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青春力量献上《墙头记》首轮演出

时间:2022-08-04 12:55:31 阅读:
曾经,张木匠爬上墙头给孩子们摘果子;年老之后,两个儿子把需要照顾的他推来推去推上了墙,一堵围墙见证的这个故事,让观众们“笑着笑着就哭了”。

8月2日晚,武汉剧院,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携《墙头记》登陆第十届“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展演现场。对戏迷来说,《墙头记》的故事并不陌生:这个最初由蒲松龄创作的俚曲曾被画成连环画,被拍成电影,并拥有秦腔、姚剧、山东梆子、喇叭戏等多种戏曲表现形式。

黄梅戏演绎《墙头记》,这还是第一次。

有谐趣,又心酸

孝道和爱的题材不会过时

孩子要吃果子,犯得着骑墙上树去摘吗?张木匠说:“只要他们要,就是天上的星星我也摘得!”如此疼爱儿子们,却不料到老成了被嫌弃的负担。长子大乖与次子二乖约定以半月为期轮流供养父亲,却因月份有大小常起争执,结果,因为二乖不开门,大乖索性将父亲架在了二乖家的墙头上……

2日晚,《墙头记》的故事在舞台展开,大乖夫妇与二乖夫妇斗法,王银匠设计让贪财的两个儿子争着奉养的段落因颇为谐趣的表现手法逗得观众发笑,但想起张木匠的境遇和两个儿子的不孝,不少观众又觉得难过。

演出前,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团长、黄梅戏青年表演艺术家程丞接受极目新闻记者专访表示,选择改编《墙头记》,是因为无论是对孝道的思考还是对溺爱的反思都不过时,而张木匠和两个儿子的故事能引发观众共鸣和思索。

有思索,不沉重

全青春班底演绎生活化故事

有思索,但不沉重。《墙头记》从“弃爹”到“争爹”的戏剧设置,大乖、二乖两家人机关算尽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戏剧效应,让观众觉得过瘾。

“轻喜剧是这个戏的特色。”程丞说。选择用黄梅戏演绎《墙头记》,也是因为这个故事生活化的气质与黄梅戏很接近,“除了清新、唯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还有生活化的特点。”她以黄梅戏经典《王小六打豆腐》《夫妻观灯》举例,“它们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因为有生活气息。”

生活化之外,青春感也是黄梅戏《墙头记》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当天登台的6位演员,都是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黄梅戏剧团的“80后”骨干演员。程丞提到,几位即将在今年9月进团的“00后”黄梅戏演员也在排演这出戏,“希望观众能从这台戏里看到我们剧团的青春气息、时尚审美。”

猜你喜欢

新创黄梅戏《安茶的故事》首演成功

黄梅戏《安茶的故事》由祁门县小凤英黄梅戏剧团创排,该剧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创作,讲述了祁门安茶坎坷的历史、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传奇的复兴过程,戏剧充满了感人至深的独特茶事和勤劳质朴的乡土气息,展示了祁门安茶的前世今生。...

游客乐了!黄山之巅唱响黄梅戏

黄山和黄梅戏是安徽两张闪亮的名片,黄梅戏来到黄山演出更能凸显安徽的两黄,这次活动让游客们不仅能感受黄山的风土人情,还能体会传统戏曲的魅力。...
该剧巧妙地将黄梅戏的传统韵味与喜剧元素相结合,通过幽默风趣的剧情和表演,为观众带来一场轻松愉快的观剧体验。观看这部作品,不仅能够欣赏到黄梅戏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黄梅戏《舞衣裳》4.18-19合肥惠民演出

《舞衣裳》作为一出强调内心情感的悲情戏,舞台呈现上在充分体现黄梅戏的剧种特色、地方性的同时,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在不离戏曲本体的基础上,出新、出奇、出美,着力突出该剧的格调,凸显戏曲艺术悲中有喜,喜中见悲,悲喜圆融的情致美,把握处理舞台总体节奏,创造黄梅戏《舞衣裳》的"诗化意象"。...
4月7日、8日,我院在苏州湾大剧院连演两天,为苏州观众送上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其中冯素珍一角由我院国家二级演员赵丽饰演,公主由我院优秀青年演员朱维芳饰演。整台演职员以九零后为主,满台青春气息,燃爆青春舞台!...

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女驸马》与你相约四月

《不朽的骄杨》从杨开慧遵循的“热爱生命,更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切入,以传统黄梅戏曲的风格、现代叙事的手法,用“历史画卷整体展现,分册剖析细节”的形式,以无缝衔接的方式在舞台上呈现了杨开慧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孙娟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向现场观众讲述了黄梅戏与上海的故事:“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成立,1954年由我院改编创作黄梅戏《天仙配》在上海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火爆上海,轰动全国,主演严凤英成为全国皆知的黄梅戏演员。...
“星光灿烂典藏版”《女驸马》中主要角色扮演者,都是当代黄梅戏传承发展的重要开拓者和贡献者。其中九位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被称为“黄梅戏明星班”的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班80届毕业生。这次演出典藏版《女驸马》,是这群同学继2021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为他们专门录制《角儿来了》节目之后的再度相聚。...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