,是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一扇窗,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2024年,国家京剧院坚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继续推动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工作,赴巴西、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京剧演出和交流活动,以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底蕴深厚的历史典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创排演出全面发展的同时,剧院发挥艺术资源优势,打造数智艺术平台,推出“梅兰芳大剧院演播剧场”,以“二十四节气”为标识陆续上线24部京剧剧目,满足线上观众审美需求,将国粹艺术魅力传至千家万户。
创排演出全面发展的同时,剧院发挥艺术资源优势,打造数智艺术平台,推出“梅兰芳大剧院演播剧场”,以“二十四节气”为标识陆续上线24部京剧剧目,满足线上观众审美需求,将国粹艺术魅力传至千家万户。
现代京剧《老阿姨》中龚全珍的饰演者王润菁介绍了她先后四次赴江西省莲花县创作采风的过程,“2023年,我们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望龚全珍老阿姨,老阿姨听闻她的故事即将搬上京剧舞台十分高兴,并谈到自己也是一位京剧戏迷,我在现场为老阿姨演唱了《玉堂春》‘苏三起解’、《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段,她也情不自禁地轻声合唱”。王润菁表示,文艺创作只有不断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生活中汲取经验,才能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最后,王润菁感谢国家京剧院《老阿姨》剧组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希望能为观众呈现一部精品之作。
该剧导演杨小青说,在吃透编剧陈涌泉的文本内涵,确定人设的前提下,主人公的扮演者王润菁、田磊两位艺术家全情投入、深入刻画,众多配角儿演员不论角色大小都努力寻找人物的个性化,包括群众演员也投入了情感的体验。
这个戏是以歌颂甘祖昌将军和老阿姨龚全珍这两位革命前辈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和无私的共产党员精神为最高任务,所以在京剧表演本体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着集中各个艺术门类的手段,营造空间,捕捉意象,渲染情感,努力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中进行实践和突破。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把老阿姨龚全珍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动人地呈现在舞台上。
风扬雨濯抚春枝,氍毹方寸舞乾坤。
2024年,国家京剧院将赓续中华文脉,创作文艺精品,提升国粹艺术的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国粹艺术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国家京剧院2024年春季新闻发布会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4月3日,“春桃夭夭 皮黄袅袅——国家京剧院2024年春季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召开。
会上,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介绍,近年来国家京剧院在秉承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传统戏“三并举”剧目方针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改编经典名著、经典名剧的“两改”思路,遵循艺术规律,尊重本体法则,以剧目创排实现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优秀作品回馈人民期待,陆续创排移植改编京剧《五女拜寿》、现代京剧《主角》、新编历史剧《纳土归宋》,复排《西厢记》《奇冤报》《谢瑶环》等经典剧目。





2023年,国家京剧院全年演出316场,演出场次和收入双创历史新高,演出矩阵持续升级,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才培养方面,实施“百日集训”举措,“一人一策”制定培养方案,安排专场演出。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张佳春凭借《春草闯堂》喜摘梅花奖。
王勇依次介绍现代京剧《老阿姨》部分到场的剧组成员杨小青、王润菁、田磊、王琳娜、靳智棋、张兰、杨威、王珺、张琦、马磊、訾睿,一团演员王越、胡滨、朱虹、刘垒、褚沣怡、王超、二团演员杨杨、青年团演员朱凌宇、郑菲、付佳、姜美伊、张雷、解天一、吴泽宇、张奕明、王致贤、宫澜奚等在京的演职员代表。
随后,王勇发布了2024年度剧目创排、演出演播、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新创剧目方面,现代京剧《老阿姨》、新编历史剧《故土新归》聚焦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京剧《牡丹亭》《女史》赋予经典作品别样意趣;情景音乐会《春秋》在舞台演绎中形成文学与音乐的和弦。
现代京剧《老阿姨》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龚全珍为创作原型,由国家京剧院联合中共萍乡市委、萍乡市人民政府,中共莲花县委、莲花县人民政府共同出品,由陈涌泉编剧,杨小青导演,王润菁、田磊领衔主演,讲述龚全珍永葆共产党员初心使命,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用爱践行教书育人、服务人民的人生故事。“龚妈妈,我是您的‘爱女’陈满娇,六十多年来,您一直把我当女儿一样,爱护我,照顾我,我要把您的精神传承下去,向您看齐”,今年是龚全珍逝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深受“老阿姨”关怀和爱护的社会各界人士赴龚全珍故土,深切缅怀“老阿姨”,传承榜样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新编历史剧《故土新归》由国家京剧院与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共同出品,表现左宗棠艰苦卓绝收复新疆,以仁爱治疆,以民生固本,图长治久安,抒发深沉的爱国爱疆之情,生动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意义。
人才培养方面,实施“百日集训”举措,“一人一策”制定培养方案,安排专场演出。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张佳春凭借《春草闯堂》喜摘梅花奖。
王勇依次介绍现代京剧《老阿姨》部分到场的剧组成员杨小青、王润菁、田磊、王琳娜、靳智棋、张兰、杨威、王珺、张琦、马磊、訾睿,一团演员王越、胡滨、朱虹、刘垒、褚沣怡、王超、二团演员杨杨、青年团演员朱凌宇、郑菲、付佳、姜美伊、张雷、解天一、吴泽宇、张奕明、王致贤、宫澜奚等在京的演职员代表。
随后,王勇发布了2024年度剧目创排、演出演播、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新创剧目方面,现代京剧《老阿姨》、新编历史剧《故土新归》聚焦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京剧《牡丹亭》《女史》赋予经典作品别样意趣;情景音乐会《春秋》在舞台演绎中形成文学与音乐的和弦。
现代京剧《老阿姨》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龚全珍为创作原型,由国家京剧院联合中共萍乡市委、萍乡市人民政府,中共莲花县委、莲花县人民政府共同出品,由陈涌泉编剧,杨小青导演,王润菁、田磊领衔主演,讲述龚全珍永葆共产党员初心使命,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用爱践行教书育人、服务人民的人生故事。“龚妈妈,我是您的‘爱女’陈满娇,六十多年来,您一直把我当女儿一样,爱护我,照顾我,我要把您的精神传承下去,向您看齐”,今年是龚全珍逝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深受“老阿姨”关怀和爱护的社会各界人士赴龚全珍故土,深切缅怀“老阿姨”,传承榜样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新编历史剧《故土新归》由国家京剧院与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共同出品,表现左宗棠艰苦卓绝收复新疆,以仁爱治疆,以民生固本,图长治久安,抒发深沉的爱国爱疆之情,生动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意义。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以其隽永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保留明传奇精华的基础上,国家京剧院创作京剧版《牡丹亭》,诠释古典雅韵,实现传统美学与当代艺术的对话。
《女史》讲述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昭终其一生著书撰史,修成皇皇巨著的故事,表现中国文人古已有之的责任与担当,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诠释京剧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的国风与国韵。
情景音乐会《春秋》选创具有思想深度、历史厚度与美学高度的诗、词、歌、赋,在舞台演绎中形成文学与音乐的和弦。音乐会采用戏剧分幕制,以春、夏、秋、冬为场,序曲、尾声“更始”,将廿四节气和传统节日作为小节主题,体现典雅清新的艺术风格。

《女史》讲述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昭终其一生著书撰史,修成皇皇巨著的故事,表现中国文人古已有之的责任与担当,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诠释京剧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的国风与国韵。
情景音乐会《春秋》选创具有思想深度、历史厚度与美学高度的诗、词、歌、赋,在舞台演绎中形成文学与音乐的和弦。音乐会采用戏剧分幕制,以春、夏、秋、冬为场,序曲、尾声“更始”,将廿四节气和传统节日作为小节主题,体现典雅清新的艺术风格。

复排剧目方面,剧院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担纲主演,《孟丽君》《苏小妹》《北国红菇娘》《对花枪》《楚宫恨》等优秀剧目焕发时代生机。通过经典之作的常演常新、名家坐镇的“传帮带”,推动京剧艺术的薪火相传。
“千学不如一练,千练不如一演”。剧院以戏促功、以演推人,强化演出品牌建设。2024年元旦和春节期间,“庆元旦”“贺新春”系列演出遴选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剧目,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喜爱与欢迎,场均上座率92%,实现打造品牌、锻炼队伍、培育市场、服务观众的目的。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为深耕“春之声”“秋之韵”两大演出品牌,国家京剧院将于“五一”假期推出2024年“春之声”演出季、“十一”假期推出2024年“秋之韵”演出季,以国粹京剧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充分体现春之芳华,秋之大美,春之耕耘,秋之收获。
此外,国家京剧院“庆七一”红色题材演出季将于“七一”期间亮相,上演多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经典剧目,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为加速青年人才成长,剧院将持续开展“这里有戏”系列演出,全面打通“演练到实战,内部培养到外部检阅”全流程,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快车道”。
9月,国家京剧院将再度与西城区人民政府合作,推出第二届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让更多具有守正、探索、实验、创新品质的剧目登上舞台,激发新活力,拓展新阵地。
“千学不如一练,千练不如一演”。剧院以戏促功、以演推人,强化演出品牌建设。2024年元旦和春节期间,“庆元旦”“贺新春”系列演出遴选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剧目,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喜爱与欢迎,场均上座率92%,实现打造品牌、锻炼队伍、培育市场、服务观众的目的。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为深耕“春之声”“秋之韵”两大演出品牌,国家京剧院将于“五一”假期推出2024年“春之声”演出季、“十一”假期推出2024年“秋之韵”演出季,以国粹京剧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充分体现春之芳华,秋之大美,春之耕耘,秋之收获。
此外,国家京剧院“庆七一”红色题材演出季将于“七一”期间亮相,上演多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经典剧目,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为加速青年人才成长,剧院将持续开展“这里有戏”系列演出,全面打通“演练到实战,内部培养到外部检阅”全流程,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快车道”。
9月,国家京剧院将再度与西城区人民政府合作,推出第二届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让更多具有守正、探索、实验、创新品质的剧目登上舞台,激发新活力,拓展新阵地。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借助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的扶持,国家京剧院主办的“2024年度京剧优秀保留剧目展演”将汇集各地京剧院团的优秀保留剧目,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开展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展演和全国巡演。国家京剧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建立京剧优秀保留剧目资料库,打造全国京剧院团协同发展生态圈。
为在演出中接受检阅、精心打磨、锤炼技艺,国家京剧院把艺术质量摆在首位,持续开展新创剧目、经典剧目巡演。新编历史剧《纳土归宋》,现代京剧《主角》《雄安人家》《老阿姨》,经典剧目《红灯记》《凤还巢》《龙凤呈祥》赴各地巡演。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艺术,是世界认识中华文化的一扇窗,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2024年,国家京剧院坚持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继续推动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工作,赴巴西、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京剧演出和交流活动,以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底蕴深厚的历史典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创排演出全面发展的同时,剧院发挥艺术资源优势,打造数智艺术平台,推出“梅兰芳大剧院演播剧场”,以“二十四节气”为标识陆续上线24部京剧剧目,满足线上观众审美需求,将国粹艺术魅力传至千家万户。
创排演出全面发展的同时,剧院发挥艺术资源优势,打造数智艺术平台,推出“梅兰芳大剧院演播剧场”,以“二十四节气”为标识陆续上线24部京剧剧目,满足线上观众审美需求,将国粹艺术魅力传至千家万户。

会上,现代京剧《老阿姨》导演杨小青、领衔主演王润菁、田磊分别发言,对《老阿姨》创排工作进行了介绍。
作为《老阿姨》中甘祖昌的饰演者,田磊分享了甘祖昌这一人物的创作体会,并谈及自己随剧组采风时感受到的淳朴民风和奉献精神。他提到,现代京剧《老阿姨》将赴江西省莲花县演出,这也是对剧组全体演职员的思想洗礼,使大家戏里戏外都能够传承发扬甘将军夫妇二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作为《老阿姨》中甘祖昌的饰演者,田磊分享了甘祖昌这一人物的创作体会,并谈及自己随剧组采风时感受到的淳朴民风和奉献精神。他提到,现代京剧《老阿姨》将赴江西省莲花县演出,这也是对剧组全体演职员的思想洗礼,使大家戏里戏外都能够传承发扬甘将军夫妇二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该剧导演杨小青说,在吃透编剧陈涌泉的文本内涵,确定人设的前提下,主人公的扮演者王润菁、田磊两位艺术家全情投入、深入刻画,众多配角儿演员不论角色大小都努力寻找人物的个性化,包括群众演员也投入了情感的体验。
这个戏是以歌颂甘祖昌将军和老阿姨龚全珍这两位革命前辈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和无私的共产党员精神为最高任务,所以在京剧表演本体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着集中各个艺术门类的手段,营造空间,捕捉意象,渲染情感,努力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作中进行实践和突破。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把老阿姨龚全珍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动人地呈现在舞台上。
风扬雨濯抚春枝,氍毹方寸舞乾坤。
2024年,国家京剧院将赓续中华文脉,创作文艺精品,提升国粹艺术的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国粹艺术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张兵饰演的白士中温良谦和、风度翩翩又一往情深、爱妻备至,俱能刻画出人物特点。开场时以稳健的步伐步入舞台,其身形挺拔,彰显出科举夺魁、新任太守的从容自信。面对杨衙内的威胁,张兵的表演真切而富有层次。【西皮】唱段“奸贼做事太无理”将内心的恐惧、担忧、坚定与正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京剧《凤还巢》2025年1月31日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剧情简介:兵部侍郎程浦告老还乡 ,有二女 ,长女雪雁 ,貌丑 ,次女雪 娥 ,美而慧 ,程游春 ,遇故友子穆居易 ,喜之 ,约寿辰相会 ,告归夫人 ,拟以雪娥婚穆 ,夫人力主先嫁长女 ,寿日朱焕然来贺 ,见雪娥亦有意 ,程夫人误为穆暗认之 ,居易允婚, 留程家中,雪雁冒名夜往见穆,穆拒之而逃,途遇朱,朱佯赠银、马使之远去。...
袁世海,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架子花脸,他在以郝派为主的传统花脸的基础上,大量创排了由架子花脸主演的大型剧目。...
京剧《锁麟囊》是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更是著名戏曲作家翁偶虹先生和程先生联袂向世人展现的杰作。当年二位大家在创作这部戏时,大胆打破传统,句句思量,字字雕琢,完美结合了程腔与翁词。...
《大保国》一折,生、旦、净的唱段相当;《探皇陵》以净行演员大套的二黄唱腔为主,大气磅礴、痛快淋漓;而全剧的精华则集中在《二进宫》,成套的经典唱腔,板式丰富、动听悦耳,这里不仅集中了全剧最多的经典唱段,并且生、旦、净三行的演员都能展示自己卓绝的演唱技艺。...
《京城大运河》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交响乐团、北京京剧院联合制作,委约作曲家杨乃林,编剧翁思再、李东才创作,通过京剧不同流派的典型声腔与交响乐的跨界融合,使大运河这一意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符号得到了绝佳的艺术化呈现。...
昨日,第五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开幕演出——京剧《梅兰芳·丹桂记》在江苏紫金大剧院精彩上演。演出由泰州梅兰芳京剧团倾情呈现,讲述了梅兰芳先生年轻时候,在从艺过程中排除种种困难,最后取得胜利、大放异彩的经历,以纪念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
新编京剧《心愿》由国家一级编剧张和平担任艺术顾问、总策划,根据著名导演叶大鹰原著电影剧本改编,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担任唱腔设计、作曲,北京人艺青年导演闫锐担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林蔚然担任编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