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同名话剧改编,北京曲剧《茶馆》邀您速速入戏!
时间:2025-04-25 16:17:02 阅读: 次 作者:上海美琪大剧院
喝茶听曲儿,京腔京味儿一幕一时代,一曲一风情7月26日-27日,上海美琪大戏院
北京曲剧《茶馆》邀您速速入戏!
老舍经典作品《茶馆》上海站
【演出时间】2025年7月26日-27日 19:30
【演出地点】上海美琪大戏院
【演出票价】680/580/380/280/180
【双人优惠套票】700元(原380元*2)1000元(原580元*2)1200元(原680元*2)
【购票链接】
北京曲剧《茶馆》邀您速速入戏!
老舍经典作品《茶馆》上海站
【演出时间】2025年7月26日-27日 19:30
【演出地点】上海美琪大戏院
【演出票价】680/580/380/280/180
【双人优惠套票】700元(原380元*2)1000元(原580元*2)1200元(原680元*2)

【购票链接】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剧情介绍:《茶馆》本剧根据老舍先生同名话剧改编。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

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然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
什么是曲剧
曲剧是在北京流行的“单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间曲调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戏曲、话剧等表演艺术形式,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剧种,原称曲艺剧。曲剧道白以普通话为基础,吐字清晰,以北京语言独特的声、韵、调为准,突出北京话的风格;其唱腔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音色委婉动听、旋律优美、珠圆玉润;在表演上,没有传统戏曲的程式化,是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
北京市曲剧团是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单一剧种的单一剧团。现已创排演出《茶馆》《四世同堂》《龙须沟》《正红旗下》《烟壶》等200余台剧目。曾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多部剧目获国家艺术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剧团曾携剧目赴德国、俄罗斯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地进行演出,巡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一家大茶馆,一幅时代变迁画卷。该剧融合了曲剧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展示了从清未到抗战胜利后期间中国的历史变迁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以及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京腔京韵传达深刻意韵,茶馆吆喝体味人间百态。2025年07月26日至27日,老舍经典作品《茶馆》上海站与你相约上海美琪大戏院,跨越百年,品时代洪流下的人生百态!
演员:(以出场顺序排序)
王利发:李永德
唐铁嘴:赵浩博
常四爷:彭岩亮
松二爷:胡优
二德子:赵洪春
马五爷:霍 昊
宋恩子:刘勇、刘鹏坤
吴祥子:金龙
小明珠:周凌云
大傻杨:陈志飞
刘麻子:单斌
康六:汪鹏
李三:吴雨昆
秦仲义:李相岿
庞太监:鲍明明
小牛:刘伟
康顺子:王 玉、陈虹菁
王淑芬:颜瑾、崔琬
巡警:佟明达、王子葳
康大力:于志成
老林:翟亚龙
老陈:张京、彭岩亮
大令:倪雷
王大栓:马彬洲
王小花:朱涛
周秀花:王璐
小丁宝:秦玮莉、曹津歌
小刘麻子:单 斌
小唐铁嘴:赵浩博
庞四奶奶:郭曾蕊、宋洁
春梅:滕悦
小二德子:赵洪春
小宋恩子:刘勇、刘鹏坤
小吴祥子:金龙
茶客、伙计、大兵、打手、难民、报童:本团演员
演职人员表:
原著:老舍出品:凌金玉、戴兵
监制:崔迪
制作:彭岩亮
改编:王新纪、顾 威
导演:顾威
作 曲、艺术
顾问:戴颐生
配器:胡海林 戴颐生
舞美设计:岑宝山、黄少飞
艺术指导:张绍荣
灯光设计:周正平、刘贺
服装设计:景春春、王 燕
化妆设计:王惠玲、吴 瑕
音效设计:刘振平、张复跃
音响设计:张复跃
道具设计:丁祥宁、满恒山
指挥:苏杰、盛年华副
导演:王翼、池骋
舞台监督:王 峰
场记:冯小成
剧 务:鲍明明
乐队:本团乐队
舞美:本团舞美队
*剧照为往期剧照实际阵容以现场演出为准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
什么是曲剧
曲剧是在北京流行的“单弦牌子曲”及北方民间曲调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戏曲、话剧等表演艺术形式,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剧种,原称曲艺剧。曲剧道白以普通话为基础,吐字清晰,以北京语言独特的声、韵、调为准,突出北京话的风格;其唱腔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儿,音色委婉动听、旋律优美、珠圆玉润;在表演上,没有传统戏曲的程式化,是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
北京市曲剧团是全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单一剧种的单一剧团。现已创排演出《茶馆》《四世同堂》《龙须沟》《正红旗下》《烟壶》等200余台剧目。曾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多部剧目获国家艺术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剧团曾携剧目赴德国、俄罗斯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地进行演出,巡演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一家大茶馆,一幅时代变迁画卷。该剧融合了曲剧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展示了从清未到抗战胜利后期间中国的历史变迁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以及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京腔京韵传达深刻意韵,茶馆吆喝体味人间百态。2025年07月26日至27日,老舍经典作品《茶馆》上海站与你相约上海美琪大戏院,跨越百年,品时代洪流下的人生百态!
演员:(以出场顺序排序)
王利发:李永德
唐铁嘴:赵浩博
常四爷:彭岩亮
松二爷:胡优
二德子:赵洪春
马五爷:霍 昊
宋恩子:刘勇、刘鹏坤
吴祥子:金龙
小明珠:周凌云
大傻杨:陈志飞
刘麻子:单斌
康六:汪鹏
李三:吴雨昆
秦仲义:李相岿
庞太监:鲍明明
小牛:刘伟
康顺子:王 玉、陈虹菁
王淑芬:颜瑾、崔琬
巡警:佟明达、王子葳
康大力:于志成
老林:翟亚龙
老陈:张京、彭岩亮
大令:倪雷
王大栓:马彬洲
王小花:朱涛
周秀花:王璐
小丁宝:秦玮莉、曹津歌
小刘麻子:单 斌
小唐铁嘴:赵浩博
庞四奶奶:郭曾蕊、宋洁
春梅:滕悦
小二德子:赵洪春
小宋恩子:刘勇、刘鹏坤
小吴祥子:金龙
茶客、伙计、大兵、打手、难民、报童:本团演员
演职人员表:
原著:老舍出品:凌金玉、戴兵
监制:崔迪
制作:彭岩亮
改编:王新纪、顾 威
导演:顾威
作 曲、艺术
顾问:戴颐生
配器:胡海林 戴颐生
舞美设计:岑宝山、黄少飞
艺术指导:张绍荣
灯光设计:周正平、刘贺
服装设计:景春春、王 燕
化妆设计:王惠玲、吴 瑕
音效设计:刘振平、张复跃
音响设计:张复跃
道具设计:丁祥宁、满恒山
指挥:苏杰、盛年华副
导演:王翼、池骋
舞台监督:王 峰
场记:冯小成
剧 务:鲍明明
乐队:本团乐队
舞美:本团舞美队
*剧照为往期剧照实际阵容以现场演出为准
猜你喜欢
4月8日,这一天对于镇平的戏迷来说,是一场期待已久的戏曲盛宴。下午两点半,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鲁镇》一剧准时开演。舞台上,演员们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将剧中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
曲剧《信仰》(根据唐栋、蒲逊话剧《共产党宣言》改编)描写上世纪20年代的大革命时期,一个共产党员坚定信仰,为改变祖国命运,解放人民大众而不惜一切的动人故事。1927年,蒋介石背信弃义,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曲剧《鲁镇》以祥林嫂两次不幸婚姻为主线,批判了封建社会“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普通妇女的压迫与摧残。在经典原著故事的基础上,将鲁迅笔下众多的典型人物集中在鲁镇,刻画了一个病态社会里的众生相,从而强化了祥林嫂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深刻揭示了“病态环境里,人人都是受害者”的主题。...
北京曲剧《九重阙》以时间为轴穿越“清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人生四季。剧情讲述纳兰性德与康熙皇帝的君臣恩义、手足情谊,与青梅竹马、结发妻子、红颜知己的爱怨离殇,铺展“纳兰词”中深蕴的文学图景。...
老舍经典作品《四世同堂》将以舞台演绎,带你感受经典文学作品,其内涵之丰富、情感之深刻、艺术之精湛,品味那个时代人们的悲欢离合和家国情怀。...
一声京腔京韵的吆喝,一碗八仙桌上的老裕泰茶。在—众茶客的合唱、轮唱和对唱中,仿佛一下就置身于清末京城茶馆里。京味十足的演唱,勾勒出形形色色茶客的面貌,转瞬沉浸于老北京大茶馆的热闹兴旺的市井气氛。...
此次演出单位襄阳曲剧传承中心(原枣阳市曲剧团),在戏曲领域成绩斐然,连续多年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先进剧团”称号,曾创作演出曲剧《刘秀还乡》、曲剧《李豁子离婚·洞房》、历史传奇剧《九连墩》等多部优秀剧目。...
北京曲剧《龙须沟》改编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同名作品,以京腔京韵的表现方式讲述了解放前后“龙须沟”大杂院居民的生活变化,是一部歌颂党和人民政府的现实主义作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