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凤和鸣:北大传统艺术之夜·昆曲专场”成功举办
时间:2024-06-11 09:54:44 阅读: 次 作者:传承经典的 北京大学工会
“霄凤和鸣:北大传统
艺术之夜·昆曲专场”成功举办
2024年5月23日晚七时,“霄凤和鸣——北大传统艺术之夜·昆曲专场”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举办。此次演出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教工昆曲古琴协会、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学生京昆社联合主办,由北京大学教职工与学生共同演出经典折子戏,北方昆曲剧院在乐队、舞美、容妆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演出精彩纷呈,取得了圆满成功。
正式演出前,金德立女士、北方昆曲剧院书记孙明磊、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琳、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均相继致辞,祝贺演出的成功举办。金德立女士回忆其姐姐传习中国传统艺术的心志与历程,孙明磊书记历数北方昆曲剧院与北京大学的情谊,赵琳副秘书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期待,陈均老师对教职工群体在昆曲传习中的意义的叙述,都非常让人感动。金女士向北京大学捐赠其父金祖康先生创作的两幅字画:《梅庵古松图》《渔父辞》,陈均老师回赠《游园惊梦》螺钿漆画桌屏。
金德立女士致辞 熊永强摄
孙明磊致辞 熊永强摄
金女士捐赠书画 肖岳摄
全体演员合唱昆曲版北大校歌 熊永强摄
艺术之夜·昆曲专场”成功举办
2024年5月23日晚七时,“霄凤和鸣——北大传统艺术之夜·昆曲专场”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举办。此次演出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教工昆曲古琴协会、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学生京昆社联合主办,由北京大学教职工与学生共同演出经典折子戏,北方昆曲剧院在乐队、舞美、容妆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演出精彩纷呈,取得了圆满成功。
正式演出前,金德立女士、北方昆曲剧院书记孙明磊、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赵琳、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均相继致辞,祝贺演出的成功举办。金德立女士回忆其姐姐传习中国传统艺术的心志与历程,孙明磊书记历数北方昆曲剧院与北京大学的情谊,赵琳副秘书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期待,陈均老师对教职工群体在昆曲传习中的意义的叙述,都非常让人感动。金女士向北京大学捐赠其父金祖康先生创作的两幅字画:《梅庵古松图》《渔父辞》,陈均老师回赠《游园惊梦》螺钿漆画桌屏。
金德立女士致辞 熊永强摄
孙明磊致辞 熊永强摄
金女士捐赠书画 肖岳摄
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杨承志、北京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张宝岭、副主席张小萌、教育基金会欧美部副部长陶娟等嘉宾莅临现场并观看了演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青生来到剧场,为饰演杜丽娘的爱徒岳嘉宝助阵。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韩笑与部分邀访学者共同观看演出。北方昆曲剧院刘巍、王晶、王锋、赵军、李欣、王丽媛、周虹、王瑾、潘晓佳、刘鹏建等领导与艺术家亲临现场把关。演出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来自英国的歌剧歌手菲比和北京大学教工昆曲古琴协会的牛红伟担任主持人。两百余位北大同学及校内外昆曲爱好者与演职员们共情互动,剧场气氛热烈。
本次演出为北京大学金德航中国传统艺术传习计划的阶段性汇报。自2021年起,来自美国的金德立女士与马航年先生感念其姐姐金德航女士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挚爱之心,为纪念其姐姐,并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北京大学先后设立多项奖学金。其中北京大学金德航女士传统音乐与戏曲研究奖学金、北京大学吴宗汉王忆慈伉俪古琴研究奖学金由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执行,迄今已成功开展两届,40余位获奖同学通过进行与传统音乐、古琴、戏曲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将兴趣爱好与自己的专业领域相结合,取得了让人惊叹的成果。自2023年起,金德立女士与马航年先生更设立北京大学金德航中国传统艺术传习计划,从工作坊、演出、对外交流、科研等方面全方位地支持与鼓励北京大学师生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传习与研究。
本次演出的大部分剧目皆来自近年来的昆曲表演工作坊的传习成果。如最经典的《牡丹亭·游园·皂罗袍》,由七位杜丽娘敷演。这七位杜丽娘都是来自北京大学各单位的教职工,通过精心编排的造型,呈现了令人惊艳的开场。接下来上演的的《牡丹亭·游园惊梦》《牡丹亭·离魂》均展示了非常高的演出水平,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传授及学员平时刻苦的训练。《玉簪记·琴挑》是本学期新开班学习的剧目,由清唱与彩唱共同组成,节目清新典雅、富于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办的高校版《玉簪记》工作坊,自2023年举办第一期、2024年举办第二期,邀请昆曲大师汪世瑜先生亲授其代表剧目《玉簪记》,吸引了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昆曲爱好者前来学习。此次演出,学员代表清华大学赵鹏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孙良博士演出的《玉簪记·琴挑》片段,也颇为精彩。
本次演出为北京大学金德航中国传统艺术传习计划的阶段性汇报。自2021年起,来自美国的金德立女士与马航年先生感念其姐姐金德航女士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挚爱之心,为纪念其姐姐,并推动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北京大学先后设立多项奖学金。其中北京大学金德航女士传统音乐与戏曲研究奖学金、北京大学吴宗汉王忆慈伉俪古琴研究奖学金由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执行,迄今已成功开展两届,40余位获奖同学通过进行与传统音乐、古琴、戏曲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将兴趣爱好与自己的专业领域相结合,取得了让人惊叹的成果。自2023年起,金德立女士与马航年先生更设立北京大学金德航中国传统艺术传习计划,从工作坊、演出、对外交流、科研等方面全方位地支持与鼓励北京大学师生进行中国传统艺术的传习与研究。
本次演出的大部分剧目皆来自近年来的昆曲表演工作坊的传习成果。如最经典的《牡丹亭·游园·皂罗袍》,由七位杜丽娘敷演。这七位杜丽娘都是来自北京大学各单位的教职工,通过精心编排的造型,呈现了令人惊艳的开场。接下来上演的的《牡丹亭·游园惊梦》《牡丹亭·离魂》均展示了非常高的演出水平,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传授及学员平时刻苦的训练。《玉簪记·琴挑》是本学期新开班学习的剧目,由清唱与彩唱共同组成,节目清新典雅、富于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办的高校版《玉簪记》工作坊,自2023年举办第一期、2024年举办第二期,邀请昆曲大师汪世瑜先生亲授其代表剧目《玉簪记》,吸引了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昆曲爱好者前来学习。此次演出,学员代表清华大学赵鹏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孙良博士演出的《玉簪记·琴挑》片段,也颇为精彩。
本次演出得益于北方昆曲剧院艺术家的传授与指导。丛兆桓、王瑾、李欣、王怡、王丽媛、潘晓佳、刘鹏建等艺术家都先后在昆曲版校歌工作坊、昆曲表演工作坊任教,演出前都专门安排时间对学员的演出剧目进行加工。北方昆曲剧院与北京大学有着百年情谊。自2006年以来,北方昆曲剧院在北京大学的演出已逾百场,培养了一代代昆曲爱好者。近年来,北京大学昆曲研究与传承中心、北京大学教工昆曲古琴协会与北方昆曲剧院合作,在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等领导的支持下,举办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尤其是最后由全体演员合唱由曲学大师吴梅先生于1918年为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创作的《北京大学校歌》时,“弦诵一堂春”“待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深深感染着剧场里的每一位观众。
尤其是最后由全体演员合唱由曲学大师吴梅先生于1918年为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创作的《北京大学校歌》时,“弦诵一堂春”“待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深深感染着剧场里的每一位观众。
全体演员合唱昆曲版北大校歌 熊永强摄
猜你喜欢
上海昆剧团与上海京剧院联手打造的“京昆群英会”,在国庆演出季中延续品牌传统,尽显京昆艺术之精华。10月6-7日,连续两天,上海昆剧团在天蟾逸夫舞台带来昆剧《牡丹亭...
李佩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爱人,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也被称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以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培养科学人才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0月6-7日,上海昆剧团即将于天蟾逸夫舞台上演昆剧《牡丹亭》和《昆剧经典折子戏专场》。连续两晚的演出,上昆将以纯粹的艺术形式,为戏曲爱好者们呈上一份诚挚的节日礼物。...
当代昆曲《李佩先生》的故事从李佩与郭永怀在西南联大于国难中邂逅铺陈开来,巧妙地通过女性视角,讲述了传奇伉俪李佩与郭永怀浪漫而非凡的事业、情感与生活历程。...
元杂剧《西厢记》产生于元代,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西厢记》中国最著名的古典戏剧作品之一,原作为五本二十一折。...
清音会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为“集贤宾·金陵寻梦”,讲述历史上发生在南京的重要昆曲事件、名人、名作;第二章为“忆王孙·红楼幻梦”,诉说南京孕育的文学巨作《红楼梦》与昆曲的渊源;第三章为“满庭芳·古都新梦”,呈现南京包容并蓄的城市性格与昆曲雅俗共赏的艺术精神交相辉映,以及昆曲在南京的传承与复兴。...
昆剧《林冲》由国家一级编剧王焱担任编剧,国家一级演员、北京青年京剧团原团长张四全执导,我院“振”字辈青年国家二级演员殷立人领衔主演。全剧以英雄林冲的悲情人生为主线,通过《开篇》《遇暗》《设计》《遭陷》《生别》《贞拒》《行路》《夜奔》《尾声》九折精彩剧情,细腻描绘了林冲从遭遇陷害到被逼上梁山的悲壮历程。...
在唱腔设计和音乐作曲方面,女主角沈昳丽的声腔以五声音阶的南曲为主体,以鲜明地揭示倩娘委婉细腻、凄美动人的内心世界;男主角黎安的声腔则以七声音阶的北曲为主体,以突出地呈示白居易内心忧郁沉思、悲怆凄凉的心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