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2023上海封箱演出

时间:2023-03-09 14:11:50 阅读:
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上海封箱演出一个月后即将登上东方艺术中心名家名剧月的舞台,2015-2023,9年光阴如白驹过隙,春江带来的感动却从来未曾减少,封箱,是为了给自己时间回望,是为了重新整理思绪,也是为了下一次的启程吧,围绕春江的感触很多很多,这次,让我们先聊聊这三个男人......

那个张若虚,嗔而不怨,痴而不悔,在时间中徘徊却未见蹉跎,惹得一众人神鬼仙陪这持执念的早亡才子究竟于跌宕中浅尝即止的未尽人生,终于在久别的重逢中悟得天地原来苍茫: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的孤篇压全唐是如何的一种顿悟早已无从考证,而洋洋洒洒的三十六句定然不是梦醒偶得,他经历了什么我们不可而知,便借着当代才女罗周的妙笔生花去共情一位大唐才子的缱绻吧,台上你才情喷薄而出之时何尝不是成全了台下人的不疯魔不成活呐......

草圣张旭确有其人,编剧罗周以她的想象力给了大唐同为“吴中四士”这两位才子一个交集的故事,其间张旭用头发蘸着浓墨挥毫是有历史记载的。剧中,张旭的兄弟情谊也让人动情至深,初见辛夷,他戏谑张若虚又为之收集佳人消息时的神情像极了我们曾经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而剧中张若虚被错拘夭亡后,与辛夷一样,年年祭拜的这人便是张旭了,辛夷的祭扫“譬若阮步兵之哭兵家女”,或为惋惜,或为寄情,而张旭之祭扫则是挚友间痛彻心扉的思念了,切切之意让人唏嘘,时过境迁,荏苒了岁月,沧海桑田中唯情与共。

一句“五百年后我还会在这里等你”让大家记住了这个春江中的刘安。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总是偏爱文人的,那个讲述“鸡犬升天”的神话便是将他的离去幻化了,而以热气浮升蛋壳、豆腐和豆浆创始人的传说也更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有着多彩人生的时代玩家,有趣的人必是有情的,春江中,剧作者把一个转折时刻的确认键交给了他,他看懂了曹娥,本应“无情”的仙者却以最有情的方式成全了曹娥,留给观者以无穷的想象,这便是中国哲学中的道法自然吧?即未及道,顺其自然也是一种慈悲......

剧场何尝不是我们的一个“元宇宙”呐?一趟春江的生死之旅却看到了整个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
成功诠释了《春江花月夜》中的三位灵魂男主的人便是他们——张军、关栋天、李鸿良,三位有理由傲气,却在生活中亲和无比的男人。

用一刻不停歇来形容张军老师的30余年从业经历是不夸张的,基本功的十二年、舞台磨练的十二年、民营院团的十二年后马不停蹄的进入了艺术教育的领域......这次多少年很难预测,应该会是融于一体的岁月了......艺术势必是磨练人的,但必定也是滋养人的,在和很多没听过昆曲的朋友分享什么是昆曲时,他会说:昆曲就是一边在打太极拳一边在唱一首很中国味道的歌...呵呵,就是这么轻松而有趣。而所有努力过的人都知道举重者方能若轻,深入者才知浅出。

我们所见到的关老师总是笑眯眯的,浓浓的一口京腔,语速不紧不慢但声音里却总是有股子脆生劲儿,无端的会感觉世家出身的关老师天生就是个角儿。剧组的大小朋友都愿意叫他关爷,是尊重更是服气......台上的关爷让你知道什么是人物,他会自如的在人物里,舞台上他就是他演的那个人,曾经看到台湾著名导演李小平站在台口看着台上潇洒的关爷满眼赞赏的笑意,他说:就是这么松又这么对...你会不由自主的相信那句话“你的终点也许是别人的起点”,而他的前方却只是看他是否有兴趣去而已......

猜你喜欢

《邯郸记》是汤显祖于万历二十九年创造的最后一部传奇作品,同时也是“临川四梦”中最富戏剧张力的一“梦”。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讲述了吕洞宾为度化卢生,赠其一枕,使卢生在梦中经历大起大落后看破红尘的故事。...

2月25—27日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

2月27日(周四)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展演《白蛇传》...

文明过年树新风

休闲方式特多,环保入心入脑。新春竹报平安,如意吉星高照。...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