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广播主持人将与您对话非遗 共赏绝美昆曲《牡丹亭》

时间:2022-11-03 20:08:19 阅读:
本期《有戏》特别推荐
厦门音乐广播&闽南之声广播
推出的周年庆系列活动之
非遗文化体验行动
共同感受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

昆曲已有600多年历史 
在我国戏曲史上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在世界上昆曲与 
“希腊悲剧”、“意大利歌剧”
“俄罗斯芭蕾舞剧”、“英国莎翁剧”
齐名
2001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春版牡丹亭
11月4日
厦门广播主持人们
将和听友一起欣赏
青春版《牡丹亭》

活动信息
观剧时间:2022年11月4日19:30
观剧地点:厦门嘉庚剧院
特别说明:青春版《牡丹亭》全本演出连续3天,本活动仅为首场上本演出。活动详情可关注厦门音乐广播、闽南之声广播。
青春版牡丹亭
汤显祖的《牡丹亭》,早已被演绎过无数次,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那么,主持人们是如何看待这部作品的?听听他们怎么说!
晓慕
晓慕丨厦门音乐广播《黑胶时代》节目主持人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牡丹亭》这本书。初读《牡丹亭》,典雅的文辞、秀丽的语言、感人的故事让人不禁神游其中。《牡丹亭》被改编为不同的版本,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再看青春版全本《牡丹亭》,精彩的灯光舞美声响效果,带你感受水墨人生。读此书,再看此曲,更是一种享受,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极美之感。
晓兰
晓兰丨闽南之声广播《闽南听戏台》节目主持人

说到昆曲就会联想到《牡丹亭》,特别是青春版,充满朝气,赏心悦目,印证了这句闽南话“小生小旦眼尾牵电线”,满眼都是爱。“游园惊梦”“寻梦离魂”更是大家熟悉和喜爱的情节,讲述柳梦梅与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充满着浪漫气息。服装、舞美、音乐等都体现着东方美学的意境,人物服装色彩与周围环境都搭配得十分适宜,给人美的享受。剧中人物性格鲜明,舞台动作干净利落不拖沓,再加上唱腔曲韵的烘托,真的太唯美啦,值得一赏再赏。
武瑶
武瑶丨厦门音乐广播《文艺有腔调》主持人

青春版全本《牡丹亭》看下来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美”:爱情故事之美、唱腔婉转之美、舞台淡雅之美!此次厦门嘉庚剧院上演的青春版全本《牡丹亭》您可别错过,这是一次感受昆曲魅力的绝佳机会。
青春版牡丹亭
现代青春版《牡丹亭》
如何演绎经典?
相比于老版的昆曲《牡丹亭》 
作家白先勇先生改编的
青春版《牡丹亭》继承原词
精选二十七折
分为上、中、下三本

白先勇谈“青春”

我相信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有强韧的生命力。《牡丹亭》原作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的一部戏。女主角16岁,男主角20岁,做了一场那么美的梦,梦中相会,是青春之歌。年轻人看了可以感同身受,中年观众看了可以唤起回忆,老年人看了则追忆青春。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至今,演出足迹遍布海内外。青春版《牡丹亭》曾先后赴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家演出,所到之处均获得高度赞誉。这部唯美的剧作超越语言的隔阂,让东方典雅的戏曲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被众多戏迷誉为“此生不可错过的昆曲演出”、“昆曲入坑之作”。

昆曲无他
得一“美”字
辞藻美、舞蹈美
音乐美、人情美
……
是一种美的综合艺术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既保留了传统昆曲的古典精髓
又合乎现代审美

昆曲之美
岂是三言两语可说尽
《牡丹亭》之动人
需要您用心去欣赏
关于昆曲之美
也欢迎大家留言
说出自己的感受。

猜你喜欢

《邯郸记》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九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同时也是“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讲述了吕洞宾为度化卢生,赠其一枕,使卢生在梦中经历大起大落后看破红尘的故事。...

2月25—27日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

2月27日(周四)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白蛇传》...

文明过年树新风

休闲方式特多,环保入心入脑。新春竹报平安,如意吉星高照。...

国家京剧院一月“这里有戏”

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