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原味曲剧魂 砸摸半世人生味

时间:2025-07-01 20:25:03 阅读:
我越来越爱听河南戏。

近来颈肩疼痛厉害,医生交代,少低头,多运动。遵从医嘱,我暂停了坚持多年的每日朗读和写字——这些需要低头的习惯和动作,工作之余游走在春光里,甩胳膊,扭脖颈,嗅香樟树散发的清凉和石楠的腥涩,观河道里乐此不疲的捕鱼者。一个人独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当驻足河道木廊活动颈肩时,感觉要有合适节奏的音乐相伴才更舒服。

我从小就喜欢听戏,八十年代父亲斥巨资购买了双卡录音机,循环播放常香玉,马金凤等名家的经典演唱曲目,听的多了还能哼上几句呢。那就在抖音搜河南戏曲名家唱段吧,来配合我活动颈肩的锻炼。经过筛选,试用,我发现“李豁子—清早起来去拾粪”这段唱腔的韵律和音乐特色特别适合我摇头晃脑、抡胳膊,耸肩。因此《李豁子——清早起来去拾粪》成了我锻炼颈肩的保留曲目。

事实上,《李豁子离婚》——那段“清早起来去拾粪”就出自其中,这部剧早年间我并不喜欢,因为我觉得它太土气,简直是土的掉渣。 二十年前,坐在我对面的一位同事对此曲目情有独钟,他能完整的唱出“豁子闻听把脚跺”“清早起来去拾粪”“孙氏女未曾开言珠泪滚滚”……等全部唱词,课间他常常来上一段,我一方面佩服他的超强的记忆力,一方面不理解他为何对此剧如此痴迷。

在听《李豁子离婚》的这些天里,我似乎找到了当年那位同事痴迷热爱《李豁子离婚》的答案。因为我也越来越喜欢上了这部戏。今天,我年过半百,才完整的听了《李豁子离婚》这部剧,才真正品味出它独特的韵味。抛开《李豁子离婚》这部戏的主题,思想,情节等,这部戏深入人心的密码,恰恰在于我以为‘土的掉渣’的语言——那根植于南阳大地的方言,以及方言背后承载的民间智慧、乡土情感和人生况味。
曲剧李豁子离婚
《李豁子离婚》的唱词采用了原汁原味的乡土表达,可以说方言是这部剧的“灵魂”。李豁子一张嘴就是“咋整”“不中”“白闹了”,“鳖形”“鳖孙”这些词汇不是编剧刻意编造的,而是南阳人日常说话的方式。 譬如"白闹了"(别闹了),“白”正是“不要”的二字的自然合音,老百姓在长期口语交流中形成的省音现象,使得语言比书面语更鲜活生动。

这部剧里,巧妙运用了南阳方言里的民间智慧,谚语、歇后语等。 李豁子吵架时甩出一句“强扭的瓜不甜”,短短六个字,既是道理,又是无奈,还带着自嘲。其他如“露水夫妻不长久”“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为人不干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等俗语,则浓缩了老百姓对婚姻、生活的朴素认知。 骂人的话里藏着人情世故,李豁子骂妻子“浪摆精”,看似粗俗,但仔细琢磨,这种骂法其实是一种情绪宣泄,在剧中李豁子骂完反而能冷静下来谈正事。

二十岁时听,只觉得李豁子滑稽可笑;五十岁后再听,话里话外浸透的都是辛酸、无奈与妥协。这才明白,年轻时听的是故事的表象,中年后咂摸出的才是人生的况味。比如他念叨“半路夫妻难到头”,年轻时不懂,只有人过中年,经历多了,才明白其中的沧桑。这部剧就像一坛老酒,年轻时喝不出味道,年纪大了才品得出它的醇厚。

这部剧记录了正在消失的语言。普通话的普及,很多剧中的词汇(如"胰子"指肥皂、"夜儿"指昨天)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用了,这部剧成了方言的"活档案"。就像我们保护古建筑一样,方言剧也是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的孩子可能听不懂李豁子的话,但通过这部剧,他们能知道爷爷奶奶那一辈人是怎样说话、怎样思考,怎样交流的。方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在今天要更好地传承下去。

《李豁子离婚》的魅力,就在于它用最地道的南阳话,讲最真实的中国乡土故事。五十岁后重听,你会发现它不再只是一出戏,而是一幅活生生的民间风情画,一首用方言写成的生命诗。

猜你喜欢

永庆升平2024德云社甲辰年纲丝节系列演出“粉墨氍毹”之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暨德云曲剧团成立庆典演出...
10月8日晚,北京曲剧《“无才”拾金》圆满完成演出,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观看演出,集团艺术生产管理部部长贺丽佳,北京市曲剧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戴兵及北京市曲剧团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崔迪陪同。...
本剧以传统曲剧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李豁子离婚的曲折故事,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使得剧情更加引人入胜。演员的精湛表演和细腻情感、乐队的投入伴奏和无缝配合,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渑池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工商联主席杨航,县政府副县长张争先,县政协副主席张发梅,县慈善总会负责人吴武岳,郑州市渑池商会副会长张英举及秘书长李伟奇,河南省马派曲剧艺术研究院院长梁伟才,党支部书记路晋成等领导观看了演出活动。本次活动在“亮一嗓·郝晓亮”抖音平台和渑池融媒平台全程直播,知名青年戏曲传播者、优秀青年演员郝晓亮担任主持人。...
本次演出活动特邀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曲剧“胡派”艺术创始人胡希华先生,著名曲剧作曲家、曲胡演奏家、教育家梁献君携部分弟子,曲剧名家刘联合、张晓红、牛艳荣,梨园春明星擂主陈奇,曲剧马派亲传弟子邵建章、王志愿以及曲剧马派再传弟子陈年强、李永存等名家新秀,届时他们将登台献艺,为当地群众奉献一场文化大餐。活动还邀请著名网络戏曲传播者麦田“麦田乡音”团队,郝晓亮“亮一嗓”团队等网络大咖助阵演出,届时他们还会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对本次活动全程直播。...
6月22日-25日,一场“艺人谈”,三场大戏充分展示了底蕴深厚的河南戏曲文化,让香港的戏迷朋友们近距离感受到“老家河南”的声音,感受河南曲剧的魅力。...
2月27日下午,在上蔡影剧院,由正阳县雷寨豫苑戏曲艺术团精心打造的大型红色现代曲剧《雷岗风雨渡》,正在参加河南省首届民间职业剧团优秀剧目展演暨第十届黄河戏剧节民营院团演出。...

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惠民演出今启动

根据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舞台艺术送基层”演出活动安排,2月7日至26日,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艺术家们将前往确山县、遂平县、西平县、驿城区、汝南县、上蔡县等地,为大家带来古装名剧《陈三两》...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