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梅戏走进校园
时间:2022-11-08 20:52:54 阅读: 次 作者:方志庆
作为中国五大地方剧种之一,黄梅戏在安徽省安庆市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如今成为古城安庆市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安庆市宜秀区是黄梅戏表演大师严凤英的故乡,传承和发展黄梅戏艺术成为宜秀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宜秀区教体局精耕校园责任区,全力推进“黄梅戏、书法和武术+学校自选特色项目”等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宜秀区实验小学、大龙山初中、黄梅小学等学校依托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学院等坐落于北部新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小戏迷,向专业院校输送戏曲好苗子,同时,将黄梅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情操,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黄梅戏,喜爱黄梅戏,让黄梅戏教育成为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黄梅戏进校园,我们有方法
走进黄梅小学、叶祠小学等学校校园,大家就能发现在教室内外、楼梯、楼道、宣传栏、花坛等醒目的地方均张贴有反映真善美的黄梅戏故事传说的图文和折子戏的曲谱。校园广播系统从周一到周五早读课前、午间和下午放学后分别分主题播放黄梅戏曲目,既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也让学生熟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夫妻观灯》等经典传统剧目,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哼唱几段。
2016年以来,宜秀区连续多年组织教师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参加由安庆市教体局和安庆市文广新局联合举办的为期4天的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戏曲培训。近两年暑期,组织宜秀区黄梅戏进校园教师培训班,较为系统地学习黄梅戏声腔艺术、主要表演程式等戏曲知识,学唱、排演折子戏,观摩赏析黄梅戏经典戏曲剧目。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宜秀区杨桥镇中心学校等黄梅戏特色学校每学期开设不少于5节戏曲知识课程。为保证开齐开足相关课程,大龙山初中整合安庆市优秀学生社团“快乐星期五”社团,成立了黄梅戏、书画、武术等兴趣小组,每周五下午开设一次社团活动课。学校联系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团委招募的文化志愿者,每月到校开展一次戏曲知识专题培训,组织带领学生参加由市文化馆定期举办的龙宝玲公益黄梅戏课堂。
此外,从2016年起,安庆市政府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组织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和安庆京话艺术剧院等实力较强的文艺团体,采取多种形式进校园演出。宜秀区教体局利用这一利好时机,邀请安庆京话艺术剧院进校园送戏,让全校师生不出校园就能免费观看一场戏曲演出。2018年4月30日至5月2日,由安庆再芬艺术剧院排演的《邓稼先》试演期间,学校团总支带领十余名学生戏曲爱好者走进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观摩演出,全面、深刻感受了邓稼先的家国情怀和戏曲舞台的魅力,使学生在接受思想洗礼的同时,艺术视野更加开阔,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宜秀区教体系统每年暑期还组织一期戏曲体验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到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近距离学习戏曲行当、服饰、道具、脸谱、身段、唱腔、念白等基本戏曲知识,排演1至2段经典戏曲唱段或折子戏等,增强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热情和爱好。
黄梅戏进校园,三年见成效
“自古红豆生南国,如今黄梅始盛开”,自全面开展黄梅戏进校园以来,宜秀区中小学校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师生高雅的兴趣爱好,提升了大家的文明化程度和艺术素养,校园和师生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行为举止更加文明,校园环境更和谐美丽。不少学生还因此走上了学习家乡戏曲,传承黄梅戏的道路。
三年来,先后有10余人被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师选中加以培养,他们也因此成为母校最得力的戏曲文化传播志愿者。宜秀区有3名中小学校戏曲指导教师凭借出色的表现入围“安庆市百名戏曲艺术家进校园”队伍,对口联系其他县区学校的黄梅戏进校园工作。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宜秀区实验小学、大龙山初中、黄梅小学等学校依托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学院等坐落于北部新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小戏迷,向专业院校输送戏曲好苗子,同时,将黄梅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情操,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黄梅戏,喜爱黄梅戏,让黄梅戏教育成为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黄梅戏进校园,我们有方法
走进黄梅小学、叶祠小学等学校校园,大家就能发现在教室内外、楼梯、楼道、宣传栏、花坛等醒目的地方均张贴有反映真善美的黄梅戏故事传说的图文和折子戏的曲谱。校园广播系统从周一到周五早读课前、午间和下午放学后分别分主题播放黄梅戏曲目,既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也让学生熟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夫妻观灯》等经典传统剧目,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哼唱几段。
2016年以来,宜秀区连续多年组织教师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参加由安庆市教体局和安庆市文广新局联合举办的为期4天的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戏曲培训。近两年暑期,组织宜秀区黄梅戏进校园教师培训班,较为系统地学习黄梅戏声腔艺术、主要表演程式等戏曲知识,学唱、排演折子戏,观摩赏析黄梅戏经典戏曲剧目。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宜秀区杨桥镇中心学校等黄梅戏特色学校每学期开设不少于5节戏曲知识课程。为保证开齐开足相关课程,大龙山初中整合安庆市优秀学生社团“快乐星期五”社团,成立了黄梅戏、书画、武术等兴趣小组,每周五下午开设一次社团活动课。学校联系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团委招募的文化志愿者,每月到校开展一次戏曲知识专题培训,组织带领学生参加由市文化馆定期举办的龙宝玲公益黄梅戏课堂。
此外,从2016年起,安庆市政府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组织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安庆黄梅戏艺术剧院和安庆京话艺术剧院等实力较强的文艺团体,采取多种形式进校园演出。宜秀区教体局利用这一利好时机,邀请安庆京话艺术剧院进校园送戏,让全校师生不出校园就能免费观看一场戏曲演出。2018年4月30日至5月2日,由安庆再芬艺术剧院排演的《邓稼先》试演期间,学校团总支带领十余名学生戏曲爱好者走进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观摩演出,全面、深刻感受了邓稼先的家国情怀和戏曲舞台的魅力,使学生在接受思想洗礼的同时,艺术视野更加开阔,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宜秀区教体系统每年暑期还组织一期戏曲体验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到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近距离学习戏曲行当、服饰、道具、脸谱、身段、唱腔、念白等基本戏曲知识,排演1至2段经典戏曲唱段或折子戏等,增强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热情和爱好。

黄梅戏进校园,三年见成效
“自古红豆生南国,如今黄梅始盛开”,自全面开展黄梅戏进校园以来,宜秀区中小学校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培养了师生高雅的兴趣爱好,提升了大家的文明化程度和艺术素养,校园和师生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行为举止更加文明,校园环境更和谐美丽。不少学生还因此走上了学习家乡戏曲,传承黄梅戏的道路。
三年来,先后有10余人被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师选中加以培养,他们也因此成为母校最得力的戏曲文化传播志愿者。宜秀区有3名中小学校戏曲指导教师凭借出色的表现入围“安庆市百名戏曲艺术家进校园”队伍,对口联系其他县区学校的黄梅戏进校园工作。

另外,宜秀区实验小学“快乐星期五”音乐社黄梅戏兴趣小组先后两次登上安庆市中小学生社团文化节展演的舞台,展示了个人风采和大龙山初中黄梅戏进校园的成果。在2019年安庆市戏迷电视大奖赛中获得三等奖;在安庆市第一届青少年黄梅戏电视大赛和安庆市第二届青少年黄梅戏电视大赛中均有出色表现,分别荣获少年组第三名和“微信人气十强”荣誉称号。
黄梅戏进校园,始终在路上
“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正如同学们传唱的那样,黄梅戏进校园活动以来,它俨如一粒顽强的种子,在大龙山初中校园内生根发芽,蓬勃昂扬。
下一步,宜秀区教体局将组织开展校际合作交流,让具有宜秀区中小学特色的黄梅戏走进兄弟县区学校校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虽然目前不少学校还存在师资不足,训练场地不够规范、配套资金还存在短缺等问题,但我们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克服困难,不断前行,传承黄梅戏的道路定会越来越宽广,宜秀区中小学校的特色教育步伐也会越走越坚实。”宜秀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方志庆)
黄梅戏进校园,始终在路上
“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正如同学们传唱的那样,黄梅戏进校园活动以来,它俨如一粒顽强的种子,在大龙山初中校园内生根发芽,蓬勃昂扬。
下一步,宜秀区教体局将组织开展校际合作交流,让具有宜秀区中小学特色的黄梅戏走进兄弟县区学校校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虽然目前不少学校还存在师资不足,训练场地不够规范、配套资金还存在短缺等问题,但我们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克服困难,不断前行,传承黄梅戏的道路定会越来越宽广,宜秀区中小学校的特色教育步伐也会越走越坚实。”宜秀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方志庆)

猜你喜欢
说到黄梅戏,就不能不提到《天仙配》,提到《天仙配》就一定要说一说70年前在上海举办的那场戏曲界盛会。1954年,上海华东区戏曲观摩大会上,黄梅戏《天仙配》迎来的她的高光时刻,连续斩获剧目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等多项荣誉。...
黄梅戏《女国医》由湖北省演艺集团出品,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创作演出,入选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历史题材创作扶持工程项目。...
该剧由竹溪县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创演,力图挖掘并表现出一个几近湮没的革命志士的青春壮举,展现何恐烈士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无所畏惧的革命生涯。全剧通过四个篇章,第一幕《风起云涌》、第二幕《山重水复》、第三幕《黑云压城》、第四幕《义薄云天》,热情讴歌了何恐烈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初心不改与使命担当。...
弦歌琴韵迎新岁,古调新腔唱华章。欢乐喜庆的器乐演奏《百花满园迎新春》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京剧、昆曲、评剧等多个节目闪亮登场。...
黄梅戏《秦香莲》讲述了秦香莲嫁于陈世美后,夫妻恩爱育有一双儿女,但在陈世美进京赶考得中状元后,却被招为驸马,富贵荣华、锦衣玉食,从而狠心的抛弃了妻室儿女。秦香莲千辛万苦带着一双儿女进京寻找丈夫,却遭到陈世美的驱逐甚至追杀。...
本场演出特别邀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梅院军参与演出,同时由国家二级演员、东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梨园戏剧艺术团团长朱秋敏领衔主演,还有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张安泉、协会理事黄贵平等联合主演,阵容强大。...
演出开始前,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副院长潘伟和我校教务处处长、本科生院副院长、本科生院办公室主任武晓君互赠纪念礼品,象征着我校同再芬黄梅的友好合作与不解之缘。...
经典黄梅戏《江姐》特别邀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梅院军参与演出。梅院军舞台形象俊朗、气质儒雅、唱腔纯正、表演潇洒干净,曾获得多届省级戏曲表演奖项,是黄梅戏舞台上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青年演员。...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