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少易谈秦腔武戏:只有“文张”不见“武驰”

时间:2022-12-10 13:58:44 阅读:
康少易
​​​​​​​康少易
康少易

武戏是中国戏曲不可或缺的一翼。20世纪50年代,秦腔界能挑武戏大梁的演员就有王秉中、李可易、颜春苓、徐抚民、王蔼民、王仲华、解新民等,随之又出现了刘幼民、张启民、李新华、胡辅胜、肖辅兰、张新华等名家。那时,这批武戏高手敢于“一台两锅下”,京剧秦腔同台上演。西安观众不仅没有异议,反而喜闻乐见。当时,演出的剧目有《还我河山》《吕四娘》《三打祝家庄》《大报仇》《关羽之死》《独木关》《杀四门》《一箭仇》《界牌关》《借扇》《泗州城》,还有真刀真枪的带彩京剧《铁公鸡》《搭子沟》等等。至60年代初,又涌现出何尚达、赵胜乐、王素惠、孙明珠、苏德法、孙菊生、赵春生、张全仁、姚武蔚、樊小鱼、江辉、刘国祥、李箴民、薛庆华、闵景华、刘果易、孙利群、伍泽珠、王成安、康少易、任慧中、王侃中、张宁中等武戏名演员。常演的剧目有《长坂坡》《陆文龙》《三打白骨精》《艳阳楼》《盘肠战》《英雄义》《红珠女》《花蝴蝶》《哪吒闹海》《乾元山》《雁荡山》《挑滑车》《无底洞》《七侠五义》《红石岩》《十三妹》《闹龙宫》《闹天官》《战冀州》《四杰村》等,演员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演出红极一时。更何况当年西安文艺界有艺术大师尚小云坐阵,艺术家王金璐、田中玉等挑梁演出。可想而知,当年西安的文艺景观是何等雄伟壮丽!
​​​​​​​康少易
惜乎进入80年代后,能挑梁演出大武戏的演员廖廖无几,有的大团几乎半个世纪没有演过武戏,直至90年代以来,武戏几乎绝响于戏曲舞台!此情此景,岂不令人痛心!
​​​​​​​康少易​​​​​​​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像东方文化明珠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大放异彩,就在于它集各种表演形式于一体,熔歌唱、说书、武术、杂技、体操于一炉,以综合艺术的形式反映出古往今来复杂纷繁、多姿多彩的社会现象,而武戏在其中更起着“文戏”无法替代的作用。武戏和戏曲绝活,节奏明快,炽烈火爆,观赏性强。有时,它可以冲破不同民族间语言的障碍,就凭那惊人的技艺、精美的造型和炽烈火爆的翻打跌扑在舞台上掀起的狂涛巨浪,就能让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观众都为之震撼、激动,令他们颠倒、疯狂。遗憾的是,现今各戏曲剧团演出的绝大多数剧目只有“文张”,不见“武驰”,好比断了一只手臂的武士一样,残缺得令人目不忍睹。这不能说不是戏曲界的悲哀!这种悲哀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否则,戏曲的艺术质量就要大打折扣,观众渐渐失去全面欣赏戏曲艺术的兴趣,久而久之,恐怕连以表演为主的“文戏”也难以生存了。

猜你喜欢

秦腔电影铡美案在保留传统戏曲剧情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删减与改编,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紧凑流畅。...

九重阳节,秦腔添韵

秦腔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粉墨登场。他们用精湛的演技、高亢的唱腔,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李正华:秦腔老旦艺术的开拓者

李正华由青衣改工老旦后,下功夫研究老旦唱腔,同时推出了不少老旦为主的剧目,从而提升了老旦在秦腔各行当中的地位。...

巩娇浇:秦腔艺苑的璀璨明珠

巩娇浇,主攻闺阁旦和刀马旦,这位西安三意社的国家一级演员,师从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肖玉玲先生,在名师的指导下,她的艺术造诣日益精进。...

激荡在小丘塬上的秦腔

秦腔离我们越来越远,偶尔在抖音里看到一些片段,倍感亲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许会赋予这门古老艺术新的生命力。...

甘肃铁堂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招聘条件 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戏曲专业基础和秦腔表演、乐器伴奏等从业经历;年龄处于18—45周岁,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秦腔演员的苦与甜!

在秦腔《龙凤呈祥》中饰演赵云的张涛,一场戏下来,水衣全部湿透,只说了一句热死了,便坐在一旁闭目养神,等候上场。戏完,年轻演员和张涛聊天,提到了秦腔从业者的苦与乐。...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演员李军梅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并将于今年10月参加在江苏省昆山市举办的2023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为广大戏曲爱好者表演折子戏《白蛇传断桥》和《走雪》。...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