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院精心挑选了节目,既有《夫妻观灯》《屠夫状元.许婚》等传统花 鼓戏,又有《二进宫》《拾玉镯》等秦腔老戏选场,还准备了商洛花鼓传统本戏《状元与乞丐》。...
《铁胆御史》经过一年来深入挖掘、精心策划,历时数月打磨剧本,以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与时代性,受到行内专家的期待与好评。为了排演好这部作品,扶风县数名在省市有影响、群众中有口碑的文艺工作者踊跃报名、参与其中,希望通过秦腔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打造出一部佳品力作,不断唱响反腐倡廉扶风好声音。...
苏凤丽是西北秦腔界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她在继承传统秦腔旦角唱腔的同时,又对声腔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将肖派委婉缠绵、一唱三叹的演唱风格和敏腔抑扬顿挫、刚柔并济的特点相结合,通过鼻音、脑后音和胸腔共鸣音的巧妙处理,加之最近几年又将京剧程派幽咽婉转、曲折低徊的特点融入秦腔,在演唱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功,形成了“绵里裹针”的声腔特点。...
走向秦腔的艺术之路、一路为我指点方向的,便是在第三届红梅大赛的时候有幸认识了京剧老师——孟庆波先生。孟老师为我编排了《狸猫换太子 ·焚宫》,这出戏曲是庆阳市镇原县刘镜老师在传统秦腔本戏《狸猫换太子》中为李妃创写的一个折子戏,由甘肃省陇剧院关来强老师作曲、孟庆波老师编排。...
期间在演出《忠保国》《铡美案》《天河配》《清风亭》等16场秦腔传统本戏的同时,还演出了自主创排和挖掘整理先后登顶国家级展演活动舞台,斩获多项省级和国家级大奖的大型新编历史剧《许铁堂》、甘派传承秦腔《潞安州》两部优秀剧目以及近两年公司整理复排的《七郎八虎闯幽州》《杨门女将》《狸猫换太子后本》、《杨八姐盗刀》等经典传统剧目,为广大戏迷朋友们奉献了一台台精彩纷呈的戏剧节目和唱段...
舞台上,演员们各个扮相俊俏,形象塑造惟妙惟肖,唱腔老练成熟,韵味十足,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好评,更是让喜欢看秦腔的群众过足了戏瘾,鼓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主演包公的演员张俊民是这台节目的总导演,也是兵团七师曲艺家、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春和日暖百花放,国泰民安万家欢。来自京剧、秦腔、河北梆子、豫剧、评剧、黄梅戏、粤剧、沪剧、壮剧等全国十几个剧种的表演艺术家汇聚一堂,不同剧种节目精彩纷呈,喜迎新年。...
谈及秦腔今后的发展,李梅坦言,戏曲发展依然面临重重挑战,为进一步促进戏曲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必须从戏曲人才培养、创新业态发展和优秀剧本创作几个方面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