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年倾心打造!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正乙祠戏楼创新首演

时间:2024-12-18 15:29:45 阅读:
婉转动人的水磨调,回荡在古朴典雅的古戏楼雕梁画栋间;杜丽娘与柳梦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经典故事,让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百戏之祖”昆曲在经历三百多年岁月的“中国戏楼活化石”中再次焕发别样光彩。12月16日、17日,北方昆曲剧院溯源故宫古籍经典、历时两年多倾心打造的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在正乙祠戏楼首演,带给观众穿越百年、情牵古今的非凡艺术享受。

深挖故宫博文献  契合清代宫廷风格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220号的正乙祠古戏楼,始建于清康熙六年。由北方昆曲剧院名角邵天帅和青年演员王琛主演的这版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深挖故宫博物院的古典文献资料,从服饰的复原到唱词的考据,都力求与清代宫廷的戏曲形态相契合。剧中服饰款式、色彩配搭、纹样图案,均取材于故宫所藏的明清服饰档案,特意定制的“重工满绣”服饰尤为引人注目,融合了传统祥瑞图案,既传承了古韵,又彰显了时尚。演员身上绣着缠枝莲、折枝花的华美服饰纹样,不仅是昆曲美学的象征,也是文物活化的经典案例。


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
烟雾缭绕之中,戏楼如梦似幻,将观众引入汤显祖笔下至情至性的《牡丹亭》中。整个演出巧妙发挥了正乙祠古戏楼的空间特色,将人世与仙境、现实与梦境,通过楼上楼下、台上台下的多重空间布局予以展现。杜丽娘在丫头春香的陪伴下袅袅婷婷走下舞台“游园”,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如同身在姹紫嫣红的花园当中;梦境与现实之间,杜丽娘与柳梦梅深情款款,彼此之间涌动着诗情爱意;二楼戏台伸出一盏引魂灯,引领观众的视线穿越楼层,欣赏“胡判官”与“小鬼”淋漓尽致的表现;众花神登场更是极具仪式感,神采奕奕,美轮美奂,营造出姹紫嫣红的梦境世界,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在传统基础上创新 服装道具精致华美

据该剧导演张鹏介绍,正乙祠古戏楼宫廷风格版《游园·惊梦》汇聚业界众多顶尖主创,在传统昆曲《牡丹亭》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不仅剧本在传统文本基础上进行了重构,专注于讲述杜丽娘梦中的故事,所有台词均源自原著或汤显祖原话,同时寻求当代表达,突出了杜丽娘对人生理想和爱情追求的歌颂,使主题更加深刻,并与现代观众产生共鸣。

在舞美布局上,该剧充分利用正乙祠古戏楼的多层构造,通过舞台调度,将演员、花神、天上、人间、地府等人物与时空区分,呈现出多维度的舞台空间。在这方“活态文物”之中,舞台不再是单一的表演空间,而成为古今对话的文化场域。

剧中精美的服装特邀故宫学者、文物专家张锐结合文物研究进行设计,全部采用手绣真丝面料,历时8个月在苏州剧装厂制作完成,体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不仅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多款服装华美讲究,剧中12个月的花神、四季花神和闰月花神,均按照宫廷穿戴制作服装。道具也极其精致,如花神手中的法器均用玉石宝石制作,采用宫廷宝石花的非遗工艺,极为考究。

该剧在音乐上也有创新,唱腔完全根据工尺谱翻译,保留了传统的古朴风格。配乐则在传统昆曲丝竹音乐基础上,加入了编钟,增强了音乐的辉煌感和仪式感。整体音乐风格更加沉稳厚重,与大多数《牡丹亭》飘逸浪漫的风格有所不同。
“文物+戏曲”引发当代观众共鸣

这种既尊重传统昆曲艺术精髓,又融入现代审美和当代表达的“文物+戏曲”活化方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到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观众感叹道:“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正乙祠看出昆曲!在三百多年的双层结构古戏楼里看戏,舞台效果实在是太美了,仙境也不过如此!尤其宫廷风格的《游园·惊梦》,服装道具都是从故宫复刻而来,看戏的感觉完全是皇家贵族享受的感觉,真的被极致的中国古典美学震撼!”
还有戏迷看完后痴迷道:“‘游园’之美,在于演绎了杜丽娘的春情初动和感情渴望。主演邵天帅直接震惊我的是她的泪眼潸然,令人感动怜惜,对视两秒,我便被带入其中。‘惊梦’之美,在于两人相遇,婉转流连,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冥判’之美,判官在二楼俯视众生,许杜丽娘回生。‘回生’之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团圆之美,最后一束微光照着两人,为情,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全剧最后一句背景念白:‘当代岂无前代事,座中常有剧中人’,更是让人无限感慨!”

2025年2月15日至16日,《游园·惊梦》还将登陆国家大剧院进行剧场版演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润

猜你喜欢

作为昆曲的入门作品而言,《奇双会》剧情一波三折,内容充实饱满,极具生活化气息。同时,这部戏也深受梅兰芳、俞振飞等京昆大师前辈的锤炼,使其有着相当丰富的艺术技巧。尤其是《写状》这一出,是一折小生、旦角的“对儿戏”,舞台上两个主角并重,唱做集中,很讲究艺术的平衡和表演尺度分寸的拿捏。...
《刺虎》是当今昆剧舞台上刺杀旦行当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最贴合北方昆曲磅礴气势的一出戏。作为一出承载家国仇恨的经典,《刺虎》所展现出的悲壮情怀与北方昆曲追求慷慨悲歌的艺术特质不谋而合,而韩世昌先生所塑造的费贞娥更具有北方女子的豁达豪爽,面对“一只虎”时通过眼神与表情,将发自内心的仇恨与装出表面的妩媚在顷刻间“变脸式”转换,极具看点,多年来深受观众喜爱。...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2年,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中国台湾方面合作,海峡两岸携手打造昆曲《南柯梦》,首度以上、下本的形式,将《南柯梦》以相对完整的本戏形式搬上了昆曲舞台。全篇以情为主题,完成了从上本“入梦、情着”到下本“出梦、情尽”的连贯过程,展现个人情欲在社会结构下的渴望与失落、真实与虚妄,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保留剧目。...

1月23日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长生殿》

天宝十年,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在长生殿中七夕乞巧,对天盟誓,愿永世结为夫妻。由于唐明皇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导致安禄山造反。唐明皇携杨贵妃避难蜀中的途中,将士们高呼“不杀贵妃,誓不护驾”。无奈之下,唐明皇赐杨贵妃自缢于梨花树下。...

1月16-17日19:30北方昆曲剧院经典折子戏展演

2025年1月17日19:30 演出昆曲《吕布试马》《孽海记·思凡》《通天犀·坐山》《彩楼记·评雪辨踪》...
三折闺门旦剧目:《红梨记·亭会》《雷峰塔·断桥》《凤凰山·百花赠剑》均得自恩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老师亲授传承。张洵澎老师看完演出,给予美玲的评价“美玲灵的”,表示对爱徒的喜爱和赞赏,也为“昆昆”满台演员、演奏员点赞。...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