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剧种命名70周年庆祝大会将举行
时间:2022-08-05 10:30:59 阅读: 次 作者:吴华
8月5日晚,北京曲剧剧种命名70周年庆祝大会将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当晚7:30中国艺术报微信视频号将全程进行直播。
庆祝大会上,北京曲剧功勋作曲家戴颐生、曲剧表演艺术家许娣与徒弟王玉将深情讲述70年前北京曲剧的诞生历程。
届时,电视制片人、导演、主持人孔洁还将与老一辈曲剧表演艺术家莫岐、韩新民、许娣、张绍荣、王晓莉、赵国来、盛国生、卢雪文等以访谈的形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溯北京曲剧70年的发展历程。
70年的发展历程,为北京曲剧留下了一大批经典和代表性作品。在当晚举办的活动中,北京曲剧《茶馆》选段“大茶馆”、《北京人》选段“便宜坊”、《啼笑因缘》选段“四季相思”、《正红旗下》选段“过年”、《烟壶》选段“奔天边”、《黄叶红楼》选段“少年有梦”、《茶馆》选段“走马灯”、《喝面叶》选段“摘豆角”、《龙须沟》选段“大门帘”以及歌曲《祝福您,北京曲剧》等都将精彩上演。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北京曲艺艺人以“唱新演新”的演出,表达了翻身做主人的欣喜和对党的感激。老舍先生更是不辞辛苦,数次到前门小剧场观看演出,并拿出了创作的剧本《柳树井》以供演出。1952年,《柳树井》成功演出,老舍先生正式定名为“曲剧”,为了突出北京的地域特色,还在“曲剧”前面特意加上了“北京”两字,从此北京就有了自己的地方剧种“北京曲剧”。
当年在周恩来总理、彭真市长的关心关怀下,为了曲剧更快发展,有关部门决定在广德楼旧址上修建小型戏院,定名为“前门小剧场”。曲剧创始人魏喜奎等先辈欣喜若狂,纷纷到工地充当泥瓦小工,1954年剧场竣工。
1957年4月,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十国后回京,直接来到剧场(现广德楼),并亲自购票入场,观看了北京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演出结束,周总理亲切接见了魏喜奎、李宝岩、顾荣甫等演员。随后,剧团又推出《啼笑因缘》,仅容400名观众的小剧场不能满足要求,彭真市长再次把可容千人的西单剧场拨给北京市曲剧团使用。
北京曲剧诞生以来,先后创作推出200余台剧目,书写了曲剧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的70年;记录了曲剧立足京味、艺术日臻成熟完善的70年;同时也是一代代北京曲剧人,将曲剧事业发展与个人奋斗紧密相连的70年。伴随一段精粹经典优秀剧目的视频,《柳树井》《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箭杆河边》《珍妃泪》《少年天子》等作品选段精彩上演,再次把人们带回到了北京曲剧70年发展历程的一幕幕温热场景中。
曾经于上世纪90年代连续推出《烟壶》《龙须沟》《茶馆》《黄叶红楼》而掀起一股“曲剧现象”的一代艺术家,感恩曾经开创北京曲剧、曾经手把手传艺解惑的曲剧先辈,感叹激情奋斗的青春。许娣、张绍荣、赵国来、王晓莉、盛国生、卢雪文等曲剧艺术家竞相亮嗓,《烟壶》《龙须沟》《茶馆》《黄叶红楼》等名剧佳段荟萃一堂。
8月6日起,在长安大戏院将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北京曲剧剧种命名70周年老舍经典剧目展演”。除了将连演3场《茶馆》,将先后上演北京曲剧《正红旗下》《四世同堂》《方珍珠》《骆驼祥子》《龙须沟》《离婚》以及京味话剧《老张的哲学》。
庆祝大会上,北京曲剧功勋作曲家戴颐生、曲剧表演艺术家许娣与徒弟王玉将深情讲述70年前北京曲剧的诞生历程。
届时,电视制片人、导演、主持人孔洁还将与老一辈曲剧表演艺术家莫岐、韩新民、许娣、张绍荣、王晓莉、赵国来、盛国生、卢雪文等以访谈的形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溯北京曲剧70年的发展历程。
70年的发展历程,为北京曲剧留下了一大批经典和代表性作品。在当晚举办的活动中,北京曲剧《茶馆》选段“大茶馆”、《北京人》选段“便宜坊”、《啼笑因缘》选段“四季相思”、《正红旗下》选段“过年”、《烟壶》选段“奔天边”、《黄叶红楼》选段“少年有梦”、《茶馆》选段“走马灯”、《喝面叶》选段“摘豆角”、《龙须沟》选段“大门帘”以及歌曲《祝福您,北京曲剧》等都将精彩上演。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北京曲艺艺人以“唱新演新”的演出,表达了翻身做主人的欣喜和对党的感激。老舍先生更是不辞辛苦,数次到前门小剧场观看演出,并拿出了创作的剧本《柳树井》以供演出。1952年,《柳树井》成功演出,老舍先生正式定名为“曲剧”,为了突出北京的地域特色,还在“曲剧”前面特意加上了“北京”两字,从此北京就有了自己的地方剧种“北京曲剧”。
当年在周恩来总理、彭真市长的关心关怀下,为了曲剧更快发展,有关部门决定在广德楼旧址上修建小型戏院,定名为“前门小剧场”。曲剧创始人魏喜奎等先辈欣喜若狂,纷纷到工地充当泥瓦小工,1954年剧场竣工。
1957年4月,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十国后回京,直接来到剧场(现广德楼),并亲自购票入场,观看了北京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演出结束,周总理亲切接见了魏喜奎、李宝岩、顾荣甫等演员。随后,剧团又推出《啼笑因缘》,仅容400名观众的小剧场不能满足要求,彭真市长再次把可容千人的西单剧场拨给北京市曲剧团使用。
北京曲剧诞生以来,先后创作推出200余台剧目,书写了曲剧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的70年;记录了曲剧立足京味、艺术日臻成熟完善的70年;同时也是一代代北京曲剧人,将曲剧事业发展与个人奋斗紧密相连的70年。伴随一段精粹经典优秀剧目的视频,《柳树井》《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箭杆河边》《珍妃泪》《少年天子》等作品选段精彩上演,再次把人们带回到了北京曲剧70年发展历程的一幕幕温热场景中。
曾经于上世纪90年代连续推出《烟壶》《龙须沟》《茶馆》《黄叶红楼》而掀起一股“曲剧现象”的一代艺术家,感恩曾经开创北京曲剧、曾经手把手传艺解惑的曲剧先辈,感叹激情奋斗的青春。许娣、张绍荣、赵国来、王晓莉、盛国生、卢雪文等曲剧艺术家竞相亮嗓,《烟壶》《龙须沟》《茶馆》《黄叶红楼》等名剧佳段荟萃一堂。
8月6日起,在长安大戏院将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北京曲剧剧种命名70周年老舍经典剧目展演”。除了将连演3场《茶馆》,将先后上演北京曲剧《正红旗下》《四世同堂》《方珍珠》《骆驼祥子》《龙须沟》《离婚》以及京味话剧《老张的哲学》。

猜你喜欢
申报主角奖:胡优,37岁,国家二级演员,北京市曲剧团领衔主演,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学士学位。李永德,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院外聘教师。...
清华附中上地学校老舍戏剧社的同学们倾情演绎了北京曲剧正红旗下的全剧,该剧是北京曲剧团根据老舍先生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文艺精品之作。...
曲剧《义烈女》是一部由樊粹庭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最早名为《义烈风》,首次演出于1935年。该剧讲述了书生庄鸿文因家庭变故逃至荥阳,遇到了塾师童继善的女儿童玉珊,两人产生了爱情。...
为了向北京的戏迷朋友们更好的展现我们这出戏,《胡光山色》剧组这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团队,怀着对河南曲剧艺术的炽热深情与尊崇敬畏,全身心投入到紧张排练之中。...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毛胜利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警醒,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
《鲁镇》由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创排,根据鲁迅的《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等多部作品改编。该剧通过独特的视角与巧妙的构思,将鲁迅笔下的众多人物集中在鲁镇上,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让不同的人物展开时空对话,多线交织、虚实结合,刻画了一幅众生相。...
曲剧《鲁镇》深度挖掘了鲁迅笔下的众多经典元素,将鲁镇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搬上了戏曲舞台。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百态与人性的复杂。...
北京曲剧《文天祥与忽必烈》南宋王朝在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金戈铁马暴虐下崩溃瓦解。时为宋相的文天祥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不甘屈辱而率乡勇义士誓死捍卫尊严和家园,却因寡不能敌被俘押往元大都,路过故乡欲首丘报效却未能遂愿。...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