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圆满亮相爱丁堡艺穗节,让世界听见北京声音!
时间:2025-08-13 21:35:10 阅读: 次 作者:北京市曲剧团
北京曲剧
我这一辈子
北京曲剧小剧场作品
《我这一辈子》
圆满亮相2025爱丁堡艺穗节
再次成功圈粉海外!
向全球观众传递中国传统艺术魅力
北京曲剧圈粉海外
展示中国传统魅力
我这一辈子
北京曲剧小剧场作品
《我这一辈子》
圆满亮相2025爱丁堡艺穗节
再次成功圈粉海外!
向全球观众传递中国传统艺术魅力
北京曲剧圈粉海外
展示中国传统魅力
2025年7月30日-8月3日,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圆满亮相英国爱丁堡艺穗节。

关于爱丁堡艺穗节
爱丁堡艺穗节(The Fringe)是一个为期三周的表演艺术节,每年八月在爱丁堡举行。其历史可追溯至1947年,当时有八个剧团未经邀请便来到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进行演出。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是二战后为庆祝并丰富欧洲文化生活而创立的项目。尽管这些表演者并未被列入国际艺术节的正式节目,但他们仍坚持在艺术节的边缘地带上演自己的剧目,由此诞生了“艺穗节”这一名称。这一自发性艺术运动萌芽以来,数百万人涌向爱丁堡艺穗节,参与创作并欣赏各类艺术形式。
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表演者效仿这一模式,1958年,为回应这一日益壮大的趋势,艺穗节协会应运而生。该协会正式确立了这一表演群体的存在,为艺术家提供信息,出版艺穗节节目手册,并设立中央票务中心。

当京腔京韵的悠扬唱腔回荡在爱丁堡的上空,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为2025爱丁堡艺穗节献上了一曲震撼心灵的东方戏剧华章。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在爱丁堡艺穗节的精彩亮相,让世界观众读懂了“中国故事”的温度与力量。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在爱丁堡艺穗节上演出了精炼的50分钟浓缩版。这部改编自老舍经典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成功跨越了文化差异,赢得了广泛赞誉。不仅现场观演的海外华人观众深感亲切与自豪,外国戏剧艺术家、评论家以及众多留学生群体也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展现了北京曲剧强大的国际感染力和艺术共鸣。
再次“出海”
传统审美圈粉世界观众
本次演出是继2024年10月,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在韩国光州第28届BeSeTo(中韩日)戏剧节成功上演后的第二次“出海”,再次赢得了海外观众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自2022年首演以来,该剧已演出60余场,所到之处均引发观演热潮。"老舍经典+北京唯一地方戏"的黄金组合影响力,通过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塑造出一个饱含人性温度的小人物故事。北京曲剧首次登陆英国爱丁堡舞台取得圆满成功,让世界听到了北京声音,标志着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在国际艺术平台的重要突破。
8月繁星戏剧村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
我们北京见!
2025年“北京故事”
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
演出时间
2025年8月22-23日19:30
演出地点
繁星戏剧村
购票方式

剧目简介
“我”打小聪明,十五岁学了个裱糊匠的手艺,娶了妻、生了子,这辈子图得就是个安分体面,谁承想媳妇被师哥拐跑了。时移世变,我的手艺也没了用武之地。当了巡警,本以为能走上正道,可这日子总好像有个窟窿,见天儿地往下出溜......我就这样苦熬苦奔,年复年年。儿子福海为了多挣两块钱去了外地,病倒了,我花光了最后的积蓄去运灵。茫茫大雪中,我怀中竟仿佛又是幼小的福海,我抱着他,向那个旧时代报以最沉重的哂笑,这笑似一阵飓风,席卷出一个光明的新世界。
猜你喜欢
实验昆曲石头记由北方昆曲剧院倾力打造,以曹雪芹旷世巨著《红楼梦》为灵魂之源,融合传统与实验、叙事与意象。...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剧目简介 我出生在旧时代,打小聪明,十五岁去到冥衣铺学了个裱糊匠的手艺,娶妻生子,这辈子图得就是个安分体面。...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以“我”在旧时代坎坷辛酸的人生历程,讲述生而为人的挣扎,启发观众通过本剧观照当下生活,追寻生活的意义。这部以老舍先生同名小说为蓝本改编的剧目,不仅保留了原著的精髓,更通过北京曲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演绎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人生百态。...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改编自老舍先生同名小说,以我在旧时代坎坷辛酸的人生历程,真切地表现出陈腐动荡的旧社会背景下,底层小人物无力把握和改变自己命运的悲哀。...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