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艺术游宁夏——西北五省秦腔荟萃演出”圆满结束

时间:2025-09-18 09:30:55 阅读:
千年大秦腔,时代新乐章“跟着艺术游宁夏——西北五省秦腔荟萃演出”圆满结束  
由芳馨
今年3月19日至29日,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天水市人民政府曾联合主办了“跟着艺术游甘肃——西北五省戏曲荟萃展演”活动,在天水市掀起了以艺塑旅、以旅促艺的热潮,参演的戏曲艺术家展示了卓越的艺术才华,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了精美的艺术盛宴,其情其景,动人心魄,令人难忘。

为了促进秦腔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跟着艺术游”活动的影响,8月31日至9月4日,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固原市人民政府、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政府再次联合主办了“跟着艺术游宁夏——西北五省秦腔荟萃演出”。该活动在固原市原州区人民广场举行,来自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市易俗社、西安市三意社、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兰州戏曲剧院、宁夏秦腔剧院、西宁艺术剧院、乌鲁木齐市秦腔剧团等八大院团在5天的时间里联袂献上了10场精彩大戏。固原市的人民群众,不论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均数以万计地踊跃观看,再现了人山人海的观演盛况,让人再一次感受到中国戏曲的无穷魅力,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本次活动的参演院团,演出了秦腔的经典剧目与创新作品,从折子戏到大戏到连台本戏,从名家名段展演到新秀风采展示,全方位展现了秦腔艺术的厚重历史与时代新声,充分展现秦腔在不同地区的传承发展成果、地域演绎特色与独特文化魅力,进一步促进了西北五省区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互鉴,奏响了“千年大秦腔,时代新乐章”的主题。

秦腔《三娘教子》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演出
8月31日,西安市三意社倾情演绎的经典作品《杨门女将》,作为本次演出的首场剧目,吸引了上万名观众到场观看。9月1日,乌鲁木齐市秦剧团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敏领衔,带来了《杀庙》《赤桑镇》《三娘教子》《打神告庙》等折子戏,西宁艺术剧院则献上家喻户晓的《窦娥冤》,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9月2日,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表演艺术家侯艳、屈连英、韦小兵、黄瑞妮领衔,演出了获奖无数的《狸猫换太子》上、下本,让无数观众泪洒当场;9月3日,西安易俗社接连上演《夺锦楼》与《白蛇传》两部经典,展示了“古调独弹”的实力;9月4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李娟的加持下,演出了《战场锣鼓》《卖子》《杀庙》《挂画》《打镇台》等折子戏,精彩纷呈;闭幕式上,兰州戏曲剧院则在雨中以传统大戏《出五关》的精彩呈现为此次荟萃演出完美收官。

秦腔《狸猫换太子》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演出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特点突出。除了精彩演出,主办方还组织参演者和相关人员面向基层,深入社会,调研了多个基层文化单位、乡村和企业;正视问题,开拓发展,召开了西北五省秦腔院团工作交流会;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举办了戏剧艺术讲座;缅怀英烈,不忘初心,寻访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地;拥抱历史,展望未来,参观了多处人文历史景观。

—— 8月31日下午,艺术家们来到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村淑珍秦腔文化大院。六十余岁的刘淑珍从小酷爱秦腔艺术表演,热心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自费创办了文化大院。开办以来,文化大院吸收文艺骨干数十人,演出百余场,服务群众过万。刘淑珍对文化的执着和热爱感动了家人和村民,感动了每一个热爱文化的人。如今淑珍秦腔文化大院远近闻名,成为弘扬优秀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打卡地。

艺术家们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小马庄淑珍文化大院调研
9月1日上午,西北五省秦腔院团长工作交流会在固原召开。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副秘书长高扬,甘肃演艺集团副总经理、甘肃秦腔艺术剧院院长马勇,宁夏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宁夏秦腔剧院院长侯艳,副院长任奕,西宁演艺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西宁艺术剧院院长史红刚,乌鲁木齐秦剧团团长于颖龙,特邀嘉宾中国话剧协会副主席、总政艺术局原局长汪守德、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刘玉琴等人出席会议。大家分享、交流工作心得,确定要继续办好“跟着艺术游”活动,开创秦腔发展新路径,创造文旅结合新模式。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专家到宁夏秦腔基层孵化培育基地调研
9月3日,众多艺术家来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地西吉县将台堡。2016年7月18日,习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缅怀英烈,向全党发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新的长征路”的伟大号召。艺术家们向纪念碑敬献了花束,参观了红军会师纪念馆,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红色洗礼,纷纷表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走好新时代文化的长征路。

瞻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地
此次西北五省区秦腔荟萃演出,既是对秦腔这一古老戏曲艺术的传承与致敬,也是宁夏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它不仅唤醒了深植于大众血脉的文化记忆,更搭建起西北区域文化协作、共谋发展的桥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璀璨的光彩。

猜你喜欢

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杨升娟,师承李爱琴及其代表作《周仁回府》,以其俊美潇洒的扮相、高亢清亮的腔音与宽广厚实的音域,得到了广大戏迷的喜爱与认可,有“第九代周仁”的美誉!...
《兴汉图》以公元8年王莽篡位毒杀汉平帝为历史背景,围绕王莽驸马吴汉的家族血仇展开。剧中核心矛盾聚焦于‌忠孝伦理与人性的撕裂‌:吴汉得知父亲被王莽杀害后,被迫在母亲威逼下斩杀妻子王兰英,即王莽之女,最终灭莽扶汉辅佐刘秀复兴汉室。...
本届黄河戏剧节再现一大批经典剧目,如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京剧《凤还巢》、曲剧《梨花情》等,有的剧目是时隔半个多世纪后重现舞台,如豫剧《刘胡兰》,给观众带来久违的亲切感。...
汇报演出在铿锵锣鼓声中拉开帷幕,学员们依次登台,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身段,集中展示了培训期间“唱念做打”的扎实功底与对人物灵魂的精准把握。精选的《忠报国》《蝴蝶梦》《表花》《三滴血》等秦腔经典折子戏轮番上演,慷慨悲壮与诙谐灵动交织,尽显秦腔程式之美。...

工业史诗大戏《长车行》在西安首演

用秦腔老社的百年声腔,为中国工业史镌刻下属于戏曲的精神注脚。导演王群说:“当戏曲开始讲述齿轮与代码的故事,传统艺术就获得了丈量时代的新尺度。这列‘长车’没有终点,因为中国工业永远在创新的路上。”...
秦腔《无字碑》由一级编剧罗周执笔,一级导演张曼君执导,西安三意社社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红琴联袂同为梅花奖得主的李小雄、张涛领衔主演。...
从展现本地特色产业发展的《百合花开》,到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许铁堂》《李时珍传奇》,再到今天这部聚焦乡村振兴的《山楂红遍常家河》,一部部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这些佳作生动地展现了定西人民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为繁荣发展全市文化文艺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秦梅飘香|李小青《马前泼水》老题材新演绎

2019年4月26日晚,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李小青凭借在秦腔《马前泼水》中的精湛演技荣膺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