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是满腹屈难忍难平
她有屈我有恨将心比心

剧目历史

《桃花庵》,又名《齿痕记》《张才游庵》等,属豫剧传统剧目。民国二十四年(1935),陈素真将自己常演的《卖衣收子》带进了豫声剧院演出,樊粹庭看后为陈素真进行了整理改编,加重了妙善的戏并提高其形象,删去别家、撒瓜子、游庵、生子等情节。
豫剧桃花庵
1937年王镇南也曾为常香玉整理此剧。1942年崔兰田搭班洛阳,饰窦氏,姚淑芳饰陈妙善。1952年,王镇南又删去“争状元”一场。后也成为桑振君大师代表剧目之一。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书生张才三月三西湖望会,一去十二年袅无音讯,其妻窦氏思念丈夫整日幽幽寡欢,望眼欲穿。过街楼偶遇一顽童,相貌酷似张才,便认为义子。无巧不成书,大街又见一卖衣老妪王三思,所卖之物正是其夫离家之时所穿兰衫,追问根由才得知,张才于十二年前已故;悲伤之余,又得知张才望会期间曾与桃花庵尼姑陈妙善有私,并生一男,因庵中无法抚养,遂交于王三思转卖他人。
豫剧桃花庵
窦氏桃花庵访尼,与陈妙善互诉和张才的生离死别之苦,同命相怜,以德报怨,又将妙善接到家中奉养,以了丈夫生前之念。
豫剧桃花庵
数年后,义子高中状元,居家欢喜,王三思也来道贺,才道破状元郎正是妙善所生,张才之遗腹子;磕家团圆,皆大欢喜。

名家介绍

豫剧《桃花庵》是豫剧豫西调名家崔兰田的代表剧目。
崔兰田
崔兰田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六大名旦之一。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她自幼家境贫寒。5岁随父母逃荒至郑州,11岁入太乙班学艺,师从周海水、贾锁学须生,3个月后即能登台演出。开始是和师姐毛兰花同台合演。不久便主演《东吴大报仇》《胡迪骂闫》等须生戏。
崔兰田
1942年出科后,应邀入洛阳楚公民班为头牌主演,与“狗尾巴” “地牤牛” “狗头” “崔照”等豫西名艺人同台演出,后拜豫西名旦张庆官为师改学旦角,进一步深造。1943年冬季在洛阳拜有豫剧皇后、豫剧大王之称的陈素真为师,后自成风格独立称派。1944年赴西安,先后在高成玉和沈子安班领衔主演,活动于西安、宝鸡、灵宝、陕州等地。在樊粹庭先生帮助下,得与常香玉及名小生常景获、名须生曹子道等联袂演出《桃花庵》《贩马记》《蝴蝶杯》《卖苗郎》等剧。
崔兰田
1949年自组兰光剧社,1951年,崔兰田率领“兰光剧社”巡演到安阳,被安阳市政府盛情挽留,从此落脚于此。同年任安阳市人民豫剧团团长。1956年任安阳市豫剧团团长。同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1957年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为师。1959年任安阳市豫剧院院长,先后收张宝英、郭惠兰等为徒。

经典唱词

奴好比梧桐凤良伴不在
奴又比鸳鸯侣谁把俺拆
奴好比芙蓉镜掩了光彩
奴又比孤山鸾鸣声悲哀
为奴夫我懒把那鲜花戴
为奴夫我懒上梳妆台
为奴夫茶不思饭也不爱
为奴夫我昼夜不眠常等待

——(豫剧)《桃花庵·上门楼》窦氏 

一校:姜文政  姜海意
二校:潘英杰
三校:王子健  刘洁坤
一审:张晓明
二审:张   瑶
三审:渠   岩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