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新“打开方式”:置身演出感受沉浸体验,技术带来创新舞美
时间:2024-08-02 15:14:02 阅读: 次 作者:道略演艺
夏夜,苏州拙政园,清风拂过,花草和竹子的影子在洒满月光的院墙上摇曳生姿。穿过“鹿踪迷廊”,凝望“荷风洞天”,惊叹“临波飞虹”,忽然,游客们的脚步停了下来,迷幻的光影也随之黯淡。一阵短暂的静谧后,荷塘对岸的香洲上出现了娇美的杜丽娘和丫鬟春香——这是实景版昆曲《游园惊梦》演出,向游客展现了昆曲之美。
近年来,江苏积极拓展“艺术+”发展新路径,推动艺术与旅游、科技、文创等有机融合,既让艺术有更多新的“打开方式”,也通过艺术的“加持”,赋能行业发展,持续丰富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产品供给,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艺术+旅游”,激活旅游经济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是一部在苏州园林中演出的昆曲。演出所在的沧浪亭,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浮生六记》故事的发生地,观众可以在沧浪亭中边行走边看戏,与演员互动。园林和昆曲有着深厚的渊源,很多昆曲故事发生在园林中,让园林成为沉浸式欣赏昆曲的绝佳场所。今年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强化昆曲跨界融合,推出园林版《浮生六记》以及“拙政问雅”“网师夜花园”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获得了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的“双赢”。
今年5月至6月,每个周末的晚上,不少戏迷朋友赶往青果巷半园,观赏常州首个园林实景剧《半园·珍珠塔》。自推出以来,这一沉浸式喜剧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半园·珍珠塔》的观众近80%是中青年人,甚至还有“00后”。新老戏迷对该剧的评价空前一致——“好笑、好看、好玩”。
《半园·珍珠塔》取材自经典锡剧《珍珠塔》,演出中融入了现代喜剧元素,包袱不断,国潮美服也戳中了年轻人的审美。“这部剧让传统文化与时代表达结合,以市场化、产业化思维运营项目,寻求从文艺作品向文旅产品转变的同时,也实现了常州对锡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盐城的九龙口淮剧小镇沙庄,小镇就是戏台。这里的老街巷名青衣、水袖、玉带、登云等,也出自淮剧。小镇有各种牌坊与舞台、楼亭与雕像,还有丝弦与锣鼓、楹联和戏文。今年举办的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在九龙口淮剧小镇组织“看淮剧·游盐城”主题活动,淮剧秀演、淮歌潮唱、沉浸体验轮番上演,共吸引游客37万人次,极大丰富了景区旅游内容。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负责人介绍,通过大力推进小剧场建设、打造演艺新空间,江苏省现有小剧场1156座,其中示范小剧场33个,演出小剧场精品剧目30个。园林实景版昆剧《游园惊梦》、锡剧《半园·珍珠塔》、越剧《金陵·王府往事》等演出,既让景区游览有看头,也让更多人走近戏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和主客共享的新场景。
“艺术+科技”,提升观赏体验
由无锡市歌舞剧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舞剧《10909》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不仅让舞蹈艺术深入科技领域,同时还打破了传统的舞台呈现方式,以多种舞台装置与科技手段的巧妙结合,实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它真实还原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研发、下潜至万米海底的场景,让观众沉浸式跟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向地球“第四极”迈进。演出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观众停留在“奋斗者”号带来的震撼和感动里,久久不肯离场。
“看到无锡市歌舞剧院把中国载人深潜的宝贵历程搬上舞台,并用艺术的方式把我们科研工作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展现得如此生动形象,我非常激动。”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所长何春荣说。
艺术与科技双向奔赴、相互赋能,不仅提升了人们的观赏体验,对于培育新型业态和激发消费活力也具有现实意义。江苏加强科技题材剧目创作,舞剧《10909》《深AI你》、话剧《七日告白》聚焦中国载人深潜、人工智能等科技主题,辅以极具科技含量的舞美设计,艺术展现了现代科技创新魅力。
近年来,江苏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云演艺、云展览、云直播。在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中,昆剧《浣纱记》首次以3D全息数字投影的方式,向场外市民同步呈现场内演出,打破场地限制,让戏曲艺术“走出剧场,走近大众”。此外,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等展览,也充分运用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把艺术知识呈现转换成一种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让观展变得更直观有趣。
近年来,江苏积极拓展“艺术+”发展新路径,推动艺术与旅游、科技、文创等有机融合,既让艺术有更多新的“打开方式”,也通过艺术的“加持”,赋能行业发展,持续丰富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产品供给,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艺术+旅游”,激活旅游经济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是一部在苏州园林中演出的昆曲。演出所在的沧浪亭,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浮生六记》故事的发生地,观众可以在沧浪亭中边行走边看戏,与演员互动。园林和昆曲有着深厚的渊源,很多昆曲故事发生在园林中,让园林成为沉浸式欣赏昆曲的绝佳场所。今年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强化昆曲跨界融合,推出园林版《浮生六记》以及“拙政问雅”“网师夜花园”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获得了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的“双赢”。
今年5月至6月,每个周末的晚上,不少戏迷朋友赶往青果巷半园,观赏常州首个园林实景剧《半园·珍珠塔》。自推出以来,这一沉浸式喜剧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半园·珍珠塔》的观众近80%是中青年人,甚至还有“00后”。新老戏迷对该剧的评价空前一致——“好笑、好看、好玩”。
《半园·珍珠塔》取材自经典锡剧《珍珠塔》,演出中融入了现代喜剧元素,包袱不断,国潮美服也戳中了年轻人的审美。“这部剧让传统文化与时代表达结合,以市场化、产业化思维运营项目,寻求从文艺作品向文旅产品转变的同时,也实现了常州对锡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负责人介绍,通过大力推进小剧场建设、打造演艺新空间,江苏省现有小剧场1156座,其中示范小剧场33个,演出小剧场精品剧目30个。园林实景版昆剧《游园惊梦》、锡剧《半园·珍珠塔》、越剧《金陵·王府往事》等演出,既让景区游览有看头,也让更多人走近戏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和主客共享的新场景。
“艺术+科技”,提升观赏体验
由无锡市歌舞剧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舞剧《10909》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不仅让舞蹈艺术深入科技领域,同时还打破了传统的舞台呈现方式,以多种舞台装置与科技手段的巧妙结合,实现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它真实还原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研发、下潜至万米海底的场景,让观众沉浸式跟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向地球“第四极”迈进。演出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观众停留在“奋斗者”号带来的震撼和感动里,久久不肯离场。
“看到无锡市歌舞剧院把中国载人深潜的宝贵历程搬上舞台,并用艺术的方式把我们科研工作以及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展现得如此生动形象,我非常激动。”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所长何春荣说。
艺术与科技双向奔赴、相互赋能,不仅提升了人们的观赏体验,对于培育新型业态和激发消费活力也具有现实意义。江苏加强科技题材剧目创作,舞剧《10909》《深AI你》、话剧《七日告白》聚焦中国载人深潜、人工智能等科技主题,辅以极具科技含量的舞美设计,艺术展现了现代科技创新魅力。

猜你喜欢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天宝十年,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在长生殿中七夕乞巧,对天盟誓,愿永世结为夫妻。由于唐明皇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导致安禄山造反。唐明皇携杨贵妃避难蜀中的途中,将士们高呼“不杀贵妃,誓不护驾”。无奈之下,唐明皇赐杨贵妃自缢于梨花树下。...
2025年1月17日19:30 演出昆曲《吕布试马》《孽海记·思凡》《通天犀·坐山》《彩楼记·评雪辨踪》...
三折闺门旦剧目:《红梨记·亭会》《雷峰塔·断桥》《凤凰山·百花赠剑》均得自恩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老师亲授传承。张洵澎老师看完演出,给予美玲的评价“美玲灵的”,表示对爱徒的喜爱和赞赏,也为“昆昆”满台演员、演奏员点赞。...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