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芳苑里黄梅香——记市文化馆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团长雍凤荣

时间:2023-08-07 15:41:04 阅读:
雍凤荣女士曾经是滁州市黄梅戏剧团专业演员。她以自己俊秀的扮相,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演技,独特的台风,赢得了许许多多观众的喜爱和赞赏。退休后,她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并为传承黄梅戏这一传统艺术而不懈地忙碌着。回顾她走过的路,可谓是与黄梅戏有着不解之缘。

只因热爱 执着于黄梅戏表演艺术

雍凤荣从小就显露出极高的文艺表演天赋。1976年,她从滁州市定远中学毕业。不久,就被当时的定远县黄梅剧团招为演员,并被选送到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进修班学习。学成归来,她便成为剧团的骨干演员。先后主演了《女驸马》《状元与乞丐》《哑女告状》《五女拜寿》等十几台大戏,受到广泛赞誉。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德艺双馨的雍凤荣调入了当时的滁州市黄梅戏剧团工作。

任何一个成功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光鲜的一面,而忽略其所历经的艰辛和酸楚。作为一名专业的黄梅戏演员,雍凤荣同样如此。

无论是在定远县黄梅剧团,还是在滁州市黄梅剧团,雍凤荣的敬业精神都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一心扑在剧团的演艺事业上,雍凤荣很少能照顾到自己的家庭。一次,剧团要到外地演出。就在离家的前一天,雍凤荣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患肺炎住进了医院。接到家人的电话后,雍凤荣抽空从剧团匆匆赶到了医院。当时孩子正发着高烧,看到她后,不禁伸出小手拉着她说:“妈妈,我好难受,你能多陪我一会儿吗?”雍凤荣摸着孩子滚烫的额头,眼含热泪,点点头说:“嗯,这次妈妈一定好好陪陪你。”可是,为了不耽误外出演出前的最后一次排练,孩子刚睡着后,她就哭泣着偷偷离开了医院,直到一个月后,才从外地回到家。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踏进剧团到退体,由于种种原因,雍凤荣转过行,下过海,离开过舞台,但她抵御住了许多诱惑,不忘初心,始终没有放弃对黄梅戏的热爱。她总是利用一切机会给大家表演黄梅戏,展示黄梅戏的艺术魅力。在那特殊的时期,雍凤荣犹如一面旗帜,引领着一大批黄梅戏爱好者,徜徉在美妙的黄梅艺术之中。

不遗余力 以传承黄梅艺术为己任

论家庭条件,雍凤荣完全不必为生计而操劳。可是,退休后的雍凤荣没有待在家里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她心里时刻挂念的是,如何将黄梅戏这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凭着在滁州市戏曲界的资历和威望,2013年,雍凤荣被滁州市文化馆聘为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团长。为了不负众望,为了黄梅艺术的传承,雍凤荣殚精竭虑,不辞劳苦地工作着。

在新的时代,要想使传统戏曲得以发展和繁荣,墨守成规,抱着老黄历肯定是不行的。雍凤荣深知这一道理。担任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团长后,她大胆尝试,采取了多种改革措施。

雍凤荣首先对艺术团的人员组成进行了调整,选聘了一批德高望重的黄梅戏老艺术家和年轻有潜力的黄梅戏爱好者,作为艺术团的骨干成员,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演员的整体素质。如今,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多名演技精湛,作风正派的人员组成的演艺团队。
其次,雍凤荣还对演出内容进行创新,在继承传统剧目精华的前提下,植入一些现代元素。众所周知,《女驸马》是一出家喻户晓的黄梅戏。考虑到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雍凤荣和她的团队群策群力,对其进行了重新编排和整合,取名为《新视觉<女驸马>》,演出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多小时,缩短为一个多小时。演出结果证明,《新视觉<女驸马>》比传统戏《女驸马》更受观众欢迎。

雍凤荣常说,黄梅戏较其他剧种更具有生活气息,如果演出只局限于“高大上”的城市剧院舞台是不行的,必须走出去,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这样,才能便黄梅戏更有生命力。为此,雍凤荣带领自己的团队,积极参与“社区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非遗进校园、进景区”和“文化志愿进社区、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使黄梅戏的芳芬飘进了滁州市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

为了开阔演员们的视野,提高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的知名度,雍凤荣常常率领自己的团队走出滁州,到省内外更广阔的舞台上参加各种交流演出活动,并多次获奖。

深入滁州市文化馆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你会感受到一种团结和谐的围氛和奋发向上的活力。这无疑与这个团队的领头人雍凤荣的正确领导和人格魅力分不开的。她为人真诚,平易近人,知人善任,尊重人才,凡事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是因为雍凤荣的身上有这么多闪光点,她的团队才会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黄梅艺术之花才会在梅芳苑里绽放得如此艳丽。

由于年龄和其他一些原因,近年来,雍凤荣已很少登上舞台。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培养年轻演员和黄梅艺术的传承上。

2018年,雍凤荣被滁州市工农小学聘为戏曲辅导教师。之后,又分别被滁州市二附小,滁州市紫薇小学等学校聘为戏曲辅导教师。为了把黄梅戏的表演艺术传授给学生,雍凤荣精心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高效利用每堂辅导课。经过她的悉心指导,许多学生在黄梅戏的表演上崭露头角。值得一提的是,由雍凤荣等人创编和辅导的廉政小戏《七品芝麻官》和改编少儿版《六尺巷》新编小戏《特殊的家长会》等节目,分别获得了滁州市教体局戏曲进校园成果展示一等奖。让雍凤荣倍感欣慰的是,这一系列的成果,大大地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黄梅戏的热爱。
雍凤荣是滁州市老年大学戏曲教学副高职教师。利用老年大学课堂这一平台,雍凤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黄梅戏爱好者。许多黄梅戏爱好者在雍凤荣的指导下,在唱腔和演技上已达到了专业水平。他们在各类黄梅戏表演大赛中,屡获大奖。

由于雍凤荣在黄梅戏的传承和普及方面成绩斐然,2019年,她被安徽省黄梅戏爱好者协会聘为副会长。

硕果累累 为弘扬传统文化作贡献

不知不觉,雍凤荣担任滁州市文化馆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团长已十年有余。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已成为滁州市文化馆一张值得骄傲的名片。

在雍凤荣的带领下,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上下一心,不断攀登黄梅艺术的高峰,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在此仅举几例,以飨读者——

2016年,在安徽省皖江八市群艺戏曲大赛中,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荣获银奖。

2017年,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被安徽省文化厅授予优秀文化志愿服务队称号。

2019年,由雍凤荣编导的《王三姐赶集》获第二届皖东民歌大赛一等奖。

在滁州市宣传部举办的两届中青年戏曲大赛中,梅芳苑黄梅戏艺术团选送的演员,均获一等奖。

……

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雍凤荣的眼里满是美好的憧憬。她说,未来,她将一如既往地带领自己的团队,在继承传统黄梅艺术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黄梅艺术的花朵开遍妖娆的皖东大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待着雍凤荣和她的团队在未来的演艺生涯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期待着雍凤荣和她的团队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鲲鹏展翅,越飞越高。(周保松)

雍凤荣(右四)剧照

猜你喜欢

说到黄梅戏,就不能不提到《天仙配》,提到《天仙配》就一定要说一说70年前在上海举办的那场戏曲界盛会。1954年,上海华东区戏曲观摩大会上,黄梅戏《天仙配》迎来的她的高光时刻,连续斩获剧目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等多项荣誉。...
黄梅戏《女国医》由湖北省演艺集团出品,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创作演出,入选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部历史题材创作扶持工程项目。...
该剧由竹溪县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创演,力图挖掘并表现出一个几近湮没的革命志士的青春壮举,展现何恐烈士短暂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无所畏惧的革命生涯。全剧通过四个篇章,第一幕《风起云涌》、第二幕《山重水复》、第三幕《黑云压城》、第四幕《义薄云天》,热情讴歌了何恐烈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初心不改与使命担当。...

黄梅戏《天仙配》精彩亮相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

弦歌琴韵迎新岁,古调新腔唱华章。欢乐喜庆的器乐演奏《百花满园迎新春》拉开整场晚会的序幕,京剧、昆曲、评剧等多个节目闪亮登场。...
黄梅戏《秦香莲》讲述了秦香莲嫁于陈世美后,夫妻恩爱育有一双儿女,但在陈世美进京赶考得中状元后,却被招为‌驸马,富贵荣华、锦衣玉食,从而狠心的抛弃了妻室儿女。秦香莲千辛万苦带着一双儿女进京寻找丈夫,却遭到陈世美的驱逐甚至追杀。...

现代经典黄梅戏《江姐》在常平大剧院圆满举行

本场演出特别邀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梅院军参与演出,同时由国家二级演员、东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梨园戏剧艺术团团长朱秋敏领衔主演,还有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张安泉、协会理事黄贵平等联合主演,阵容强大。...
演出开始前,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副院长潘伟和我校教务处处长、本科生院副院长、本科生院办公室主任武晓君互赠纪念礼品,象征着我校同再芬黄梅的友好合作与不解之缘。...
经典黄梅戏《江姐》特别邀请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梅院军参与演出。梅院军舞台形象俊朗、气质儒雅、唱腔纯正、表演潇洒干净,曾获得多届省级戏曲表演奖项,是黄梅戏舞台上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青年演员。...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