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繁荣的根本竟是这个!
时间:2024-03-11 14:31:57 阅读: 次 作者:西演秦腔青年团
昨天,西演·青年团继续在周至县骆峪镇红旗村第五届二月二古会演出。上午的《清风亭》遇到了气温下降、阵雨不断、大风刮起的天气,台下观众最初都不愿意撑伞,因为“我撑开了,影响后面的人看戏”。即便雨越下越大,不得已撑起了伞,但很少有观众离开。下午的折子戏专场开演前,特邀三意社名家侯红琴和康亚婵清唱。演着演着,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多。即使戏散,仍有很多戏迷原地不动,等候着晚场《忠保国》的开演。
前方高能

秦腔《忠保国》经典对唱
“庙跟前找了一间空房,地上铺的干草,铺盖卷一展,电热毯一插,就这么睡”,这是罗娜初当演员时下乡住宿的环境,她经常给团里的年轻人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现在条件好得不像啥了,咱要珍惜呢”。还有一段往事,用罗娜的话来说,“是照亮自己的明灯”。
侯官寨的社火闻名长安,罗娜很是喜欢。当年跟着剧团来这里演出,因为晕倒而被观众熟知,也收获了爱心与呵护。“《玉堂春》演到‘三堂会审’,我就感觉头晕目眩,硬撑着演完,大幕都没拉上,我就倒在了舞台上”。被紧急送往诊所的罗娜并无大碍,只是营养不良导致了贫血。大夫一番操作后,罗娜渐渐恢复。“正躺着呢,看戏的爷爷奶奶陆陆续续来到诊所,又是鸡蛋红糖,又是亲切问候,我的眼泪哗得流了下来”。这份情化作了无限的动力,第二天身体好转的罗娜又登上了舞台。正唱着,台下有人喊“那就是昨天演《玉堂春》晕倒的女子,娃唱得美”。顿时,掌声雷鸣般地响了起来。这份情多少年来,一直温暖着罗娜,也促使她在艺术上不断提升自己,只为不辜负!
今天在红旗村的三场演出《八件衣》《周仁回府》和折子戏专场中的《起解》,都有罗娜的精彩演绎,这种负荷的演出对她来说并不新鲜,“早都习惯了!一天三场很锻炼人,演员要想成熟,就得在舞台上磨。年轻人,没有理由不努力”!这话既说给自己,也送给团里的每一个年轻人。
青年丑角演员韩鹏是陕西礼泉人,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每逢庙会,尤其是农历八月初二在礼泉举行的古庙会,规模很大,奶奶总会带着韩鹏逛会,再给上十几块钱,什么油糕、搅团、棉花糖、摇摇车,“高兴得不要不要的”。跟其他小朋友不同,韩鹏除了吃玩,就是往戏台子钻,看化妆,看服装,眼睛根本停不下来。“我不只看,嘴还很碎,老是问人家这是啥妆,这是啥图案,这道具是干啥用的,惹得人家不耐烦,把我赶出了后台”。之所以从事秦腔表演,韩鹏说最大的功劳应该是爷爷奶奶。因此为了回报这份恩情,他在2019年农历八月初二庙会上演出《忠保国》,“算是报答吧,也算是对村里老人交上的一副答卷”!
“我奶走了,以后她老人家再看不上我演的戏了……”
戏迷认出了张涛,格外兴奋
别看张涛现在是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秦腔名家,小时候的他与秦腔却数次擦肩而过。小学未毕业就被引荐给专业老师,只练了一天功,腿就被拉伤;甘肃武威地区剧团来西安招收学员,张涛顺利通过,背着铺盖卷坐着绿皮火车咣当咣当近30个小时,结果二次考核时被拿下,理由是“倒仓”前途未卜。心灰意冷的张涛并不想回家,“别看当时年龄小,要面子呢,回去丢人”。于是到了一个民营剧团,主管大衣箱,偶尔跑个龙套,“混了半年吧,觉着这样不行,还是得回家”。又是咣当咣当近30个小时,“车上挤得呀,根本没法走动,又没座位,一路站着到家的,饿、渴、困,简直没法形容那种状态”。出站的那一刻,张涛如释重负,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临潼家里,“临潼剧团待了半年,毕竟没接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在西安市艺校招收插班生时就考进去了”。自此,张涛开始了系统的秦腔表演学习,与侯红琴等同班。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张涛,儿时并没有庙会的记忆,最初接触秦腔也是因为村里喇叭每天播放《红灯记》等现代戏唱段。艺校毕业进入三意社,庙会演出成了家常便饭,尤其是到陕北黑龙潭,甘肃伏羲庙、马跑泉等地,无论是雨雪纷飞,还是烈日高照,台底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完全沉浸在戏里。“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爱,流淌在血液里的对秦腔的爱,只有这个字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演员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没有对秦腔深沉的爱,又如何熬过苦日子,出人头地,成为群众心里的艺术家?“所以说,演员和观众,因为秦腔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形成了鱼和水的关系,彼此需要、双向奔赴。这样良性发展下去,秦腔何愁不繁荣?”

西演·青年团
XIYANQINGNIANTUAN
01、2022 年4月 15 日,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关怀支持下,以西安演艺集团秦腔委培班学员为基础,成立了西安演艺集团青年戏剧团(也称西安演艺集团秦腔青年实验剧团,简称西演·青年团),由何红星担任团长,张涛、王国权担任副团长。为了更好地培养年轻人,剧团聘请了窦凤琴、李东桥、谭建勋、王新仓、屈巧哲、李淑芳 6 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为艺术指导。同时,邀请丁良生、同超等秦腔名家,以及西安演艺集团秦腔传习中心数十位资深专业老师驻团,进行日常教学与艺术指导。
02、建团来,排演了《宝莲灯》《美猴王》《白蛇传》《杨门女将》《生死牌》《哑女告状》《窦娥冤》《清风亭》《游龟山》《打金枝》《双官诰》《十五贯》《周仁回府》《八件衣》《龙凤呈祥》《铡美案》《忠保国》17本大戏。折子戏主要有《斩秦英》《包公赔情》《三岔口》《打镇台》《拾玉镯》《顶灯》《扈家庄》《鬼怨·杀生》《徐策跑城》《挂画》《失子惊疯》等40余折。
03、剧团参加了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第八届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第三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陕西省首届乡村戏曲节、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等活动,赢得好评。
编辑 | 刘勇
审核 | 何红星
前方高能

秦腔《忠保国》经典对唱
“庙跟前找了一间空房,地上铺的干草,铺盖卷一展,电热毯一插,就这么睡”,这是罗娜初当演员时下乡住宿的环境,她经常给团里的年轻人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现在条件好得不像啥了,咱要珍惜呢”。还有一段往事,用罗娜的话来说,“是照亮自己的明灯”。
侯官寨的社火闻名长安,罗娜很是喜欢。当年跟着剧团来这里演出,因为晕倒而被观众熟知,也收获了爱心与呵护。“《玉堂春》演到‘三堂会审’,我就感觉头晕目眩,硬撑着演完,大幕都没拉上,我就倒在了舞台上”。被紧急送往诊所的罗娜并无大碍,只是营养不良导致了贫血。大夫一番操作后,罗娜渐渐恢复。“正躺着呢,看戏的爷爷奶奶陆陆续续来到诊所,又是鸡蛋红糖,又是亲切问候,我的眼泪哗得流了下来”。这份情化作了无限的动力,第二天身体好转的罗娜又登上了舞台。正唱着,台下有人喊“那就是昨天演《玉堂春》晕倒的女子,娃唱得美”。顿时,掌声雷鸣般地响了起来。这份情多少年来,一直温暖着罗娜,也促使她在艺术上不断提升自己,只为不辜负!

青年丑角演员韩鹏是陕西礼泉人,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每逢庙会,尤其是农历八月初二在礼泉举行的古庙会,规模很大,奶奶总会带着韩鹏逛会,再给上十几块钱,什么油糕、搅团、棉花糖、摇摇车,“高兴得不要不要的”。跟其他小朋友不同,韩鹏除了吃玩,就是往戏台子钻,看化妆,看服装,眼睛根本停不下来。“我不只看,嘴还很碎,老是问人家这是啥妆,这是啥图案,这道具是干啥用的,惹得人家不耐烦,把我赶出了后台”。之所以从事秦腔表演,韩鹏说最大的功劳应该是爷爷奶奶。因此为了回报这份恩情,他在2019年农历八月初二庙会上演出《忠保国》,“算是报答吧,也算是对村里老人交上的一副答卷”!
“我奶走了,以后她老人家再看不上我演的戏了……”

戏迷认出了张涛,格外兴奋
别看张涛现在是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秦腔名家,小时候的他与秦腔却数次擦肩而过。小学未毕业就被引荐给专业老师,只练了一天功,腿就被拉伤;甘肃武威地区剧团来西安招收学员,张涛顺利通过,背着铺盖卷坐着绿皮火车咣当咣当近30个小时,结果二次考核时被拿下,理由是“倒仓”前途未卜。心灰意冷的张涛并不想回家,“别看当时年龄小,要面子呢,回去丢人”。于是到了一个民营剧团,主管大衣箱,偶尔跑个龙套,“混了半年吧,觉着这样不行,还是得回家”。又是咣当咣当近30个小时,“车上挤得呀,根本没法走动,又没座位,一路站着到家的,饿、渴、困,简直没法形容那种状态”。出站的那一刻,张涛如释重负,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临潼家里,“临潼剧团待了半年,毕竟没接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在西安市艺校招收插班生时就考进去了”。自此,张涛开始了系统的秦腔表演学习,与侯红琴等同班。

演员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没有对秦腔深沉的爱,又如何熬过苦日子,出人头地,成为群众心里的艺术家?“所以说,演员和观众,因为秦腔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形成了鱼和水的关系,彼此需要、双向奔赴。这样良性发展下去,秦腔何愁不繁荣?”


西演·青年团
XIYANQINGNIANTUAN
01、2022 年4月 15 日,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关怀支持下,以西安演艺集团秦腔委培班学员为基础,成立了西安演艺集团青年戏剧团(也称西安演艺集团秦腔青年实验剧团,简称西演·青年团),由何红星担任团长,张涛、王国权担任副团长。为了更好地培养年轻人,剧团聘请了窦凤琴、李东桥、谭建勋、王新仓、屈巧哲、李淑芳 6 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为艺术指导。同时,邀请丁良生、同超等秦腔名家,以及西安演艺集团秦腔传习中心数十位资深专业老师驻团,进行日常教学与艺术指导。
02、建团来,排演了《宝莲灯》《美猴王》《白蛇传》《杨门女将》《生死牌》《哑女告状》《窦娥冤》《清风亭》《游龟山》《打金枝》《双官诰》《十五贯》《周仁回府》《八件衣》《龙凤呈祥》《铡美案》《忠保国》17本大戏。折子戏主要有《斩秦英》《包公赔情》《三岔口》《打镇台》《拾玉镯》《顶灯》《扈家庄》《鬼怨·杀生》《徐策跑城》《挂画》《失子惊疯》等40余折。
03、剧团参加了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第八届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第三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陕西省首届乡村戏曲节、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等活动,赢得好评。
编辑 | 刘勇
审核 | 何红星
猜你喜欢
《卧虎令》的首演之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携手文北一社区共同开展了“戏曲传情润民心·人文碑林绘新篇”慰问环卫工人专场演出活动。临近春节,为那些默默坚守在城市清洁一线的环卫工人们送上精神文化的暖心礼。...
正月初三(1月31日)起至正月初六(2月3日),西演·青年团与齐爱云、张涛、窦凤琴、王新仓、屈巧哲五位梅花奖得主合作将在宝鸡大剧院精彩开唱,带来《焚香记》《双官诰》《周仁回府》《清风亭》四部本戏。...
1月3日,2024年陕西省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大型秦腔现代戏《根据地》全国巡演在铜川大剧院圆满落幕。从秋到冬,近70人团队,日夜兼程跨越万里,从陕西出发,走进广西、江西、贵州、四川、甘肃6个省10个市,10场巡演遇见各地观众两万余人次,将秦腔的慷慨激昂播撒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热烈反馈,为精彩的当代演绎喝彩。...
岷县秦腔协会会员 马玉芳:秦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金蛇献瑞 国韵迎春”2025年岷县第五届秦腔艺术展演,不但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还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传统的文化魅力。第五届秦腔艺术展演,让广大戏迷们真正过了一把戏瘾,喜气洋洋迎新年,观众们沉浸在秦声秦韵中,也跟着台上演员唱起那些脍炙人口的曲调,感受秦腔魅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赓续传统历史文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以多彩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新年氛围,丰富广大群众的节目文化生活,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传承发展。...
《长车行》将在易俗社舞台上持续绽放光芒,将大国工匠精神传递给更多观众,进一步推动秦腔艺术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大型秦腔现代戏《根据地》,取材于党益民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1933年至1935年,陕甘边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土地革命方针,在敌我力量悬殊、环境极为艰苦的情况下,点燃革命烈火,创建和巩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党中央和红军的落脚点的故事。...
12月19日晚,嘉峪关文化馆剧场人头攒动,喜气洋洋。七时三十分,在秦腔戏迷及爱好者热切的期盼中,随着激越的锣鼓声骤然响起,嘉峪关市瑞鸿秦腔剧团演出的《金沙滩》(全本)闪亮登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