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传颂红色经典之黄梅戏《霜天红烛》

时间:2023-03-27 21:07:25 阅读:
南腔北调秀中华,秀出红色经典风采。博大精深的梨园文化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叙事方式向全世界展露卓然芳华,讲述中国故事。悠悠戏曲韵,浓浓爱国情, 一部部红色戏曲经典, 镌刻着时代的光荣足迹,书写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黄梅戏《霜天红烛》讲述了以黄师兰为代表的教师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坚持办学的感人故事。

“一山复一山,一岭高一岭。学堂遍黄冈,处处读书声。百年老师范,代代铸师魂。初心似红烛,不畏霜天永放光明。”黄冈师范学院大型原创黄梅戏《霜天红烛》以该校红色校史为背景,以百年老校“甘于坚守”为主题,以平凡的“教育梦”助力伟大的“中国梦”。

“聚来一堂清风,散去满天星斗”。偏远闭塞的大别山区,极其简陋的办学条件,一所普通的师范学校演绎着“甘于坚守”、“教育救国”的故事。但描写大革命或抗日战争时期学校教育的剧作很少,百年老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行业特色,用黄梅戏演绎具有剧种特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整出黄梅戏《霜天红烛》以小见大,通过黄师兰在教师岗位奉献一生的经历和事迹为主线,演绎了在经历战乱与炮火,停办与复办后的黄州师范依旧坚守教育的黄师精神,反映了黄师人立德树人、坚守岗位的师范精神,是大别山区百年老师范的一个缩影,是一位与黄州师范生死相依的女教师一生的艺术再现,是一部解密“黄冈基础教育品牌”神话的作品。正是无数个“黄师兰”坚守三尺讲台、奉献毕生心血,才能让“万千红烛遍鄂东,光照山乡到如今。

源于师范、兴于师范、强于师范,正是无数个“黄师兰”坚守三尺讲台、奉献毕生心血,才能让“师范”一直是学校的血脉,一以贯之,从未间断,激励着新时代黄师人红色初心不改,红色信仰不失,红色传统不丢,为“黄师兰”似的每一位奉献者点赞,为他们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点赞。非常感谢关注本期戏曲专题节目《南腔北调秀中华》,下期节目会继续和您一起通过戏曲传颂红色经典。




猜你喜欢

说到黄梅戏,就不能不提到《天仙配》,提到《天仙配》就一定要说一说70年前在上海举办的那场戏曲界盛会。1954年,上海华东区戏曲观摩大会上,黄梅戏《天仙配》迎来的她的高光时刻,连续斩获剧目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等多项荣誉。...
黄梅戏《女国医》由湖北省演艺集团出品,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创作演出,入选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历史题材创作扶持工程项目。...
该剧由竹溪县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创演,力图挖掘并表现出一个几近湮没的革命志士的青春壮举,展现何恐烈士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无所畏惧的革命生涯。全剧通过四个篇章,第一幕《风起云涌》、第二幕《山重水复》、第三幕《黑云压城》、第四幕《义薄云天》,热情讴歌了何恐烈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初心不改与使命担当。...

黄梅戏《天仙配》精彩亮相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

弦歌琴韵迎新岁,古调新腔唱华章。欢乐喜庆的器乐演奏《百花满园迎新春》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京剧、昆曲、评剧等多个节目闪亮登场。...
黄梅戏《秦香莲》讲述了秦香莲嫁于陈世美后,夫妻恩爱育有一双儿女,但在陈世美进京赶考得中状元后,却被招为‌驸马,富贵荣华、锦衣玉食,从而狠心的抛弃了妻室儿女。秦香莲千辛万苦带着一双儿女进京寻找丈夫,却遭到陈世美的驱逐甚至追杀。...

现代经典黄梅戏《江姐》在常平大剧院圆满举行

本场演出特别邀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梅院军参与演出,同时由国家二级演员、东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梨园戏剧艺术团团长朱秋敏领衔主演,还有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张安泉、协会理事黄贵平等联合主演,阵容强大。...
演出开始前,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副院长潘伟和我校教务处处长、本科生院副院长、本科生院办公室主任武晓君互赠纪念礼品,象征着我校同再芬黄梅的友好合作与不解之缘。...
经典黄梅戏《江姐》特别邀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梅院军参与演出。梅院军舞台形象俊朗、气质儒雅、唱腔纯正、表演潇洒干净,曾获得多届省级戏曲表演奖项,是黄梅戏舞台上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青年演员。...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