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出|《霄凤和鸣——北大传统艺术之夜:昆曲专场》明晚上演

时间:2024-05-23 13:18:00 阅读:
北京大学金德航中国传统艺术传习计划

霄凤和鸣——北大传统艺术之夜昆曲专场

    一九一七年,吴梅先生因蔡元培校长之聘请至北京大学任教,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传授昆曲,迄今已是一百零七载。百余年间,北京大学昆曲传习如吴梅先生在《锦缠道···示北雍诸生》(一九二一年《北京大学校歌》)里所寄望“弦诵一堂春”“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绵延不绝。

    北方昆曲剧院是中国北方唯一的昆曲剧院,在北京文化建设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北京昆曲传承的主体。北方昆曲剧院与北京大学有着百余年的情谊。民国时期,昆曲大王韩世昌曾拜吴梅先生为师,而昆弋老艺人王益友也曾在北京大学传授昆曲。及至新世纪,自二○○六年以来,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大学已演出超过一百场,以精彩的剧目与精湛的技艺,培养了一代代昆曲的热爱者。

    二○一九年十二月,北大教工昆曲古琴协会成立,随即北方昆曲剧院给予协会以有力的支持,不仅派优秀艺术家到昆曲表演工作坊传授经典剧目,而且对协会的日常工作与演出进行指导与帮助。自二○二一年以来,王瑾、李欣、王怡、王丽媛、潘晓佳、刘鹏建等艺术家传授了《牡丹亭·离魂》《牡丹亭·游园惊梦》《长生殿·酒楼》《玉簪记·琴挑》等剧目,此次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举行的汇报演出即是其成果。

    二○二一年起,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下,来自美国的金德立女士、马航年先生为缅怀姐姐金德航女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北京大学设立了北京大学金德航女士传统音乐与戏曲研究奖学金、北京大学吴宗汉王忆慈伉俪古琴研究奖学金,至今已举办两届,四十余名北京大学学生获得资助,将古琴、传统音乐、戏曲与各自的专业领域相结合,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目前已有多篇文章在国际会议及核心期刊发表并获奖。二○二三年,金德立女士、马航年先生更设立北京大学金德航中国传统艺术传习计划,从工作坊、演出、对外交流、科研等方面全方位资助北京大学师生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传习。此次演出亦是传习计划的阶段性汇报。

    如今,北京大学拥有浓厚的昆曲传习氛围,尤其是由叶朗先生、白先勇先生策划、北大昆曲传承基地开设的《经典昆曲欣赏》课程,已持续十五载,使许多大学生步入昆曲之门。北大教工昆曲古琴协会的成立及其传习活动,进一步地促进了北京大学的昆曲发展。协会的昆曲传习活动,使昆曲传承的目标从学生扩展到学生与教职工群体,从而拓宽了校园昆曲的传播度、影响力与可持续性。在二○一七——二○一九年的校园传承版《牡丹亭》项目之后,又开创与实践了一条昆曲教育的新途径。北方昆曲剧院的支持与指导,使得北大师生的昆曲传习更为专业,也更具吸引力。

    昆曲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世瑜老师不仅在高校版《玉簪记》工作坊里倾力指导首都各高校学生,而且对本次演出进行全程指导,称赞北京大学师生在北方昆曲剧院艺术家的专业传授下,正在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五月十八日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的纪念日,被称为“昆曲复活日”。在昆曲入选世界“非遗”的第二十三个年头,作为亲历者之一,我见到昆曲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位置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感受到昆曲作为“传统型”艺术在当代社会文化里仍然具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是中国创造新型新质的现代文化的“原点”。

    本次演出是北京大学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教职工策划组织,由教职工与学生共同主演并在北京大学正式演出的昆曲专场,这是海内外各方共同支持与赞助的结果,代表着北京大学的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美育的浸润更加深入人心。

    感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支持以及一个全球艺术学中心的愿景!

    感谢金德立女士、马航年先生的无私捐助!

    感谢北方昆曲剧院对北京大学的深切情谊与大力支持!

    感谢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关心、支持与指导!

    感谢北京大学工会对教职工团体的扶持与帮助!

    感谢亲爱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努力、梦想与对美的追求!      朋友们,期待这一个完美的北大传统艺术之夜!昆曲之夜!
     陈均

         二○二四年五月




北京大学教工昆曲古琴协会赴北方昆曲剧院合乐
 2024年5月18日
本场演出有少量余票,感兴趣的朋友,请在当晚18:30-18:50在讲堂西门咖啡馆领票,领完为止。

猜你喜欢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1月23日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长生殿》

天宝十年,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在长生殿中七夕乞巧,对天盟誓,愿永世结为夫妻。由于唐明皇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导致安禄山造反。唐明皇携杨贵妃避难蜀中的途中,将士们高呼“不杀贵妃,誓不护驾”。无奈之下,唐明皇赐杨贵妃自缢于梨花树下。...

1月16-17日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折子戏展演

2025年1月17日19:30 演出昆曲《吕布试马》《孽海记·思凡》《通天犀·坐山》《彩楼记·评雪辨踪》...
三折闺门旦剧目:《红梨记·亭会》《雷峰塔·断桥》《凤凰山·百花赠剑》均得自恩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老师亲授传承。张洵澎老师看完演出,给予美玲的评价“美玲灵的”,表示对爱徒的喜爱和赞赏,也为“昆昆”满台演员、演奏员点赞。...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