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夏明和单雯领衔主演经典昆曲《1699·桃花扇》5月18日将在南京保利演出
时间:2024-05-09 13:34:36 阅读: 次 作者:南京印象
祭祀祖先庆水官诞
明朝末年的秦淮河畔,
商业发达、交通便利,
才子佳人们的每次擦肩都可能带来
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和复社文人
侯方域便是爱情佳话里广为人知的
一对俊男靓女。
但他们的故事在浓情蜜意之外,
还承载着时代兴亡对每一个人
映照后的悲壮色彩。

即将于5月18日、19日
在南京保利大剧院演出的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昆剧《1699·桃花扇》
就是一部以李香君和侯方域
为主角的明清压卷之作。
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
文学大师余光中担任文学顾问
“双梅”——单雯、施夏明领衔主演
大麦评分9.1
“昆四代”引领“昆五代”
再现中国古典戏剧巅峰之作
红了18年的《1699·桃花扇》
到底有多好看?
明朝末年的秦淮河畔,
商业发达、交通便利,
才子佳人们的每次擦肩都可能带来
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和复社文人
侯方域便是爱情佳话里广为人知的
一对俊男靓女。
但他们的故事在浓情蜜意之外,
还承载着时代兴亡对每一个人
映照后的悲壮色彩。

即将于5月18日、19日
在南京保利大剧院演出的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经典昆剧《1699·桃花扇》
就是一部以李香君和侯方域
为主角的明清压卷之作。
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
文学大师余光中担任文学顾问
“双梅”——单雯、施夏明领衔主演
大麦评分9.1
“昆四代”引领“昆五代”
再现中国古典戏剧巅峰之作
红了18年的《1699·桃花扇》
到底有多好看?
剧情简介
《桃花扇》是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
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侯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结交复社。香君识破阮大铖的圈套,坚决退换妆奁。阮大铖诬告侯方域暗中勾结左良玉背叛朝廷,迫使他逃离南京。
崇祯自缢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重新得势。他们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名桃花扇。
清兵南下,史可法独木难支,清兵长驱直入,南明灭亡。
几经波折,侯、李又得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栖霞山上张道人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桃花扇损裂,侯、李出家入道……
借离合之情,抒兴亡之感
“时代的一粒沙
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不同于以往的阖家欢乐的题材
这场昆剧没有金榜题名、沉冤雪恨
《1699·桃花扇》是一部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
它以乱世离合中一对才子佳人想团圆
而不能团圆的爱情为主线
将一幅山河破碎的历史卷轴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品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展开戏剧冲突,推动剧情的变化发展,又将侯、李爱情巧妙地政治化,融进南明的兴亡斗争。
百年孤本 首次呈现原版结局
《桃花扇》是清朝初期,孔尚任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完成的巨作,可谓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田沁鑫根据孔尚任原作按照演出节奏删节,把44出的戏删减成了6出,但在剧本上没有新编和删改。
江苏省昆剧院遍访全国各大昆剧院团和研究机构,终于从曲谱古籍中找到了康熙时代版本的《桃花扇》谱片断。这极有可能是现存最早版本的演出曲谱。
在近代的《桃花扇》演出史上,《1699·桃花扇》首次呈现了两位痴情人最后撕破桃花扇出家的原版结局。
舞美妆造细节满满
“六朝金粉,十里秦淮”跃然纸上
舞台设计上,将一幅可以代表古时南京繁华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做成三面屏风将舞台包围,各色人物穿梭其间。
镜面式的地面配合光影勾勒多种氛围,相爱之甜蜜、离别之感伤,博弈之激烈、棋局已定之沉静。
天、地、人融合为一体,“戏里有戏,台中套台”,是一次直观的东方美学元素的展现,观众眼前闪过的皆是明媚又充满细节的画面。秦淮河畔的风仿佛吹到了舞台上,带来了无尽遐想。
《1699·桃花扇》的服装在保留传统款式的基础上,将色彩重新进行了设计。昆曲艺术的生旦之淡雅,武将之浓烈……剧中的200多套服装,皆由苏州绣娘倾尽心力用双手绣出……
演员简介

单雯
饰 李香君
领衔主演昆曲大戏《1699桃花扇》《牡丹亭》《玉簪记》《浮生六记》《红楼梦》《南柯梦》《醉心花》《重逢牡丹亭》《西楼记》《西楼记》等。
主要荣誉:
获全国首届“红梅杯”戏曲大赛“金奖”。
获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十佳新秀”奖。
获第五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
获全国戏曲大赛“梨园杯”“一等奖”。
被选入江苏省“五个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被选入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对象。
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戏曲人才”称号。
被评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获“两岸三地《牡丹亭视频大赛》”第一名
领衔主演《1699桃花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领衔主演《醉心花》获首届江苏“紫金京昆艺术节”“表演奖”
领衔主演大戏《醉心花》被选入国家艺术基金巡演项目。
领衔主演《幽闺记》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以及“个人表演奖”,该剧被入选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

施夏明
饰 侯方域
工小生,师从石小梅、蔡正仁、岳美缇、汪世瑜、周志刚、詹国治、钱振荣、王斌、程敏等,2011年拜石小梅为师。
代表剧目:
大戏《1699·桃花扇》《南柯梦》《浮生六记》;折子戏《世说新语·访戴》;原创现代昆剧《瞿秋白》《梅兰芳·当年梅郎》等
传承剧目:《桃花扇》《白罗衫》《玉簪记》及精华版《牡丹亭》等
主要荣誉:
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2021中宣部全国戏曲领军人才
2019中宣部“四个一批”宣传文化青年英才
2016中国文化部青年拔尖人才
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等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座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朝天宫的江宁府学旧址内,直属于江苏省演艺集团, 是从事昆曲艺术研究、创作、表演的专业团体。院长施夏明, 书记肖亚君, 副院 长顾骏、 吕佳庆。
剧院艺术人员由 50 年代从艺的“继”字辈演员和江苏省戏剧学校 67 届、85 届、2004 届、2021届昆剧毕业生组成。他们行当齐全、功底扎实,具有鲜明的南昆艺术风格,真可谓人才济济、 群星荟萃。
剧院在艺术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昆剧《牡丹亭》 《桃花扇》《朱买臣休妻》《血冤》《白罗衫》 《玉簪记》《看钱奴》《绣襦记》《窦娥冤》《小孙屠》《绿牡丹》《1699·桃花扇》《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南柯梦》 等大型剧目成为剧院保留剧 目,曾在国内、海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血冤》《桃花扇》 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1699·桃花扇》和《瞿秋白》先后荣获国家 “ 文华大奖特别奖 ”“五个一工程奖”。近年创作的《梅兰芳·当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 更是在昆曲现代戏的创作中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张继青、张寄蝶、石小梅、胡锦芳、林继凡、黄小午、柯军、孔爱萍、李鸿良、单雯、施夏明先后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胡锦芳、石小梅、柯军获国家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周世琮获“文华导演奖”;柯军、孔爱萍、徐云秀获首届中国昆曲兰花奖“最佳表演奖”;孔爱萍、徐云秀、李鸿良在中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张继青等八位老艺术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 “促进昆曲艺术贡献奖”;龚隐雷、施夏明多次获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施夏明、孙晶获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十佳新秀”。
昆剧幽兰,香飘四海,剧院曾多次赴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 日本、 西班牙、韩国、 印度、芬兰、瑞典、德国、瑞士等国及港、澳、台地区演出、讲学。每逢周六夜在朝天宫的 小剧场, 坚持“兰苑昆曲经典折子戏”演出,赢得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时间:2024年5月18日(周六)19:30
2024年5月19日(周日)14:30
地点:南京保利大剧院•大剧场
门票:180、280、380、480、580、680
时长:180分钟(含中场休息10分钟)
注意:所有观众凭票入场(含儿童)
猜你喜欢
四百多年前,昆曲《牡丹亭》横空问世,用最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最深刻、细腻的情感:一双人、两颗心、三生路。一段浪漫绮梦和生死至情,缠绵四百余年依旧美得动人心魄,成为了我国浪漫主义艺术中一个无可争议的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传承至今。...
1月7日至8日原创当代题材昆曲《李佩先生》将在北京天桥剧场精彩上演,本次演出为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以支持重点剧目演出、培育多元演出空间、搭建线上演艺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努力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如今,北京大学拥有浓厚的昆曲、古琴的传习氛围,由叶朗先生、白先勇先生策划、北大昆曲传承基地开设的《经典昆曲欣赏》课程,已持续十五载,使许多大学生步入昆曲之门。《古琴经典艺术欣赏》课程已持续开设五载,每年都有近百名北大学子由课程工作坊传习古琴。...
12月1日大兴剧院演出昆曲《李佩先生》主演:魏春荣、张媛媛、袁国良、杨帆、翁佳慧、刘志霞、吴思、朱冰贞、陈雨萱、王琛等。...
小剧场昆剧归途由二级演员杨阳执导并主演,巾生名家钱振荣担任指导老师,昆四代实力派演员徐思佳、钱伟、朱贤哲和昆五代优秀青年演员宋博凡共同出演。...
昆曲之浪漫娉婷,在于其词牌之鳞次、曲调之栉比、辞藻之奢华。但当那水磨腔行云流水般滑过,昆曲演员字字珠玑地念,细腻悠远地唱,柔曼婉转的...
《白蛇传》剧情简介:在峨眉山修行千年的白蛇化身白素贞,在青儿的陪伴下,同游西湖。时值清明,西湖下起了潇潇春雨,雨中与许仙相遇,白素贞与许仙互生爱慕,二人成婚。...
清音会由三章构成,第一章为“集贤宾·金陵寻梦”,讲述历史上发生在南京的重要昆曲事件、名人、名作;第二章为“忆王孙·红楼幻梦”,诉说南京孕育的文学巨作《红楼梦》与昆曲的渊源;第三章为“满庭芳·古都新梦”,呈现南京包容并蓄的城市性格与昆曲雅俗共赏的艺术精神交相辉映,以及昆曲在南京的传承与复兴。...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