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演绎《红丝错》《春江月》获鹏城戏迷喝彩
时间:2023-03-03 13:57:33 阅读: 次 作者:怀宁县黄梅戏剧团
应深圳福田区委宣传部和深圳辰龙黄梅戏主题馆邀请,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一行四十余人于2023年元宵节期间赴深圳福田,为鹏城戏迷奉上两出经典黄梅戏作品《红丝错》和《春江月》。在全体演职人员共同努力下,演出圆满成功。
青年演员挑大梁,剧团专业
能力得展示
本次怀宁县黄梅戏剧团赴深圳演出,是深圳市福田区大型文化季活动的一部分,全团上下无比重视。
为展示剧团青年演员风采,为青年演员提供更多历练机会,本次两场演出均采用“青春版”阵容,主演以90后演员为主,参演演员平均年龄不到25岁。
在过去一年,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青年演员作为直播间主力,收获了百余万粉丝喜爱,此次演出更加受粉丝关注。
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晚上七点半,深圳市福田区星空剧场内高朋满座。现场观众注视着舞台,怀宁团本次赴深圳首场演出即将开始,这一天演出的是轻喜剧作品《红丝错》。
随着舞台灯光渐亮,音乐和锣鼓声中演员登场,专业的道服化和唱腔、动作瞬间吸引了观众。
《红丝错》讲述的是张秋仁、章榴月和薛春林、章榴花两对情侣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因为各种“乌龙”事件闹出不少笑话。
演出中,扮演榴花的青年演员曹明霞以其活泼生动的演绎,快速将观众带入故事情绪中。而由青年演员潘红星扮演的张秋仁,又通过精彩诙谐的表演,引起观众时而伤心,时而大笑。
随着剧情推进,观众情绪也被演员带动这跌宕起伏,每一幕转场时,观众都自发鼓掌表达对演出的认可。
最终,全剧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圆满结局落下帷幕,演员谢幕时全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七八分钟,观众迟迟不愿离场。
元宵节当天,深圳市各地都在上演无人机表演、灯会、潮汕英歌舞、脱口秀等各类活动,但星空剧场内依然聚满了热情的戏迷朋友。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为深圳观众奉上的第二场演出,是经典黄梅戏作品《春江月》,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柳明月为救忠良之后,甘愿背负私生之名,含辛茹苦十八载将孩儿养大。等到孩子成人,高中状元,柳明月又设法帮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待孩子复姓归宗,柳明月独自回到乡下,方与心爱之人相守。
本剧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青年演员朱国霞和国家二级演员白玉华主演,随着剧情推进,情到深处观众不觉默默流泪。
观众席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戏,演到第七场时,一位小朋友对妈妈说:“这个好像电视剧一样。”妈妈抚摸着孩子回答道:“对啊,这就是外婆那时候的电视剧。”
第二场演出同样获得了观众认可,演员谢幕时,观众席叫好声不断。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在得知演出消息后,有粉丝特意从各地赶到剧场观看演出。一位从广东珠海来的粉丝看完两场演出后表示:“过足了瘾,跟直播间完全不一样,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黄梅戏的魅力。”
未能到现场的粉丝家人,则通过主办方的直播观看了演出,第二天演出结束时,多位粉丝还委托他人为演员送上了鲜花,祝贺演出成功。
通过两场演出,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向所有观众展示了一家专业院团的实力,也表明了剧团所有演职人员传承黄梅戏艺术的态度。
不忘初心排戏练功,牢记使命传承经典
随着2022年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在抖音“出圈”,多家兄弟院团也陆续入驻抖音,并开启黄梅戏直播,黄梅戏在短视频媒体热度持续上涨。
面对广大粉丝的热情,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刘丽华时刻提醒自己和剧团演员:“直播让更多人认识了怀宁团,但要想持续获得大家的喜爱,还是要靠过硬的黄梅戏功底。”
正是因为时刻牢记戏曲人的初心,也明白传承黄梅戏经典文化任重而道远,所以大家丝毫不敢松懈。
本次深圳演出计划确定后,剧团和深圳辰龙黄梅戏主题馆团队多次沟通,结合活动主题和观众偏好,最终确定了演出《红丝错》和《春江月》两出剧目。
几个月前,演员就开始复习剧本,练习唱腔和舞台动作。春节前半个月,所有演员早上八点钟就到达剧场,一遍遍、一条条排练作品。
尽管年底的安庆气温常常低于0°C,一天排练下来,演员们衣服却要被汗水湿透几次。在舞台灯光照射下坚持一整天排练,大家的眼睛早已无比干涩。但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好的表演,大家一刻也不敢耽误。
春节后,为了保证演出万无一失,所有演员年还没过完就回到了剧场。黄梅阁的锣鼓声,从正月初五就开始敲响。
2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剧团演职人员抵达深圳。团长刘丽华第一时间组织大家到剧场看场地,讨论演出细节,规划舞台布景。
舞台组完成《红丝错》布景搭台后,全体演员第二天就进场排练,对光对景。当晚所有演职人员工作到十一点,就连最后的谢幕,都迭代了几个版本,才敲定了最终的谢幕方式。
尽管很辛苦,但大家很珍惜这次机会,都希望尽最大可能将问题解决在与观众见面之前,以保证最终观众看到的是最好的演出。
相比于《红丝错》可以提前两天实地排练,《春江月》需要在前一场演出结束并拆台之后,才能完成装台布景。这也就意味着,参与《春江月》演出的演员只有演出当天,不到8小时准备时间。
好在大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到位。元宵节当天,剧场职工刚上班,剧团演职人员就聚集到了剧场,高效完成了所有对光对景和彩排。
尽管最终在舞台上呈现的是短短两个小时的演出,有些演员上台时间只有几分钟,甚至只有几句念白,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的传播需要丰富多彩的形势,但戏曲的传承永远只有一条路——脚踏实地,勤学苦练。
2022年,怀宁县黄梅戏剧团被贴上了“网红剧团”的标签,但无论是央视《一鸣惊人》舞台的演绎,还是此次深圳经典大型黄梅戏作品的演出,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观众:网“红”的基础,是“专业”过硬。
发扬“一棵菜”精神,分工合作呈现精彩演出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本次深圳两场演出,演员谢幕时都只有二十人左右,为什么全团四十多人都要去深圳。
其实,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幕后工作者,在为保障演出效果默默努力着。
司鼓和武场老师的锣鼓声,配合着剧情发展,推动着气氛变化;音乐老师精神高度集中,配合着唱段和念白,一秒不差的播放着音乐;灯光老师的每一束光,舞台明暗的变化,都是演出成功的保障。
服装、化妆老师每次演出要最早来,却最晚走,为演员做好每一幕的造型;为了让来自不同地区的观众都能理解剧情,字幕老师需要实时跟进字幕;每当舞台上灯光暗下来,道具组和舞美组都要十几秒内完成下一场戏的布景,所有工作紧张有序。
即便是舞台上的演员,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主演,在一部戏中,必然有人演配角,有人演反派,有人甚至做“人肉背景”。
本次深圳的两场演出中,国家二级演员也会饰演衙役、打手、媒婆,直播间人气超高的演员也可能只饰演丫鬟侍女,很多人化一个多小时的妆,上台却只有几分钟,甚至连台词都没有。
这种所有人互相配合,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完成一部戏,为观众奉献完美演出的精神,在梨园行被称为“一棵菜精神”。
在“一棵菜”中,菜帮、菜叶、菜心、菜根紧紧抱在一起,就像所有演职人员紧紧抱团,保障演出圆满。
此次剧团赴深圳两场大型黄梅戏剧目演出过程中,演职人员更是身兼多职,仅四十人就完成了平时需要七十多人配合的工作。
无论是此次《红丝错》《春江月》的演出,还是过去和将来怀宁团的每一场演出,掌声不仅属于聚光灯下的演员,也属于参与演出的每一位演职人员。
因为有了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才有了此次演出的圆满成功,我们也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将向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奉献更多精彩的演出。
青年演员挑大梁,剧团专业
能力得展示
本次怀宁县黄梅戏剧团赴深圳演出,是深圳市福田区大型文化季活动的一部分,全团上下无比重视。
为展示剧团青年演员风采,为青年演员提供更多历练机会,本次两场演出均采用“青春版”阵容,主演以90后演员为主,参演演员平均年龄不到25岁。
在过去一年,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青年演员作为直播间主力,收获了百余万粉丝喜爱,此次演出更加受粉丝关注。
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晚上七点半,深圳市福田区星空剧场内高朋满座。现场观众注视着舞台,怀宁团本次赴深圳首场演出即将开始,这一天演出的是轻喜剧作品《红丝错》。
随着舞台灯光渐亮,音乐和锣鼓声中演员登场,专业的道服化和唱腔、动作瞬间吸引了观众。
《红丝错》讲述的是张秋仁、章榴月和薛春林、章榴花两对情侣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因为各种“乌龙”事件闹出不少笑话。
演出中,扮演榴花的青年演员曹明霞以其活泼生动的演绎,快速将观众带入故事情绪中。而由青年演员潘红星扮演的张秋仁,又通过精彩诙谐的表演,引起观众时而伤心,时而大笑。
随着剧情推进,观众情绪也被演员带动这跌宕起伏,每一幕转场时,观众都自发鼓掌表达对演出的认可。
最终,全剧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圆满结局落下帷幕,演员谢幕时全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七八分钟,观众迟迟不愿离场。
元宵节当天,深圳市各地都在上演无人机表演、灯会、潮汕英歌舞、脱口秀等各类活动,但星空剧场内依然聚满了热情的戏迷朋友。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为深圳观众奉上的第二场演出,是经典黄梅戏作品《春江月》,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柳明月为救忠良之后,甘愿背负私生之名,含辛茹苦十八载将孩儿养大。等到孩子成人,高中状元,柳明月又设法帮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待孩子复姓归宗,柳明月独自回到乡下,方与心爱之人相守。
本剧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青年演员朱国霞和国家二级演员白玉华主演,随着剧情推进,情到深处观众不觉默默流泪。
观众席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戏,演到第七场时,一位小朋友对妈妈说:“这个好像电视剧一样。”妈妈抚摸着孩子回答道:“对啊,这就是外婆那时候的电视剧。”
第二场演出同样获得了观众认可,演员谢幕时,观众席叫好声不断。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在得知演出消息后,有粉丝特意从各地赶到剧场观看演出。一位从广东珠海来的粉丝看完两场演出后表示:“过足了瘾,跟直播间完全不一样,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了黄梅戏的魅力。”
未能到现场的粉丝家人,则通过主办方的直播观看了演出,第二天演出结束时,多位粉丝还委托他人为演员送上了鲜花,祝贺演出成功。
通过两场演出,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向所有观众展示了一家专业院团的实力,也表明了剧团所有演职人员传承黄梅戏艺术的态度。
不忘初心排戏练功,牢记使命传承经典
随着2022年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在抖音“出圈”,多家兄弟院团也陆续入驻抖音,并开启黄梅戏直播,黄梅戏在短视频媒体热度持续上涨。
面对广大粉丝的热情,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刘丽华时刻提醒自己和剧团演员:“直播让更多人认识了怀宁团,但要想持续获得大家的喜爱,还是要靠过硬的黄梅戏功底。”
正是因为时刻牢记戏曲人的初心,也明白传承黄梅戏经典文化任重而道远,所以大家丝毫不敢松懈。
本次深圳演出计划确定后,剧团和深圳辰龙黄梅戏主题馆团队多次沟通,结合活动主题和观众偏好,最终确定了演出《红丝错》和《春江月》两出剧目。
几个月前,演员就开始复习剧本,练习唱腔和舞台动作。春节前半个月,所有演员早上八点钟就到达剧场,一遍遍、一条条排练作品。
尽管年底的安庆气温常常低于0°C,一天排练下来,演员们衣服却要被汗水湿透几次。在舞台灯光照射下坚持一整天排练,大家的眼睛早已无比干涩。但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好的表演,大家一刻也不敢耽误。
春节后,为了保证演出万无一失,所有演员年还没过完就回到了剧场。黄梅阁的锣鼓声,从正月初五就开始敲响。
2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剧团演职人员抵达深圳。团长刘丽华第一时间组织大家到剧场看场地,讨论演出细节,规划舞台布景。
舞台组完成《红丝错》布景搭台后,全体演员第二天就进场排练,对光对景。当晚所有演职人员工作到十一点,就连最后的谢幕,都迭代了几个版本,才敲定了最终的谢幕方式。
尽管很辛苦,但大家很珍惜这次机会,都希望尽最大可能将问题解决在与观众见面之前,以保证最终观众看到的是最好的演出。
相比于《红丝错》可以提前两天实地排练,《春江月》需要在前一场演出结束并拆台之后,才能完成装台布景。这也就意味着,参与《春江月》演出的演员只有演出当天,不到8小时准备时间。
好在大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到位。元宵节当天,剧场职工刚上班,剧团演职人员就聚集到了剧场,高效完成了所有对光对景和彩排。
尽管最终在舞台上呈现的是短短两个小时的演出,有些演员上台时间只有几分钟,甚至只有几句念白,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的传播需要丰富多彩的形势,但戏曲的传承永远只有一条路——脚踏实地,勤学苦练。
2022年,怀宁县黄梅戏剧团被贴上了“网红剧团”的标签,但无论是央视《一鸣惊人》舞台的演绎,还是此次深圳经典大型黄梅戏作品的演出,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观众:网“红”的基础,是“专业”过硬。
发扬“一棵菜”精神,分工合作呈现精彩演出
细心的网友会发现,本次深圳两场演出,演员谢幕时都只有二十人左右,为什么全团四十多人都要去深圳。
其实,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幕后工作者,在为保障演出效果默默努力着。
司鼓和武场老师的锣鼓声,配合着剧情发展,推动着气氛变化;音乐老师精神高度集中,配合着唱段和念白,一秒不差的播放着音乐;灯光老师的每一束光,舞台明暗的变化,都是演出成功的保障。
服装、化妆老师每次演出要最早来,却最晚走,为演员做好每一幕的造型;为了让来自不同地区的观众都能理解剧情,字幕老师需要实时跟进字幕;每当舞台上灯光暗下来,道具组和舞美组都要十几秒内完成下一场戏的布景,所有工作紧张有序。
即便是舞台上的演员,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主演,在一部戏中,必然有人演配角,有人演反派,有人甚至做“人肉背景”。
本次深圳的两场演出中,国家二级演员也会饰演衙役、打手、媒婆,直播间人气超高的演员也可能只饰演丫鬟侍女,很多人化一个多小时的妆,上台却只有几分钟,甚至连台词都没有。
这种所有人互相配合,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完成一部戏,为观众奉献完美演出的精神,在梨园行被称为“一棵菜精神”。
在“一棵菜”中,菜帮、菜叶、菜心、菜根紧紧抱在一起,就像所有演职人员紧紧抱团,保障演出圆满。
此次剧团赴深圳两场大型黄梅戏剧目演出过程中,演职人员更是身兼多职,仅四十人就完成了平时需要七十多人配合的工作。
无论是此次《红丝错》《春江月》的演出,还是过去和将来怀宁团的每一场演出,掌声不仅属于聚光灯下的演员,也属于参与演出的每一位演职人员。
因为有了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才有了此次演出的圆满成功,我们也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将向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奉献更多精彩的演出。


猜你喜欢
说到黄梅戏,就不能不提到《天仙配》,提到《天仙配》就一定要说一说70年前在上海举办的那场戏曲界盛会。1954年,上海华东区戏曲观摩大会上,黄梅戏《天仙配》迎来的她的高光时刻,连续斩获剧目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等多项荣誉。...
黄梅戏《女国医》由湖北省演艺集团出品,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创作演出,入选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历史题材创作扶持工程项目。...
该剧由竹溪县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创演,力图挖掘并表现出一个几近湮没的革命志士的青春壮举,展现何恐烈士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无所畏惧的革命生涯。全剧通过四个篇章,第一幕《风起云涌》、第二幕《山重水复》、第三幕《黑云压城》、第四幕《义薄云天》,热情讴歌了何恐烈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初心不改与使命担当。...
弦歌琴韵迎新岁,古调新腔唱华章。欢乐喜庆的器乐演奏《百花满园迎新春》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京剧、昆曲、评剧等多个节目闪亮登场。...
黄梅戏《秦香莲》讲述了秦香莲嫁于陈世美后,夫妻恩爱育有一双儿女,但在陈世美进京赶考得中状元后,却被招为驸马,富贵荣华、锦衣玉食,从而狠心的抛弃了妻室儿女。秦香莲千辛万苦带着一双儿女进京寻找丈夫,却遭到陈世美的驱逐甚至追杀。...
本场演出特别邀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梅院军参与演出,同时由国家二级演员、东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梨园戏剧艺术团团长朱秋敏领衔主演,还有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张安泉、协会理事黄贵平等联合主演,阵容强大。...
演出开始前,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副院长潘伟和我校教务处处长、本科生院副院长、本科生院办公室主任武晓君互赠纪念礼品,象征着我校同再芬黄梅的友好合作与不解之缘。...
经典黄梅戏《江姐》特别邀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梅院军参与演出。梅院军舞台形象俊朗、气质儒雅、唱腔纯正、表演潇洒干净,曾获得多届省级戏曲表演奖项,是黄梅戏舞台上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青年演员。...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