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一代宗师魏喜奎逝世26周年纪念
时间:2022-03-23 16:28:19 阅读: 次 作者:北京市曲剧团
26年前的今天,魏喜奎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毕生热爱的北京曲剧艺术。3月23日是魏先生的忌日,北京曲剧事业的接班人将永远怀念这位北京曲剧的一代宗师。
魏喜奎(1926~1996.3.23),自幼随父兄学习乐亭大鼓、唐山大鼓。1938年后,主要在京津一带演出,并享有盛名。她在多年的实践中,在唐山大鼓、乐亭大鼓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奉调大鼓。魏喜奎大师不仅是一位艺术造诣精深的曲艺名家,更是为中华民族戏曲事业开山立派,成就卓著的戏曲大家。新中国成立后,她与曹宝禄、顾荣甫等一起创演曲艺剧,是北京曲剧的主要创始人。几十年来她在众多剧目中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代表剧目有《柳树井》《罗汉钱》《妇女代表张桂容》《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天仙配》《苦菜花》《阎家滩》《方珍珠》《泪血樱花》《巧团圆》《母与子》等。
她的演唱歌喉纯美,感情真挚,高唱低吟运用自如,吐字行腔韵味隽永,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她的演唱艺术是曲艺和戏曲完美结合的典范,味美如甘露,情真似友邻。同时,她广纳众长,融会贯通的大家风格和气质为后代的从艺者树立了典范。
1954年北京市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中获演员一等奖。1957年,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东方歌唱比赛”中荣获金质奖章,成为北方曲艺界荣获国际奖的第一人。曾历任北京解放后历任北京市曲艺工作团副团长,北京市曲艺团副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历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常委。1984年举办曲艺曲剧个人独唱会,同年赴美国参加东方说唱艺术研究会年会。1987年率中国曲艺团赴美国演出,使中国说唱艺术在国际产生影响。1992年3月,应邀赴台湾举办“海峡两岸鼓曲大展”演出,并再几所大学讲课,成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戏曲界正式前往台湾做艺术交流的第一人。
以怹为代表的老一辈曲艺艺术家们所创立的北京曲剧,填补了北京这座古都名城没有本土地方戏的空白,为曲艺艺术走向戏曲艺术这一伟大的艺术成就写下了辉煌的一笔。魏喜奎为了北京曲剧事业做到了奋斗终生。由于她对北京曲剧有着卓越贡献和巨大影响,所以“魏喜奎”三个字曾成为北京曲剧的代名词。
今年适逢北京曲剧剧种定名70周年,我们北京曲剧人在怀念大师的同时,将秉承大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大师的艺术,让我们的北京曲剧生命旺盛的绽放在观众和人民的舞台之上。
撰稿:庭芳
责编:顾曲


1954年北京市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中获演员一等奖。1957年,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在“东方歌唱比赛”中荣获金质奖章,成为北方曲艺界荣获国际奖的第一人。曾历任北京解放后历任北京市曲艺工作团副团长,北京市曲艺团副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历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常委。1984年举办曲艺曲剧个人独唱会,同年赴美国参加东方说唱艺术研究会年会。1987年率中国曲艺团赴美国演出,使中国说唱艺术在国际产生影响。1992年3月,应邀赴台湾举办“海峡两岸鼓曲大展”演出,并再几所大学讲课,成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戏曲界正式前往台湾做艺术交流的第一人。
以怹为代表的老一辈曲艺艺术家们所创立的北京曲剧,填补了北京这座古都名城没有本土地方戏的空白,为曲艺艺术走向戏曲艺术这一伟大的艺术成就写下了辉煌的一笔。魏喜奎为了北京曲剧事业做到了奋斗终生。由于她对北京曲剧有着卓越贡献和巨大影响,所以“魏喜奎”三个字曾成为北京曲剧的代名词。
今年适逢北京曲剧剧种定名70周年,我们北京曲剧人在怀念大师的同时,将秉承大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大师的艺术,让我们的北京曲剧生命旺盛的绽放在观众和人民的舞台之上。
撰稿:庭芳
责编:顾曲
猜你喜欢
申报主角奖:胡优,37岁,国家二级演员,北京市曲剧团领衔主演,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学士学位。李永德,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院外聘教师。...
清华附中上地学校老舍戏剧社的同学们倾情演绎了北京曲剧正红旗下的全剧,该剧是北京曲剧团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文艺精品之作。...
北京曲剧龙须沟剧情简介:解放前的北京龙须沟,是有名的臭沟沿。河的两岸,住满了卖力气的、耍手艺的,各色穷苦的劳动人民。...
届时,将邀请西安三意社社长侯红琴,西演青年团团长何红星,王辅生先生亲传弟子、一级演员李洪刚,梅花奖获得者张涛,西北名丑薛广民参与访谈。...
北京曲剧《黄叶红楼》依托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编创。该剧在小说原著及大量红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设计了“戏中戏”,剪裁了《红楼梦》中的悲剧人物与故事情节,勾勒出一台千古悲剧。...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剧目简介 我出生在旧时代,打小聪明,十五岁去到冥衣铺学了个裱糊匠的手艺,娶妻生子,这辈子图得就是个安分体面。...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以“我”在旧时代坎坷辛酸的人生历程,讲述生而为人的挣扎,启发观众通过本剧观照当下生活,追寻生活的意义。这部以老舍先生同名小说为蓝本改编的剧目,不仅保留了原著的精髓,更通过北京曲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演绎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人生百态。...
演出结束后,现场专家给予了北京曲剧《少年天子》选段打猎高度评价:演出大气磅礴,令人眼前一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