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源于苏州的昆曲并非完全以苏州方言演唱?声音里的中国
时间:2022-08-21 18:08:23 阅读: 次 作者:i听厦门广播
青春版《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回生》剧照
2022年8月4日,正值七夕。晚上七点半,一场园林实景版《牡丹亭》在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庭院内精彩上演。众多有情人在现场一起见证了杜丽娘与柳梦梅跨越生死、缱绻缠绵的爱情故事。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俞玖林说,实景演出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诗意体验,也让昆曲逐渐变成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青春版《牡丹亭-惊梦》剧照
俞玖林:它(实景版)会和剧场不一样,演员甚至会在身边走过,那种感觉是另外一种状态,而且这也成为了生活的一种风尚。“苏州园林甲天下”,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还因为昆曲来看园林、看苏州,这也是我们昆曲人很骄傲的一件事情。很多人看完,觉得昆曲产生在苏州是必然的、是应该的。
狮子林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然而,昆曲虽起源于苏州昆山,但它的语音基础却并非完全是苏州方言,而是选用了南北方人都能听得懂的“中州韵——姑苏音”,这让昆曲听起来既有吴侬软语的特色,同时又能与流行于全国的官话相通,因此迅速成为风靡全国的剧种。
苏州评弹《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评弹
苏州平江路上的评弹馆里,弦索叮咚,声韵婉转,说唱古今,这是沉醉了江南四百多年的苏州评弹,也是江南人生活风俗的另一种代表符号。与昆曲在语言上的兼容并蓄不同,苏州评弹的演唱完全使用以苏州方言为代表的吴语。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唐文治书院院长曹炜说,我们今天听来有如浅吟低唱的苏州话其实也是南北两地融合的产物。
拙政园
曹炜:中原官话南移,跟我们这里的一些土著语言交叉融合,最后固定形成了现在的苏州话。所以,苏州话里保留了很多的中古音,甚至上古音,上古的语音现象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但在苏州话中还有。现在解释上古音的一些现象,往往可以拿苏州方言做例子。比如说上古是没有现代汉语拼音中“f”这个音的,苏州话里面就有很多拼音“f”的音都读成拼音“b”的音,比如边防的“fáng”在苏州话里面就说成“báng”,这个“b”就是古音。
周庄风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沉淀了2500多年吴文化的苏州,在时光中静静流淌。一出昆曲,宛如一场隔世的梦幻;一曲评弹,悠悠往事仿佛近在眼前。小桥流水是苏州,弦歌不绝是苏州,但请诸君,以声为马入姑苏。
《声声慢》吴语版: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来源:央视新闻

《牡丹亭-回生》剧照
2022年8月4日,正值七夕。晚上七点半,一场园林实景版《牡丹亭》在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庭院内精彩上演。众多有情人在现场一起见证了杜丽娘与柳梦梅跨越生死、缱绻缠绵的爱情故事。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俞玖林说,实景演出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诗意体验,也让昆曲逐渐变成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

青春版《牡丹亭-惊梦》剧照
俞玖林:它(实景版)会和剧场不一样,演员甚至会在身边走过,那种感觉是另外一种状态,而且这也成为了生活的一种风尚。“苏州园林甲天下”,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还因为昆曲来看园林、看苏州,这也是我们昆曲人很骄傲的一件事情。很多人看完,觉得昆曲产生在苏州是必然的、是应该的。

狮子林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然而,昆曲虽起源于苏州昆山,但它的语音基础却并非完全是苏州方言,而是选用了南北方人都能听得懂的“中州韵——姑苏音”,这让昆曲听起来既有吴侬软语的特色,同时又能与流行于全国的官话相通,因此迅速成为风靡全国的剧种。
苏州评弹《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评弹
苏州平江路上的评弹馆里,弦索叮咚,声韵婉转,说唱古今,这是沉醉了江南四百多年的苏州评弹,也是江南人生活风俗的另一种代表符号。与昆曲在语言上的兼容并蓄不同,苏州评弹的演唱完全使用以苏州方言为代表的吴语。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唐文治书院院长曹炜说,我们今天听来有如浅吟低唱的苏州话其实也是南北两地融合的产物。

拙政园
曹炜:中原官话南移,跟我们这里的一些土著语言交叉融合,最后固定形成了现在的苏州话。所以,苏州话里保留了很多的中古音,甚至上古音,上古的语音现象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但在苏州话中还有。现在解释上古音的一些现象,往往可以拿苏州方言做例子。比如说上古是没有现代汉语拼音中“f”这个音的,苏州话里面就有很多拼音“f”的音都读成拼音“b”的音,比如边防的“fáng”在苏州话里面就说成“báng”,这个“b”就是古音。

周庄风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沉淀了2500多年吴文化的苏州,在时光中静静流淌。一出昆曲,宛如一场隔世的梦幻;一曲评弹,悠悠往事仿佛近在眼前。小桥流水是苏州,弦歌不绝是苏州,但请诸君,以声为马入姑苏。
《声声慢》吴语版: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来源:央视新闻
猜你喜欢
对临川派与吴江派的这场论争,吴新雷提出三点认识,一是关于汤、沈的功过得失。他认为,沈璟和汤显祖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剧坛上是两面鲜明的旗帜。...
昆山当代昆剧院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瞿琪霞说,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有走进过剧场,没看过一场昆曲。昆曲六百年,作为发源地,更需要培育昆曲受众群体,多媒介地推广这门艺术。“...
为弘扬这一文化传统,打造“江南文化”品牌,以霍国强为代表的昆山书法家联合国内知名画家,策划并创作了一批展示昆山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文艺作品。他们写昆曲曲词,画昆曲人物,吟咏昆山名胜,既为书画创作引入了独特而丰厚的内容,同时也为昆曲的传播与阐释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