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心:张派剧目唱词中的几则典故

时间:2025-06-24 09:15:28 阅读:
张派继承或创演剧目中,以男女爱情为主线者居多,唱词中还出现了几个传统典故,在当年戏改,服务工农追求用词平白的形势下,实属难能可贵。适当用典让唱显得有品位有内涵,词不至于太浅薄,也增添了剧目的文学价值,堪称点睛之笔。
张君秋<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jingjuguoc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京剧</a>龙凤呈祥
张君秋《龙凤呈祥》

“梁鸿孟光”的典故在三个唱段中出现,《龙凤呈祥》的“昔日梁鸿配孟光”,《望江亭》的“穿红举案”,《西厢记》的“斟美酒”里“举案齐眉”和“学梁鸿”都是这个故事。“凤求凰”的典故在《西厢记》《诗文会》的四平调中出现;巫山“神女会襄王”的典故在《龙凤呈祥》慢板第二句和《西厢记》四平调最后一句出现;“雀屏中选”的典故在《状元媒》慢板转原板的倒数第二句出现;“水淹蓝桥”在《西厢记》“赖婚”反西皮散板中出现,“南柯一梦”典故也在这段的最后出现。
张君秋<a href=http://www.xiaopiaoyou.com/jingjuguocu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京剧</a>望江亭
张君秋《望江亭》

下面简单聊聊这几个典故。

梁鸿是东汉时人,因德才兼备而名闻乡里,有些女子慕名求嫁,梁不允。孟家是大户人家,有女叫孟光,样貌虽丑,但知书达礼颇有才学,一心要嫁梁鸿。梁知其人而允婚,夫妻二人互敬互爱,梁外出打工回家,孟把做好的饭菜放于托盘之上,躬身把托盘举过眼眉,请梁鸿吃饭,从而给后世留下“举案齐眉”的佳话。

“凤求凰”是西汉时司马相如的故事。相如是他仰慕战国时完璧归赵、将相和的蔺相如,所以更名叫司马相如。他是成都人,年轻时去临邛县做客,同窗王县令请他同去本地名门望族卓王孙家赴宴,席间受邀弹唱一曲助兴,司马相如即弹唱了“凤求凰”。时值卓王孙之女,定婚未嫁不幸男亡,也算寡居家中的卓文君在后堂听到,非常欣赏;后又与司马相如见面交谈,遂互生爱慕,并相约私奔到了司马相如成都的家。无奈相如家徒四壁甚是穷困,二人相商,文君当掉首饰,借店面当垆沽酒做为生计。后司马相如受汉武帝赏识,在京城发达,有纳小妾之意,在老家的卓文君借家书之名写“白头辞”劝之,他看后感怀当年恩爱,遂断了纳妾之想。司马相如是辞赋鼻祖,才高八斗,留下不少名篇,但都比不过一曲“凤求凰”,名播后世。

“神女会襄王”的典故,出自战国时楚国人宋玉。古来有“四大美女”“四大美男”之说,只不过“四大美男”流传不广,但形容美男帅哥,一般都会赞一句“貌比潘安宋玉”,就是传说“四大美男”中的两位。潘安是三国之后的晋朝人,小名檀郎,所以古代年轻女子在称呼自己的情郎时,也流行叫“檀郎”以示亲昵。“神女会襄王”实际有些乌龙,真正“会神女”的是襄王之父楚怀王,屈原的主子。据考证,屈原和这位怀王关系有些暧昧,此节略过不表,而宋玉就是屈原的学生。怀王到巫山巡游祭祀,宿神女峰,梦见一女愿荐枕席,行交欢之乐。醒后把梦中之景说与宋玉,后宋玉写了一篇《高唐赋》以纪此事。所谓“高唐”,是楚国为祭祀先人在高处搭台,名曰“高阳之观”。古时“阳”“唐”相混,所以也叫“高唐之观”,《西厢记》四平调唱词“梦高唐”即来源于此。后楚襄王听宋玉讲怀王奇遇,心驰神往也夜宿高唐,期望能梦会神女,宋玉因此事又写一篇叫《神女赋》,描述神女仪容,词藻华丽,巧夺天工,为后世学文典范之作,曹植名篇《洛神赋》即仿神女赋而成。前人据《神女赋》推断,此次梦会神女之人应该是宋玉而不是楚襄王,所以后代传讹“神女会襄王”实有乌龙之嫌。《高唐赋》中有“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人便把男女交欢隐事雅称为“云雨”,并被广用于小说戏本的男欢女爱情节中。唐明皇命李白为杨贵妃写诗,李白速成“清平调”三首,其中一首为:“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便是其中代表。《西厢记》中四平调最后两句唱词则更为露骨,今人不解词意,以为很美,其实美则美矣,就是略有不雅。后来“巫山神女”和“洛水神女”在民间逐渐被演化为南北二神女,而将神女演化成女神称赞美女则是近代的事了。
张君秋、谭元寿《状元媒》
张君秋、谭元寿《状元媒》

“雀屏中选”的典故出于唐朝之前,说窦氏是一家大户,窦员外有女,貌美贤淑,知书达礼。窦员外选婿,在院中立屏风,上画两只孔雀,求婚男子须箭射孔雀眼。窦员外心中暗定,射中双眼者方可中选,难度很大,几十人无功。李渊射时,一箭射中两只孔雀眼,窦家喜招为婿。后李渊得天下为唐高祖,立窦氏女为皇后,就是京剧老旦戏《望儿楼》中的窦太真。这便是“雀屏中选”的由来。

“水淹蓝桥”的典故最早出于《庄子》,说尾生与一女私奔,遇雨等女于桥下,河水涨高淹桥,不弃诺言的尾生抱柱被淹而死。后民间演义成魏奎元与蓝瑞莲的故事,因传说在陕西蓝田附近,所以叫蓝桥。蓝色传递了一种浪漫气息,唐朝时有秀才裴航在蓝桥驿遇仙的传说,因水淹蓝桥的故事,又添加了些许悲剧色彩。电影《魂断蓝桥》,虽为外片,但译制时定此片名,极富诗意。名列唐宋文学“八大家”的韩愈被贬官发配至此,曾有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很是著名。
张君秋、杜近芳《西厢记》
张君秋、杜近芳《西厢记》

“月底西厢变南柯”的典故,出自唐时寓言故事。讲的是淳于棼豪爽好饮,一次与友饮酒大醉,回家睡在院里的大槐树下面,梦中有人请他去大槐国做客。大槐国王见他很是高兴,招为附马并封南柯太守,生子升官非常惬意,醒后才知一梦,与人说知,被友人笑称是南柯一梦,空欢喜一场。因这个寓言也出于唐朝,《西厢记》故事也是那个朝代,时间上谁先谁后不确定,戏里用这个典故不是太严谨,但戏中言也没必要深究。

京剧过去称为“国剧”,唱念做打备受追捧,其中唱包涵了唱词和唱腔两个部分,唱词品位高,也提高了戏的档次,而熟知戏文戏理,更是学唱者必备的功课。

猜你喜欢

2025年是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诞辰105周年,为致敬大师、缅怀先贤,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105周年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张睿桢个人京剧专场即将于5月23日、24日、25日在长安大戏院隆重上演。...

赵秀君领衔京剧《刘兰芝》本周六上演

作为张君秋先生的关门弟子,也是最优秀的张派传人之一,京剧名家赵秀君,颇具张君秋先生唱腔高亮、圆润,表演精致、细腻的艺术特点。...

唱出时代的感情——京剧现代戏观摩随感

我是个唱青衣的演员。青衣首先讲唱工,过去我为锻炼唱工,下过不少苦功。因而我对一些偏重唱工的传统戏,也就有所偏爱。...
回眸当年,张君秋先生京、汉两地亲传实授弟子王明仙《望江亭》与《诗文会》,两次轰动湖北汉皋艺坛,王明仙身列张派传人。...
6月15日,由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青衣演员丁一鸣主演的《状元媒》即将在顺义大剧院上演,快来剧院看这段阴差阳错的啼笑因缘!...

京剧程派声腔的魅力及艺术传承

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为例,他在继承程派声腔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和表演风格,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张君秋的唱腔既有程派的韵味,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裘芸女士、张学浩先生、王椿立先生作为京剧名家的后人,更是承载着家族传承的使命,他们的参与无疑为此次活动增添了色彩。...

周志贤:从毛主席修改京剧唱词说起

革命现代京《沙家浜》原剧名为《芦荡火种》。毛主席认为: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队伍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