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姝昆曲清音会在宁上演
时间:2024-09-24 13:33:41 阅读: 次 作者:江南时报 钱月明
9月21日,“金陵绮梦——赵玉姝昆曲清音会”在南京市文化馆精彩上演。演出由“90后”非遗传承人赵玉姝担任总策划、演唱与编剧,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裘彩萍担任艺术指导,多位重量级大咖助力,集结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的青春菁英力量,共同打造了一场注入青春活力的“金陵绮梦”。
演出一开场,梦回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一位正在练习昆曲的学生唤醒校园里的一株兰花,由此讲述南京与昆曲的前世今生。柔漫悠远、典雅成熟的昆曲声中,融合了清脆稚嫩的童声,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于此刻绽放,轻灵的舞蹈和悠扬的古琴声,一同带观众进入古色古香的昆曲时空。
跨界融合是本次清音会的一大亮点,别具新意地以“昆曲演唱+人声讲述+现代舞+古琴+童声”多种艺术形式混合的方式,交融出如金陵山水图般浑然一体的动人画卷。清音会首次用演出的形式讲述南京昆曲故事,带观众走进南京许多与昆曲相关的历史古迹。
清音会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为“集贤宾·金陵寻梦”,讲述历史上发生在南京的重要昆曲事件、名人、名作;第二章为“忆王孙·红楼幻梦”,诉说南京孕育的文学巨作《红楼梦》与昆曲的渊源;第三章为“满庭芳·古都新梦”,呈现南京包容并蓄的城市性格与昆曲雅俗共赏的艺术精神交相辉映,以及昆曲在南京的传承与复兴。
昆曲代表性曲目在本次清音会上比比皆是,包含南曲、北曲、集曲等,充分展现了水磨昆腔的多元魅力。除了《牡丹亭》《思凡》《玉簪记》等耳熟能详的昆曲名段,《西厢记》“端正好”、《长生殿》“莺簇一金罗”等不太常见的曲目也出现在其中。此外,赵玉姝还表演了一首诗词曲唱,用昆曲的方法演唱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忆江南》。
“漫漫历史长河中,南京孕育了丰厚的昆曲文化。明清时期,南京亲历了昆曲的兴盛与辉煌,而当下,南京见证着它的传承与复兴。”赵玉姝介绍,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非遗名录,20多年来,南京的专业剧团、高等院校、政府机构、民间曲社等各界力量合力,有效推动了昆曲在南京的“当代复兴”。目前,南京有三项和昆曲有关的市级非遗项目,即昆曲、工尺谱拍曲技法、曲社清曲。
演出现场,多位嘉宾作出高度评价。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李鸿良观看演出后说:“吴梅大师当年丢的那颗种子现在开始开枝散叶,演出形式非常好,将昆曲和南京的前世今生表述得十分清晰。赵玉姝很专业,水平非常高,我感到不虚此行。”
“从吴梅、钱南杨,到我和俞为民,再到解玉峰,赵玉姝算是第五代昆曲传承人,一起致力于昆曲在南京的传承与推广,晚会非常精彩。”92岁高龄的昆曲研究泰斗、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新雷说。
江苏省昆剧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昆曲与工尺谱”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裘彩萍担任本次清音会的艺术指导。她表示,赵玉姝通过努力,专业水平变得越来越高,本次个人专场办得非常成功,希望她能继续将昆曲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赵玉姝告诉记者,未来会继续传承和传播好昆曲艺术,不断探索当代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诠释与表达。
演出一开场,梦回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一位正在练习昆曲的学生唤醒校园里的一株兰花,由此讲述南京与昆曲的前世今生。柔漫悠远、典雅成熟的昆曲声中,融合了清脆稚嫩的童声,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于此刻绽放,轻灵的舞蹈和悠扬的古琴声,一同带观众进入古色古香的昆曲时空。
跨界融合是本次清音会的一大亮点,别具新意地以“昆曲演唱+人声讲述+现代舞+古琴+童声”多种艺术形式混合的方式,交融出如金陵山水图般浑然一体的动人画卷。清音会首次用演出的形式讲述南京昆曲故事,带观众走进南京许多与昆曲相关的历史古迹。


“漫漫历史长河中,南京孕育了丰厚的昆曲文化。明清时期,南京亲历了昆曲的兴盛与辉煌,而当下,南京见证着它的传承与复兴。”赵玉姝介绍,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非遗名录,20多年来,南京的专业剧团、高等院校、政府机构、民间曲社等各界力量合力,有效推动了昆曲在南京的“当代复兴”。目前,南京有三项和昆曲有关的市级非遗项目,即昆曲、工尺谱拍曲技法、曲社清曲。
演出现场,多位嘉宾作出高度评价。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李鸿良观看演出后说:“吴梅大师当年丢的那颗种子现在开始开枝散叶,演出形式非常好,将昆曲和南京的前世今生表述得十分清晰。赵玉姝很专业,水平非常高,我感到不虚此行。”
“从吴梅、钱南杨,到我和俞为民,再到解玉峰,赵玉姝算是第五代昆曲传承人,一起致力于昆曲在南京的传承与推广,晚会非常精彩。”92岁高龄的昆曲研究泰斗、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新雷说。
江苏省昆剧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昆曲与工尺谱”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裘彩萍担任本次清音会的艺术指导。她表示,赵玉姝通过努力,专业水平变得越来越高,本次个人专场办得非常成功,希望她能继续将昆曲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赵玉姝告诉记者,未来会继续传承和传播好昆曲艺术,不断探索当代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诠释与表达。
猜你喜欢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天宝十年,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在长生殿中七夕乞巧,对天盟誓,愿永世结为夫妻。由于唐明皇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导致安禄山造反。唐明皇携杨贵妃避难蜀中的途中,将士们高呼“不杀贵妃,誓不护驾”。无奈之下,唐明皇赐杨贵妃自缢于梨花树下。...
2025年1月17日19:30 演出昆曲《吕布试马》《孽海记·思凡》《通天犀·坐山》《彩楼记·评雪辨踪》...
三折闺门旦剧目:《红梨记·亭会》《雷峰塔·断桥》《凤凰山·百花赠剑》均得自恩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老师亲授传承。张洵澎老师看完演出,给予美玲的评价“美玲灵的”,表示对爱徒的喜爱和赞赏,也为“昆昆”满台演员、演奏员点赞。...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