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昆曲艺术功在千秋——小记“马祥麟北方昆曲剧目艺术传承项目”圆满收官

时间:2024-02-07 13:28:08 阅读:
传承昆曲艺术功在千秋

——小记“马祥麟北方昆曲剧目艺术传承项目”圆满收官

“马祥麟北方昆曲艺术讲座”暨“马祥麟北方昆曲剧目艺术传承项目汇报演出”,于2024年1月15日、16日、29日、30日举办。这是东城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实施单位为大前门(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支持单位有北方昆曲剧院、北京京昆振兴协会、东城区文旅局、东城区文联、中国音网、九州雅韵昆曲艺术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等十余家。

东城区美后肆时景山市民文化中心,座落于古色古香的美术馆后街四合院中,是北京市的网红打卡地。这四天,小剧场内一百五十多个座位满满当当地坐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昆曲爱好者,其中不少是年轻人,女青年较多。在前三场的艺术讲座中,93岁的昆曲泰斗丛兆恒老先生、京昆名家朱雅老师、北昆名家张毓文老师,三位老师分别结合剧种与个人艺术实践,以及对马祥麟大师的艺术理解,声情并茂地举行了三场艺术讲座,听众兴趣盎然,不时地报以热情的掌声。29日最后一场,当大家看到将近80岁高龄的张毓文老师在讲座中活灵活现地再现昆曲艺术表演的场面,而又坐轮椅离开的场景,心中十分感动,对三位老艺术家的尊敬油然而生。
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发生,在张毓文老师讲座刚开始不久,主持人王瑾转述张老师邀请,告知大家一位老先生到场。此时全场注目,这位老先生正是原北方昆曲剧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原中国戏曲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王蕴明老师,今年已是85岁高龄。王老师受邀上台,两位多年未见的耄耋老人长时间热情握手,共同回忆着当初和马祥麟大师在一起的件件往事,深刻感染着现场与线上直播间里的众多观众。
昆曲表演艺术家马祥麟先生,自七岁学戏,1928年曾随昆曲大王韩世昌赴日本演出。1936年与侯永奎大师共同挑班,重组荣庆社,演出于京津冀各地。1957年与韩世昌、白云生等参与北方昆曲剧院创建工作,期间他除了演出拿手戏《昭君出塞》、《琴桃》、《棋盘会》等外,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979年北昆二次建院后,担任北昆副院长,排演了《牡丹亭》、《荆叙记》、《血溅美人图》等剧目。退休后仍然关心昆曲发展,给青年演员说戏,参与整理了大量剧目。1987年收教授多年的著名演员张毓文为徒,又传授了《刺虎》、《借扇》、《藏舟》、《闹花园》等剧目,被誉为昆曲大师。

2023年是马祥麟先生诞辰110周年。为纪念他并将他的艺术传承下去,由昆曲名家、马先生入室弟子张毓文担任主教老师,张毓文弟子岳芃晖担任教师,开展“马祥麟北方昆曲剧目艺术传承项目”的教学,传承马先生艺术风格的经典昆曲折子戏十三出。面向北京戏曲院团、戏曲院校专业演员及业余曲友,实施马先生艺术“最标准”的抢救性传承教学,以推进昆曲艺术的蓬勃发展。

张毓文老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昆曲的代表性传承人, 硕果仅存的“北昆四旦”之一,1958年进入北方昆曲剧院,学戏上百出。在《文成公主》、《晴雯》、《白蛇传》、《红霞》、《血溅美人图》等剧中饰演重要角色。1983年在《三夫人》剧中饰梁红玉。1990年教授外国人学昆曲,培养出前田尚香等十多位国外昆曲人才。她至今仍以高龄坚持在北昆、国戏等处教学。

此次的四场汇报演出,由十余位马班学员汇报十三出昆曲经典折子戏,剧目计有《牡丹亭·游园惊梦》、《雷峰塔·断桥》、《渔家乐·刺梁》、《焚香记·阳告》、《焚香记·阴告》、《孽海记·思凡》、《铁冠圈·刺虎》、《西游记·撇子》、《西游记·认子》、《南柯记·、瑶台》、《渔家乐·藏舟》、《烂柯山·痴梦》、《青冢记·昭君出塞》。学员技艺精湛、表演深刻,获得了多次热烈的掌声。大家为马大师的艺术才华和张毓文、岳芃晖老师的辛勤教授而赞誉,为一代新人的成长而欣慰。

1月30日下午,高朋满座。“马祥麟北方昆曲剧目艺术传承项目”结业仪式举行。张毓文老师依次为国家京剧院演员郭凡嘉、付园贺,北京京剧院演员谭若心,北昆演员王丽媛、马靖、潘晓佳、黄秋雯、宿梓晴、鲍思雨,国戏京昆系昆曲表演专业大学生刘宝钰、宁晨伊、杨优,以及王晖、陈昕等八位业余曲友,共二十名马班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张老师满面笑容,勉励学员继续努力,并希望梨园界内外人士检验学习成果。学员们感谢老师的传授,与张老师相拥致谢并献上鲜花。

此时,十余家支持传承项目的单位代表也从张毓文老师手中接过了纪念证书。项目负责人、马班班主任邱道江先生代表项目单位致辞,感谢北方昆曲剧院、东城区文旅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感谢张毓文老师、马锦增老师等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祝贺各位学员顺利结业,希望更多的人喜欢昆曲、热爱昆曲、宣传和弘扬昆曲。邱先生是京城程派名票,亦是京昆艺术活动家。十多年以来,在梨国内外为振兴京昆艺术而热心奉献。在此项活动第一场1月15日之前的14日,他刚刚组织完纪念程砚秋大师诞辰120周年北京票界系列纪念活动的五场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创下了票社连续五场系列演出的记录,还出现了一座难求的热烈场面,可谓马不停蹄、尽心尽力。支持马班的其它组织和单位也付出了辛苦,保证了活动取得圆满成果。
 
在第四场汇报演出大轴戏《出塞》即将结束时,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宝刀不老的张毓文老师“跨”上“烈马”,挥舞马鞭,与学员王丽媛一起“出塞”。一个英武亮相,一瞬间漂亮身段,再现当年风采。台下一片惊呼,紧接着是一阵持久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将此项活动推向高潮。

“马祥麟北方昆曲剧目艺术传承项目”名家艺术讲座暨学员汇报演出,历时四天,圆满落下帷幕。(摄影:白燕红、徐海、张亮)
 

猜你喜欢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1月23日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长生殿》

天宝十年,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在长生殿中七夕乞巧,对天盟誓,愿永世结为夫妻。由于唐明皇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导致安禄山造反。唐明皇携杨贵妃避难蜀中的途中,将士们高呼“不杀贵妃,誓不护驾”。无奈之下,唐明皇赐杨贵妃自缢于梨花树下。...

1月16-17日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折子戏展演

2025年1月17日19:30 演出昆曲《吕布试马》《孽海记·思凡》《通天犀·坐山》《彩楼记·评雪辨踪》...
三折闺门旦剧目:《红梨记·亭会》《雷峰塔·断桥》《凤凰山·百花赠剑》均得自恩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老师亲授传承。张洵澎老师看完演出,给予美玲的评价“美玲灵的”,表示对爱徒的喜爱和赞赏,也为“昆昆”满台演员、演奏员点赞。...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