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余彬主演上海昆剧院年度大戏《绣襦记》本月上演

时间:2023-09-13 08:50:52 阅读:
《绣襦记》为明代传奇,作者徐霖(一说薛近兖)。清末时演出的折子戏以小生郑元和、老生郑儋的戏为主,闺门旦李亚仙的戏较少。经“传字辈”传授,上海昆剧团先后串演、抢救继承了部分折子戏,其中以《打子》《教歌》等几出折子戏最为常演。《打子》中老生对穷生,配老生与丑,这其中老生的正统威严与穷生的落魄懦弱形成强烈对比。《教歌》一折除了对白通俗风趣之外,也有许多身段技巧可看,是一出重要的净丑戏。

9月23日(周六),由黎安,余彬主演的昆剧《绣襦记》将在太仓大剧院演出,欢迎广大戏迷前来观看。

剧情简介:常州刺史郑儋之子元和上京应试,狎名妓李亚仙,花尽盘缠,遭鸨儿斥逐,父亲责打,沦为乞丐。亚仙予以收留,激励他发奋读书。后考中状元,两人结为夫妇。

 
昆剧《绣襦记》

演出院团:上海昆剧团

演出时间:9月23日(周六)14:00

演出地点:太仓大剧院

演出票价:全场50元/惠民卡可换票

惠民卡已售罄,可扫码直接在线选座购票
黎安 饰 郑元和
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演员班。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蔡正仁以及周志刚等名师。曾主演《湖楼》《受吐》《拾画叫画》《闻铃》《琴挑》《断桥》《望乡》《百花赠剑》《评雪辨踪》等传统折子戏。主演《景阳钟》《琵琶记》《司马相如》《牡丹亭》《长生殿》《占花魁》《玉簪记》《墙头马上》《紫钗记》《白蛇传》《白蛇后传》《贩马记》《龙凤衫》等多部大型剧目,以及小剧场实验昆剧《伤逝》《草桥惊梦》。曾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昆剧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促进昆剧艺术提名奖”,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榜首),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榜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上海文艺人才基金“优秀文艺人才奖”,2009年度上海“优秀文艺工作者奖”、,2014年上海市文艺家荣誉奖、入选第六届上海文艺艺术奖“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2015年入选上海领军人才,2022年入选文旅部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第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

张伟伟 饰 郑儋
国家二级演员,主工文武老生,师从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周启明、侯少奎、甘明智、陆永昌及著名京剧麒派表演艺术家陈少云老师等。剧目全本《烂柯山》、《邯郸梦》、《十五贯》等,折子戏《搜山打车》、《打子》、《别母乱箭》,《守门杀监》、《酒楼》、《麒麟阁•三挡》、《夜奔》《对刀步战》、《千里送京娘》、《洪母骂畴》等。2016年凭借《嵇康打铁》荣获第三届上海小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七届全国小戏汇演优秀剧目奖、2017年凭借《椅子》荣获俄罗斯戏剧艺术节金萝卜奖。

孙敬华 饰 苏州阿大
国家二级演员,工丑行。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演员班,师承王士杰,屠永亨,后随刘异龙,张铭荣,成志雄,王世瑶学习。主演剧目有《访鼠测字》《借靴》《游街》《扈家庄》《教歌》《议剑》《写状》《渔钱》《挑帘裁衣》等,曾获首届昆剧青年交流汇演“兰花新蕾奖”。

吴双 饰 扬州阿二
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方洋、侯少奎、钟维德、王群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刘泽民,工昆曲净行。主演传统剧目《训子》《刀会》《嫁妹》《山门》《古城会》《花判》《访普》《龙凤衫》,主演大戏《血手记》《西施》《川上吟》《浣纱记传奇》《自有后来人》和小剧场昆剧《椅子》《三勘》。在《司马相如》《班昭》《牡丹亭》《长生殿》《景阳钟》《临川四梦》等诸多大戏中饰演不同行当重要角色。曾荣获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优秀新蕾奖”、全国昆剧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促进昆曲艺术奖”、首届“中国戏曲演唱大赛”红梅金奖、第1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配角奖(榜首)”、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十佳演员”、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2014年入选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青年文学家培养计划。荣获2021年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现为艺术创研部主任、演员。

余彬 饰 李亚仙
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正旦。先后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三届昆剧演员班和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戏曲表演专业。师承表演艺术家张静娴,并得王英姿、朱晓瑜、张洵澎、张继青、沈世华等亲授。代表剧目有《游园》《断桥》《百花增剑》《斩娥》《芦林》等传统折子戏及《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妙玉与宝玉》《班昭》《血手记》《景阳钟》《寻亲记》《狮吼记》等大型剧目。曾获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大赛金奖、第四届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七届“东方旋律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特别奖、第五届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上海市委宣传部“粉墨之星”称号。出版个人首张CD“春色如许”及同名黑胶唱片。现为上海家戏剧家协会员、第二届黄浦区人大代表、第十四届上海市妇女代表。

袁彬 饰 店主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工老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昆曲表演本科专业,师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计镇华,黄小午,周启明,顾兆琳,张世铮,陆永昌,甘明智。常演剧目有:《长生殿•酒楼》、《贩马记•哭监》、《浣纱记•寄子》、《绣襦记•打子》、《长生殿•弹词》、《寻亲记•饭店》、《琵琶记•描容别坟、扫松》、《烂柯山》等。

张前仓 饰 来兴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工文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昆剧表演班,先后师承王士杰、刘异龙等昆曲名家。基本功扎实,嗓音高亢,表演松弛幽默。主演剧目有《孽海记·下山》《牡丹亭·问路》《燕子笺·狗洞》《渔家乐·相梁刺梁》《义侠记·挑帘裁衣》《水浒记·借茶》《艳云亭·痴诉点香》《跃鲤记·芦林》《十五贯·访鼠测字》等传统折子戏。2006年获得第十届戏曲小梅花专业组金奖。

倪振康 饰 钟禄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昆剧表演班,工老生,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黄小午等。主演剧目《长生殿·弹词》、《琵琶记·扫松》、《浣沙记·寄子》、《绣襦记·打子》等。

谭笑 饰 赌棍
国家二级演员,工丑。师承郭新生、昆曲表演艺术家张铭荣、京剧表演艺术家金锡华、2012年拜昆曲表演艺术家刘异龙为师。常演剧目有:《问探》、《下山》、《挡马》、《借扇》、《盗甲》、《偷鸡》、《打花鼓》、《借妻》、《三打白骨精》等,在全本《长生殿》、《景阳钟》、《邯郸梦》、《紫钗记》等剧中也扮演不同角色,颇获好评。曾荣获朱瑾花奖·优秀演员奖。

周亦敏 饰 银筝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工六旦。先后师从梁谷音、乔燕和、倪泓等老师。扮相甜美,嗓音清亮,善于塑造青春活泼的舞台形象。主演剧目有《牡丹亭》、《西厢记》、《墙头马上》《西游记·胖姑学舌》、《孽海记·思凡》、《孽海记·下山》、《钗钏记·相约》、《钗钏记·讨钗》、《烂柯山·泼水》、《白蛇传·断桥》、《白蛇传·游湖》、《凤凰山·百花赠剑》、《跃鲤记·芦林》、《琵琶记·描容别坟》等。

猜你喜欢

三折闺门旦剧目:《红梨记·亭会》《雷峰塔·断桥》《凤凰山·百花赠剑》均得自恩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洵澎老师亲授传承。张洵澎老师看完演出,给予美玲的评价“美玲灵的”,表示对爱徒的喜爱和赞赏,也为“昆昆”满台演员、演奏员点赞。...

江苏省昆剧院《昆曲经典折子戏专场》即将上演

孙晶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2005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净行、老生两门抱。师从赵坚、周志毅、杨才、黄小午、方洋、侯少奎、陈治平、雷子文、姚继焜、顾骏、计韶清等老师;2012年拜方洋为师学习净行;2019年于江苏省“名师带徒计划”拜黄小午老师为师学习老生行。...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大型原创昆剧《汉宫秋》...
从《牡丹亭》《西厢记》到《孽海记·思凡》《宝剑记·夜奔》,从迤逦浪漫的爱情佳作到慷慨悲壮的英雄故事,双方一次次向北大学子展示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搭建起昆曲艺术与青年人的纽带桥梁,以昆腔昆调的水墨雅韵浸润莘莘学子,让古老的昆曲艺术在北大广结知音。如今,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进北大”系列演出已成为讲堂艺术活动中重要的校园文化品牌。 ...

北方昆曲剧院《白蛇传》亮相爱丁堡艺术节

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白蛇传》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上首次亮相,剧场内座无虚席,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观众,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这场东方艺术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
张璐妍,工花旦,师承昆曲名师金采琴,曾受教孙金云、梁谷音、陈明珠、罗艳、傅艺萍、倪泓、钱冬霞等昆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剧目:《春香闹学》《游园》《双下山》《寄子》《思凡》《借茶》《折梅》《拷红》《千里送京娘》等,曾在昆曲大戏天香版《牡丹亭》《彩楼记》《荆钗记》《比目鱼》《湘妃梦》《白蛇传》《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主演昆曲现代戏《半条被子》获湖南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剧目奖”、“田汉表演奖”。...
张璐妍,工花旦,师承昆曲名师金采琴,曾受教孙金云、梁谷音、陈明珠、罗艳、傅艺萍、倪泓、钱冬霞等昆剧表演艺术家,代表剧目:《春香闹学》《游园》《双下山》《寄子》《思凡》《借茶》《折梅》《拷红》《千里送京娘》等,曾在昆曲大戏天香版《牡丹亭》《彩楼记》《荆钗记》《比目鱼》《湘妃梦》《白蛇传》《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主演昆曲现代戏《半条被子》获湖南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剧目奖”、“田汉表演奖”。...
其实,《玉簪记》是一部相当难演的戏。难在何处呢?借用上世纪20年代《申报》一段广告语,那便是:“《玉簪记》中之‘琴挑’‘问病’‘偷诗’三折,词句香艳,情致缠绵,为昆剧正宗,名垂鞠部。演者非口齿清晰,表情细致,则红氍减色,味同嚼蜡。”诚哉斯言!...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